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前获得更高的职称,对养老金待遇有影响吗?

发布日期 : 2024-04-24 00:49:04

许多人在退休前的几年积极评上高级职称,目的就是提高退休待遇。这也是很自然的,因为在过去的制度下,退休待遇是和退休前的职位水平挂钩的。


然而,随着2024年10月新养老金计算制度正式实施,这个机关事业单位用了十年慢慢适应的老办法即将走入历史。于是问题来了,如果再评上高级职称,对退休待遇还会有影响吗?


01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计算新办法


在新制度下,目前的缴费产生的基本养老金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再加上职业年金


而2014年9月以前的缴费年限,产生的养老金待遇就变了,成为了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前获得更高的职称,对养老金待遇有影响吗?


这其中,养老金待遇的实施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每月的养老金待遇都与缴费情况息息相关。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养老保险计费制度在我国的实施只是近几年的事。在2014年10月之前,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并没有参加过养老保险缴费。那么这段时间的缴费年限一般称作视同缴费年限。

而所谓视同缴费指数的决定因素主要涉及三个关键元素。这些要素涵盖了退休前的职位、其薪酬等级以及退休地区提供的退休生活津贴准则。


以山东省为例,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主要是由岗位指数、薪级指数和调节指数三部分的求和而得到的。


02

那么,临近退休时提升到高级职称会对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呢?


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影响的是人员的岗位指数和调节指数。例如,晋升为高级职称后,,岗位指数可能增加0.1,调节指数可能增加0.2,因此,视同缴费指数有可能增长0.3。


提升视同缴费指数又会对养老金待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以几个实例来说明: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前获得更高的职称,对养老金待遇有影响吗?


首先,在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中,假设视同缴费指数提升了0.3,那么对于每一年的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的计发基数就能增加0.15%;而如果这个提升是0.2,那么每年的额外获取量是0.1%。


在假设有30年视同缴费期的情形下,这意味着可以额外增加4.5%的养老金计发基数。这种增幅虽然看似不大,但累积起来,在长远看也构成了一笔相当可观的金额。

以山东省为例,中级10级的指数定为1.3,副高级7级的指数则为1.76。假设有人打算于2025年退休,在该地区前一年的平均社会工资为7000元的情况下,这两种不同等级的视同缴费指数将如何影响他们的过渡性退休金呢?


如果没有晋升副高职称,过渡性养老金=7000*1.3*27*0.013=3194元;


晋升了副高职称,过渡性养老金=7000*1.76*27*0.013=4324元;


晋升副高后的增加额 =4324-3194=1130元。


没有晋升副高职称的基础养老金=7000*(1+1.3)/2*38*0.01=3059元;


晋升副高职称的基础养老金=7000*(1+1.76)/2*38*0.01=3671元;


晋升副高后的增加额:3671-3059=612元。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前获得更高的职称,对养老金待遇有影响吗?


由此可见,达到副高级别之后,养老金的总额增长达到了1742元。由此可见,晋升至副高级职称对公务员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金收入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


但要强调的是,由于我国地域差异、行业多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和单位采用的养老金计算方法并不统一。在新政策实施后的2014年10月以后,评定高级职称并不一定能直接提高退休待遇。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晋升职称就没有任何意义。坚持提升职称的努力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仍然是十分有益的。因为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还是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晋升高级职称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虽然职称对于退休待遇的影响可能不大,但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职称还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职称的原因所在。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