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上海保险业迅速应对台风“贝碧嘉”造成的损失,完成多起理赔

发布日期 : 2024-09-14 00:33:21

台风"贝碧嘉"登陆上海,给浦东临港新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保险业界迅速出手,展现了专业高效的理赔能力。但是,这场风波却让我想起了自己与保险行业的"爱恨情仇"。从被坑的经历,到亲身体验保险销售的套路,再到目睹金融行业的种种乱象,我对这个行业的看法可谓是几经转折。究竟是什么让我对保险乃至整个金融行业如此意见复杂?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你是否也有类似的感受。

说起保险,我是真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先说说这次台风"贝碧嘉"吧,这妮子9月16号早上7点半左右就在上海浦东临港新城登陆了,搞得当地是鸡飞狗跳。不过上海的保险公司们倒是挺给力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处理理赔和救援工作了。

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平安产险、中国人寿财险这些大牌公司的上海分公司都接到了不少报案,大多数都是车辆受损。这些公司也是够麻利的,要么直接派人去现场查勘,要么就用线上定损理赔,总之就是想尽办法简化手续,快速完成理赔。

说实话,这种高效率还真得感谢那些气象预报员们。大家都知道台风要来了,提前就做好了准备,所以才能这么快速响应。不过呢,说到保险,我觉得大多数人可能就只买过车险了。这玩意儿不买不行啊,现在马路上"老司机"、"马路杀手"横行,不上个保险谁敢开车出门?

但是,保险公司的产品可远不止车险这么简单。只是说实在的,我对其他的保险产品兴趣不大。总觉得保险公司的很多产品都有点坑人的嫌疑。

说到这儿,我就不得不提一下我妈的经历了。前几年,我妈被邻居一顿忽悠,买了个什么人身保险。结果买完才发现,这玩意儿得交20年才能开始领钱,这不是坑人吗?于是赶紧退保,结果交了3年、4万块钱的保费,最后才退回来3万多。从那以后,我对保险就有了很深的抵触情绪。

上海保险业迅速应对台风“贝碧嘉”造成的损失,完成多起理赔

后来有一次,我还参加了某保险公司的集体面试。那场面,啧啧,简直是酸爽。几个"成功人士"上台现身说法,那架势,恨不得把自己的工资单都晒出来。说什么短短一个月,收入就过万了。有人甚至说自己一开始只是为了买便宜车险才入的坑,结果发现能赚大钱,就干脆做下去了。

这还没完,接下来几天简直是魔鬼训练。大家互换通讯录电话,搞得跟传销似的。我当时就想,这哪是卖保险啊,这简直就是在卖人情世故。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想和卖保险的人打交道了。现在唯一能接受的,也就只有车险了,毕竟这玩意儿不买不行。

后来因为工作原因,我还接触了一些保险公司的业务。最让我反感的就是他们的"捆绑销售"。比如说你去办个贷款,他们就非得让你买个人身意外险。还好是公司出钱,要不然那保费可真不便宜,每人每年5000块呢。

说起这个,我就不得不吐槽一下整个金融行业了。保险、银行、证券,这三个简直就是一家人,互相捆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气人的是,现在从事保险业还要查征信,这让我很是诧异。现在负债的人这么多,征信逾期甚至成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比比皆是,居然还搞这一套,真是奇葩。

现在对金融行业,我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了。"缺德"这个词感觉都有点太文明了。你看看现在的情况,所谓的金融机构庞氏骗局都玩不下去了,要么是被人骗,要么是被人骂。

上海保险业迅速应对台风“贝碧嘉”造成的损失,完成多起理赔

说真的,我对金融行业真的有很大的成见。银行为了自己的利益,动不动就抽贷降额。我觉得现在经济下行,很大程度上跟银行的这些做法有关系。还有那些网贷平台,背后都是些什么资本利益集团。各种霸王条款,各种拜高踩低,尤其是在处理烂尾楼的问题上,银行的做法真的让人深恶痛绝。

