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那些没有朋友,也不想社交的人,往往有以下三种心理特征

发布日期 : 2023-07-18 06:52:35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

后来虽然开窍了,但他仍然善良与赤诚,不断寻找同类,最后变成最孤独的一个人。”

当人人都追求出名趁早时,莫言却说自己更喜欢晚熟。

“晚熟的人,到了合适的时候,出现了能让他展现才华的舞台,他便会闪闪发光的。”

莫言自身便是如此。

57岁那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而这一年,距离他开始写作已经过了整整31年。

辉煌来得虽迟,但终究是来了。

获奖之后,许多读者比莫言还着急,希望他尽快出新作品。

但莫言不急不躁,沉寂了长达8年的时间。


那些没有朋友,也不想社交的人,往往有以下三种心理特征

8年之后,他携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

他说:“八年来,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坚持创作,或者在为创作做准备。”

抛却外界的繁华浮躁,闭关潜心创作,用8年时间精雕细琢,打磨出一部足够优秀的作品。

一向不着急的莫言,用自己的经历印证了一个至简至深的真理:

这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一步登天的云梯。

所有看似“悄然而至”的辉煌,都是沉下心耐住寂寞,一点一滴慢慢熬,一步一步踏实积累的结果。

《晚熟的人》:那些没有朋友,也不想社交的人,往往有以下三种心理特征



人是社会性动物,喜欢热闹,喜欢社交,喜欢呼朋引伴的欢愉,喜欢陪伴的温暖。不过,我们身边总会有一些朋友,他们就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乐意和人社交,也不想交朋友。



他们浑身上下都透出一种拒绝的信息:我的世界有我就很好,你们来了太热闹,我不喜欢。



有的人会觉得这类人很怪,会不喜欢或者看不惯他们,甚至觉得他们是自闭症,有心理障碍。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也是不应当的。每个人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不伤害其他人,这就是他的自由。



那些没有朋友,也不想社交的人,往往有以下三种心理特征。




那些没有朋友,也不想社交的人,往往有以下三种心理特征


01:宁愿高质量的孤独,也不要低质量的社交



很多小伙伴应该都看过大热英剧《神探夏洛克》,里面的男主神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就是一个人们眼中的怪人。



他毒舌、傲娇,做事不留情面,没有朋友,闲暇时间宁可在实验室研究尸体和骷髅,也不愿意出门和其他人交际,连合作的警察都觉得他是个“怪胎”。



但夏洛克却是一个天才,他不愿意和人们交流的原因很简单:“我永远搞不懂那些人的小脑袋里到底在想些什么。”思维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如何交流?




那些没有朋友,也不想社交的人,往往有以下三种心理特征


这样的人其实还有很多,比如《生活大爆炸》中的谢耳朵,比如梵高,比如尼采。



有一句话可以很好地概括这种现象:天才总是孤独的。



我们身边的可能没有那么多天才,但是也会有一群这样的人。



我们还在第一层,他们已经站在了第三层,同时还在展望着第五层。



我们的时间用来休闲娱乐社交,他们的时间用来学习提升进步。三个小时对我们来说是一顿火锅,一场轰趴,一次朋友聚会,对他们来说是一节英语课,一篇论文,一次社会实践。对我们来说,社交可以换来精神的欢愉,对他们来说,社交只是在浪费生命。



这两种生活方式没有谁对谁错,走出去万水千山是一生,留在家平安喜乐也是一辈子,都只是每个人不同的选择。只不过因为他与周围人选择了不同的路,自然也就没有思想上的共鸣,也就不愿意交朋友。



毕竟,只有志同道合的路上,才能有长久的朋友。不然即使勉强相融一段路,最后也还是会分道扬镳的。




那些没有朋友,也不想社交的人,往往有以下三种心理特征


02:社交这种天赋,我学不会



你的身边一定有过这样的朋友,他们沉默寡言,没什么知交密友,也没什么突出的地方,性格不是很讨喜,也不是很会聊天,在人群中就像一个影子,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他。



这类人在生活中很多,他们也想要有朋友,想要被看见,被重视,可是他们就是学不会。也许是语言笨拙,也许是能力平庸。他们在人群中是最不起眼的那一群,在社交圈中他们就是最底层充当背景板的群众演员。



