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闻鼓论津」邵伟航:就业这道选择题,毕业生如何找到最优解?

发布日期 : 2023-07-30 00:47:19
「闻鼓论津」邵伟航:就业这道选择题,毕业生如何找到最优解?

就业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根据今年3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权威部门话开局”新闻发布会上的信息,202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规模预计将达到1158万人的新高。在同月召开的天津市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上获悉,今年我市应届高校毕业生也将突破20万人。

天津自2022年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班,近日市人社局印发《天津市2023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过十项措施在7月至12月为2023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和往届未就业失业青年提供就业服务和相应指导。相信随着这些围绕就业所给出的“真招实招”的落地见效,一定会对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产生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毕业生也应积极转变思维,拓宽就业方式,找到自身适应新形势下就业市场的“谋身之道”。

不因一城一池而患得患失

应届毕业生首次离开校门踏上社会,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就业市场的适应性问题。我们发现,高校毕业生对于“就业”问题的焦虑并非一个“新话题”,应届毕业生由于缺乏从业经验和对就业形势的全面认识,总是会陷入这样或那样的“就业择业困难”中。因此,首先应积极面对当下就业市场现状,还应理性调节求职心态,不要因为某个岗位竞聘失利而心灰意冷,乃至“看衰”整个就业形势。具体到天津的情况来看,广大高校毕业生在练好“内力”的同时可积极利用我市出台的各项服务措施,实时了解就业市场信息与动态。例如主动进行求职登记,参与有关部门组织或推动的线下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以及网络宣讲招聘等线上活动,从而“事半功倍”地了解全市最新就业趋势,最大程度上规避由于“信息受限”造成的就业形势“误判”。

既要“仰望天空”也要“脚踏实地”

就业观本身是一种个性化的理念追求,在具体的就业选择上需要考量自身性格、家庭、专业等诸多要素,不必人云亦云。

如果从大的群体来划分,可大致分为两类:一部分学子具有非常鲜明的就业倾向,甚至可以说对某个工作领域或城市的向往可能是支撑他们奋发图强的原始动力。对于这一类求职者,如何实践自身“理想”是另一门需要钻研的“学问”,需要理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实践自身理想的可行性,这样才能保证“理想”不变为“幻想”。

对于还未毕业的在校学生来说,可以将毕业实习时间适当“前置”,早早在实践中感受这项职业与自己是否相匹配,并可在实习过程中积累相应工作经验。对于已经毕业的求职者,可以主动利用市人社局《方案》措施中政府、高校提供的职业指导、岗位推介以及就业见习等机会,借助公益平台降低个人就业尝试的时间成本。

而对于另一部分在校及毕业时未想清楚自身未来方向的青年来说,可采取“先就业再择业”的方法作为求职观,在自身就业倾向尚不明确时可积极寻求本校或当地管理部门“一对一”帮扶责任人的就业指导,先进入一个行业一个岗位,在了解职业,了解职场的过程中逐渐思考自身未来职业方向。总的来说,在初登职场离开校门时,对于职业的选择并非一定要“毕其功于一役”,也可将对于“理想职业”的目标拆解,在一种理性、务实的就业观指引下将大目标拆分,逐渐找到自身职业未来。

选择岗位应找准职业定位

在尽可能了解就业大形势并明确自己“要什么”的就业观后,在具体岗位选择上需要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对于个人来说,自我定位向来是一项知易行难的“工程”。因此,我们需要将职业定位看作一个持续性的动态过程,要坚定信心,分阶段有步骤逐渐锚定自身职业定位。

广大毕业生可通过自我评估、尝试探索新职业、就业咨询与职业规划以及持续性学习新知识和积极开展实习等方面不断调整自身职业定位。既可以利用学校、政府提供的职业规划课程与公共平台活动不断认清自身长项与短板,也可利用网络,通过模拟职业测试等各种信息化手段了解自身“职业性格”。在找寻自身定位的过程中,一是要坚定信心,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不妄自菲薄;二是要秉持开放的择业理念,根据自身变化不断动态调整职业定位,切忌“刻舟求剑”式的静态职业定位;三是积极“借力”,主动了解本市有关政策变化和推动就业的相关服务措施,借助外部力量实现自身职业理想。

拓宽思路开辟就业“新赛道”

在当下产业升级的关键进程中,实时关注经济结构转型最新动向,找寻转型中出现的新增长点和就业机会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毕业生们需要根据经济社会走势适时拓宽就业思路。

在就业实际中,受到传统就业观念以及家庭、周围人等影响,部分毕业生“扎堆”于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岗位,年复一年的“考公热”使得这类“传统赛道”早已拥挤不堪,竞争异常激烈。而实际上,现代社会的分工机制创造了极其丰富且多元的岗位职业需求,所谓“体制内”等传统岗位可以作为诸多就业选择中的一个,毕业生们更不必执着于所谓“上岸”。广大青年毕业生应利用自身学习能力强、领悟能力快的特点,不畏惧尝试经济转型升级中出现的新职业、新业态。此外,也可积极借助政府提供的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以及政策扶植等措施,开辟就业“新赛道”。

来源:津云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