再说说证券市场吧,现在的基金亏得让人不敢看账户。注册制之后,每天的成交额也就5000亿左右,散户都被赶出市场了。还有那些财富管理公司,比如说中植系,简直是一地鸡毛。信托领域也时不时出现兑付不了的案件。

说白了,整个金融行业到处都是"坑"。挖"坑"的就是为了骗人,最不讲信用的反而是他们自己。但是他们却用征信这个工具,把无数人变成了失信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甩锅,他们挖"坑"的手法那是五花八门。

有时候你在银行买的产品,可能根本就不是银行自己的产品。银行买的东西,也可能不是真正的金融机构的产品。通过各种方式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投资者的资金,这种现象简直是司空见惯。

大多数金融活动中的"坑"都是有意为之的,有些则是金融机构为了自救而被动产生的。一旦出现这种"坑",往往就意味着金融机构要出问题了。

说到这儿,我在网上发帖聊了聊自己对金融行业的看法,没想到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来看看大家都说了些啥:

"楼主说得太对了!我也被保险坑过,现在看到保险推销员就头大。"——这位老铁,我懂你啊,咱俩简直是难兄难弟。

"银行真的是越来越过分了,存款利息低得可怜,贷款利息倒是蹭蹭往上涨。"——没错,这简直就是"吃相难看"四个字的最佳诠释。

有个网友更是气得不行:"我买的基金都跌成狗了,每次打开app看账户余额都想摔手机!"——兄弟,冷静点,手机无辜啊,摔了还得花钱买新的。

还有人吐槽道:"现在的金融产品名字起得那叫一个花里胡哨,看都看不懂,哪知道里面有啥坑。"——这话说得,我直呼内行。那些产品名字,简直比绕口令还难懂。

一位自称是业内人士的网友也来凑热闹:"其实很多金融从业者也是身不由己,上面定的业绩指标太高,不得不想方设法完成任务。"——这位同志,我理解你们的难处,但是坑人真的不是个好办法啊。

上海保险业迅速应对台风“贝碧嘉”造成的损失,完成多起理赔

有个段子手网友来了句:"金融行业就像是个大型'韭菜园',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就是里面的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这比喻绝了,不过我觉得咱们应该努力变成园丁,别老当韭菜。

还有个网友说:"我觉得吧,不是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是坑。关键是要提高自己的金融知识,学会甄别。"——这位网友说得很有道理,我们确实应该多学习一些金融知识,不能总是被动挨打。

最后有个网友总结道:"其实根本问题还是监管不到位。如果能严格执法,严惩违法违规行为,金融行业的环境会好很多。"——说得好,咱们普通老百姓的力量是有限的,还得靠国家加强监管。

看完这些评论,我不禁感慨:原来大家对金融行业的看法都差不多啊。有的人被坑过,有的人在抱怨,还有的人在寻求解决办法。但不管怎么说,我们都希望金融行业能变得更加规范、更加透明。

说到底,金融行业应该是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普通老百姓的。它不应该成为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陷阱区"。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诚信经营、为客户着想的金融机构,而不是那些只顾自己利益、不管客户死活的"吸血鬼"。

当然,我们自己也要提高警惕,增强金融知识。俗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要学会识别各种金融陷阱,不给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可乘之机。

回顾整个事件,从台风"贝碧嘉"引发的保险理赔,到我个人的保险经历,再到整个金融行业的种种问题,可以说是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保险问题,而是反映了我们对整个金融体系的信任危机。

作为普通民众,我们既要提高警惕,学会保护自己,也要理性看待金融行业,毕竟它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我们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净化金融环境,让金融真正成为服务实体经济、造福百姓的工具,而不是少数人牟利的手段。

最后,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健康、透明的金融环境,让我们的"钱袋子"能够真正得到安全保障,让金融行业重拾公众的信任。毕竟,一个良性运转的金融体系,才能为我们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我们的美好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