回顶部

全网热议的“下班后回工作信息获赔3万”,揭开了打工人的隐痛

发布日期 : 2024-01-16 00:15:59

不管是从事的哪个行业,老板还是打工人相信对于各种社交软件的工作群都不陌生,现代科技使得工作与生活的边界变得模糊,通过社交软件去进行工作沟通已经成为常态,近日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一起“隐形加班”案件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

全网热议的“下班后回工作信息获赔3万”,揭开了打工人的隐痛

打工人李某曾入职一科技公司担任产品运营岗位,近一年的时间内,李某在下班后通过多款社交软件与客户或者同事进行交流沟通,李某认为这些均属于工作内容,因此向法院起诉公司应当支付自己相应的劳动报酬,但公司却认为,工作群里有客户也有公司其他员工,客户发问回复客户信息不属于加班的范畴。

一审法院对李某的主张并未给予支持,但在北京市第三中院在二次审理后认为,李某工作内容有别于临时性、偶发性的一般沟通,已超出简单沟通范畴,应当认定构成加班,因此判决李某所在公司向其支付加班费3万元,利用社交软件付出的实质性劳动,依法认定为加班,保障了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

经媒体发布后引起众多网友的讨论,似乎是让每日奔波的打工人们找到了共鸣,对此不少网友纷纷评论道:“怎么才能推送给我的老板?”

全网热议的“下班后回工作信息获赔3万”,揭开了打工人的隐痛

也有网友认为,“你把公司告了,加班费到手你也可以离职了”

全网热议的“下班后回工作信息获赔3万”,揭开了打工人的隐痛
全网热议的“下班后回工作信息获赔3万”,揭开了打工人的隐痛

而在评论中职业是教师的似乎更加占据多数,不仅有工作群,还有家长群,有时半夜还在回复家长信息。

全网热议的“下班后回工作信息获赔3万”,揭开了打工人的隐痛
全网热议的“下班后回工作信息获赔3万”,揭开了打工人的隐痛

众多网友纷纷支持法院的判决,这一判决不仅提醒雇主关注员工的工作时间,也呼吁企业应当认真对待员工的合法权益,过度的隐形加班不仅侵害了员工的休息时间,同样还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其实不止是私企,一些种类繁多的政务软件也在成为不少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新负担,2023年底中央网信委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旨在优化工作流程,避免空耗行政资源,徒增基层负担。

全网热议的“下班后回工作信息获赔3万”,揭开了打工人的隐痛

回到事件本身,为何能够引起众多打工人的共鸣,背后的隐痛或许还是因为在工作中遭受不公平对待时,得不到解决的办法,普通员工作为弱势地位,如果走正常流程不仅会面临失业的风险,而且耗费时间、精力后也不太能够得到理想的结果,而这样的权益保护难题在职场中又是普遍存在的。

员工不仅期望在工作中得到公平的对待,更渴望有一个更为有效、合理解决权益纷争的机制,这个案例的判决或许就能够在同类事件里起到一个示范作用,使得找寻解决之道就变得不再那么困难。

全网热议的“下班后回工作信息获赔3万”,揭开了打工人的隐痛
#热点引擎计划#最后小编想说,管理人员应当确保企业运营和员工权益保护的平衡,在工作时间之外要给员工保留足够的休息和休假时间,这既是对员工权益的尊重,也能使打工人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中展现才华。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