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不愿意再走到人群中去。一朵花的美,别人不欣赏,总还有自己可以孤芳自赏。所以他们选择了远离人群,最起码可以保存自己的尊严。



他们就像在舞台上努力的龙套演员,无论付出了多少,观众永远不会把眼光停留在他们身上,永远记不住他们的名字。时间长了,他们也累了,这样的努力毫无意义,不如放弃。




那些没有朋友,也不想社交的人,往往有以下三种心理特征


我就有一个这样的朋友,他是我的大学同学,相貌平平,沉默寡言,属于扔到人堆里也毫不起眼的那种类型,就像一滴水融入湖中,你很难注意到他。



大学刚开始时 ,我还能在各种社团活动中看到他的身影,只不过他往往都是在边上听人说话的那种角色,我也看到过他努力和别人交流的样子,但是大概是言语无趣,往往没说几句就聊不下去了,两个人尴尬地站在那里。



渐渐地,我就很少看到他了,除了日常上课,他不再出现在班级聚会和社团活动中,而是出现在图书馆或者操场,一个人抱着一大摞书,或是一个人在跑步锻炼。



我曾经问过他一次,社团活动为什么不来了?他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一个人的时候感觉倒还好,但是在人群中格格不入的孤独更让人难受,还不如不去了。”



这类人并不是不想社交,他们也渴望人群,渴望朋友,但是社交这种技能,对他们来说太难了。




那些没有朋友,也不想社交的人,往往有以下三种心理特征


03:只要我们不熟悉,你就不能伤害我



还有一类拒绝社交的人是最让人心疼的,就是被朋友狠狠伤害过的人。



这类人他们曾经可能也是朋友圈中的活跃者,社交圈里的弄潮儿,三五好友闲暇小聚,和我们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他们后来却被朋友伤害了,也许还是关系最好,最信任的那一个。



被自己最信任的人背叛伤害,这种经历,很难让人释怀。



他们会怀疑自己,因为自己识人不清,才会把敌人当朋友,还傻乎乎的奉上一片真心。那么周围的其他朋友,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当面和和气气亲亲热热,背地里会不会也在有什么小心思。



人受了伤害之后,都会有自我保护意思,会草木皆兵,既然已经分不清楚哪些才是真朋友,那不如都不要,也许会有些寂寞,但最起码安全。



这类人你可以说他们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也可以说他们大惊小怪受不住打击,但是背叛没有发生在你身上,你永远不知道那有多疼。这群人敏感、细腻、防备心强。对他们来说,孤独是可以忍受的,但被伤害的风险却一定要降到最低。




那些没有朋友,也不想社交的人,往往有以下三种心理特征


没有人天生就喜欢孤独,也没有人注定了就只能自己一个人。但是社交也并不是生存的必备条件,也许越是在人群中,反而越孤独。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自己的选择,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


希望所有人,无论是热热闹闹,还是安静冷清,都可以过好自己的一生



莫言的话总是这么精辟,观察生活中的细微小事,从而写出戳入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字,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赢得我们的共鸣,他的小说才能受到众人的崇敬与敬仰。

写到这儿,我也很有必要给大家推荐他的新作《晚熟的人》了。




莫言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是一部读懂人性的佳作,是莫言获诺贝尔奖之后的首部作品,于2020年出版。由12个故事组成。整体上属于现实主义题材,作者本人也参与到了其中,刻画的是当代农村社会的众生像,很贴近生活。

莫言花费了八年时间才将其完成,他将自己大半辈子的人生智慧与阅历全然写在了书中,毫不吝啬地跟我们分享。我们可从书中学来智慧,将人性研究透彻。




《生死疲劳》:诺奖得主莫言代表作,一部蕴含着能让莫言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秘密的小说,这是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

读了之后,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这本书太接地气了,没有什么优美华丽的辞藻,也没有风景如画的意境。有的是各种幽默风趣描述和通俗易懂的方言,而最妙的是他写文的视角。他通过了转世轮回的方式,用动物的视角去写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和人们细致入微的生活习惯与社会风貌。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说过:“莫言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但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并不一定会的诺贝尔奖,当莫言用魔幻现实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地对人性的探索来讲故事后,他就成为了世界级作家。

如果对莫言的《晚熟的人》和《生死疲劳》这两本书感兴趣,点击下面的商品卡,即可购买: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