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失业率高达21.3%,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是因为就业难吗?

发布日期 : 2023-08-03 19:30:12
失业率高达21.3%,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是因为就业难吗?

在如今经济复苏的时代下,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剧,中国青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截至6月,我国16岁-24岁青年失业率仍然高达21.3%,相较于5月高出0.5个百分点。然而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就业标准,为了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工作一小时及以上的人都属于就业,在如此低的标准下,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毕业生们在这场“就业难攻坚战”中该如何自处?

失业率高达21.3%,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是因为就业难吗?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一、什么叫慢就业?为何会产生这个现象?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不断增加,1158万毕业生人数让2023年再次成为“最难毕业季”。如今,“慢就业”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成为大家都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慢就业是针对大学毕业生从毕业到找到第一份工作这一段时间而言的,指的是毕业生在毕业之后以游历游学、继续深造、反复备考、尝试创业、等待就业等各种方式暂时不就业的情况。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年大学生就业力调查报告》,应届毕业生慢就业比例从去年的15.9%上升至18.9%,越来越多“00后”加入到“慢就业”大军中,成为高校毕业生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失业率高达21.3%,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是因为就业难吗?

数据来源:《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在通常情况下,失业人口被定义为年龄在16至59岁之间、有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但未能找到工作的人。而“慢就业”往往并不是迫切立即进入职场的,而是放缓、延迟就业。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催生了毕业生“慢就业”的现象呢?
1、经济影响就业市场
一方面是受到三年疫情影响,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各行业在疫情期间不断缩减规模、减员。尽管各大企业在今年放开后逐渐恢复疫情前的规模,招聘活动频繁,就业机会随之增多,但之前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仍然给就业市场带来显著影响。对此,毕业生对于就业更加谨慎选择。
2、就业供需矛盾凸显
另一方面,高校每年都在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而人才教育与市场产业结构不匹配的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使得大学生就业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就业市场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年轻群体的就业压力和无奈。
3、自身专业或发展规划不明
其次,由于专业或自身发展规划原因,不少毕业生在求职竞争中处于劣势,不得不选择慢就业来“错峰求职”,利用这一两年的时间提升技能,增加日后的求职选择。
4、家庭资本的提升有了更多选择空间
另外,目前大多数00后毕业生的父母都是70、80年代出生,正处于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他们的父辈在改革发展中积累了一定的社会资本,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支撑,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他们对工作获得经济来源的依赖性下降。其次,应届生身份能够保留两年的期限,也是毕业生们选择慢就业的其中一种底气。
二、选择慢就业后的年轻人,他们在干嘛
慢就业成为就业新热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代年轻人就业价值观的改变。《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视角下的大学生慢就业——基于北京某高校的质性研究》表示,年轻人慢就业的共同特征就是不再急于找工作,或者是因为个人理想和兴趣去旅行,或者是希望继续提升能力去考公考研、学习技能,或者是在尝试灵活就业的同时等待理想工作机会。
失业率高达21.3%,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是因为就业难吗?

来源:《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视角下的大学生慢就业——基于北京某高校的质性研究》

也就是说,工作不再成为毕业生必须落实的急迫事项,在他们的观念里,如果暂时不好就业,那就顺其自然。选择慢就业后,他们去哪儿了呢?据善世观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选择考研考公,主动慢就业
“世界的尽头是编制,宇宙的尽头是公务员。”这句话流传于当代年轻人群体中,在经济下行、严峻就业压力下的今天,选择考研、考公、考编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共有457万人报考硕士研究生,但录取人数仅为110.7万,录取率仅24.2%。而2022年国家公务员招生考试共有75个部门、23个直属机构参加,共需招录31242人,但报考人数为415220人,267463人通过审查,其中1186个职位无人报名,2421个职位审查通过为零,全国平均竞争比8.56∶1,职位最高竞争比2097∶1。

“上岸”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2022年本科毕业的小华在大四考研失利后曾在深圳工作过半年,但后来还是辞掉工作回江苏老家专心备考公务员,他表示,身边很多同学在毕业后一直没找工作,主动选择满就业,专门在家备考。

这几年,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强,重点行业就业市场振荡波动,强化了大学生就业求稳心态。不少大学生在毕业后对求职就业带有恐惧心态,而周围又充斥着考研、考公的氛围,在这种氛围的助推下,不少学生跟风备考,希望能够提升学历或进入体制内获得安稳感。


2、求职不利,成为全职儿女
今年毕业季多了一个新名词——全职儿女。作为慢就业的一种,“全职儿女”指的是年轻人脱产寄居父母生活,并通过付出一定的劳动换取经济支持,同时保持学习,尝试找到职业目标。

善世观察到,另一部分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并不是不就业,更不是“躺平”和摆烂,而是在如此高的失业率冲击下,他们将承受更加沉重的就业压力和焦虑,求职不顺的无奈和被动迫使他们不得不被动处于这种状态中,继续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

小新是家中同辈里唯一考上重点本科的人,在毕业工作一年后选择了离职,他坦言:“当时每天‘996’的工作强度,让我有些喘不过气,选择慢就业也算是一种躺平吧,让自己好好歇一歇。”

之后的一年空挡内,小新在家当起了“全职儿子”,除了负责父母的一日三餐和家务外,也在业余时间学习了编程。“今年,我再找工作时,感觉心态更平和了些,虽然工作要找,但生活也要有。”小新笑着说道。
·成为数字灵工,尝试更多可能性
在慢就业“错峰求职”的这段时间里,灵活用工的“一阵热风”将毕业生吹向灵活就业赛道。清华大学在对2022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时发现,选择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就有811人,占比五分之一。“00”后毕业生越来越喜欢做与互联网相关的事务,对于新事物如电商、主播、短视频等职业更愿意去尝试。

失业率高达21.3%,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是因为就业难吗?

数据来源:清华大学2022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情况


善世集团灵活用工交付中心负责人表示:“现在的毕业生越来越喜欢做与互联网相关的事务,如网络主播、文案写作、插画师、短视频运营等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职业,可以远程办公、不打卡、有事就做没事就休息的就业方式,受到很多年轻人的青睐。”

“我目前在做自由接单的插画师,一个星期只需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剩余时间我可以专心复习,而且每月还有平均3-4000多元的收入,可以不用脱产备考,我已经很满足了。”
——正在考研二战备考的小李

“我现在还处在迷茫期,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所以我想尝试更多的可能性,去思考自己未来想要过怎样的人生。”
——正在做自媒体博主的小陈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出自电影《普罗米修斯》的一句话,用来形容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再合适不过。他们的就业心态发生了巨大改变,不再那么看重就业的形式,对他们来说,“做自己想做的事”和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赛道比追逐传统就业方式的“大流”更加重要。


三、慢就业是多元选择的产物,毕业生就业仍需各方引导
慢就业具有两面性,我们在接受新观念的同时,也需要辩证地看待。当代年轻人的生活阅历少、就业经验不足,可能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社会价值认知体系,仍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等的引导,帮助他们能够在“就业汪洋”中站稳脚跟。

针对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启动了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全国各地已经出台相关促进就业的政策,如上海近日发布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提出了18条具体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另外,广东省在促就业、保民生的措施中,把重点放在创新的招聘模式与激活企业的需求上。随着2023年广东省直播带岗助“六稳”活动正式启动,广东经视频道走进善世集团,上线《直播探企》活动。在这场直播中,善世集团向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们抛出营销线、业务线、职能线等多类岗位的“橄榄枝”,通过直播的新媒介,突破青年就业群体与善世之间的空间限制,拓展就业半径,对毕业生进行招聘和就业指导。

失业率高达21.3%,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是因为就业难吗?

除此之外,善世集团多次深入到“人才源头”开展促就业行动。作为广东白云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共建”的企业教学基地,善世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多个就业岗位。同时联合成都市锦江区人社局,在四川音乐学院分享就业指导和择业经验。

面对未知的就业前景,毕业生们难免会感到迷茫、焦虑和紧张,慢就业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体现出年轻人就业观的改变,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社会大众对于新观念的包容和进步。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下,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平台经济的发展给了当代年轻人更多的就业选择和机会。社会对于年轻人的生活观念和价值选择有了更加包容开放的状态,对他们的就业观念也有了更多的尊重和理解。年轻人也更应该找准慢就业方向,努力提升个人技能和学历来充实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更坚定地前行。

【善世集团】全国性人力资源综合服务集团,企业新一代人力资源经营伙伴。

失业率高达21.3%,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是因为就业难吗?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