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人到中年,顶级的自律,不是狠狠赚钱,而是读懂父母

发布日期 : 2023-07-23 18:20:51

每一个平平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宝藏,只要肯发掘,按着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一丝优点的暗示,也会挖出让自己惊讶不已的宝物。——莫言"

我们都知道,获得诺贝尔奖绝非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莫言和杨振宁一样。同样荣获诺贝尔奖,他们两个有着截然不同的职业,一个是作家,另一个是科学家,他们也必然有着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态度。

那么,当两个人相遇时,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有趣的思想碰撞呢?

诺奖得主同台,展现不一样姿态

莫言对于自身价值的态度使人不由想起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朗朗宣言。自从莫言一举获得诺贝尔奖并成名后,他成为中国头一个得到诺奖的作家,一时名声鹊起,知名度极高。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中国籍获诺奖的作家,弥补了多年来国内文坛的遗憾,也让全世界的读者更加关注中国文学。

《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

人到中年,顶级的自律,不是狠狠赚钱,而是读懂父母

他说:为了写这部书,他弃电脑而回归到稿纸写作,使用一次性的软笔,一鼓作气,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连续拼了一个半月便宣告完工,并自诩其从手写的动作中,到很大的乐趣和成就感。

他强调,这个故事在他心里已经琢磨了几十年,这次只是时机成熟,终于决定一股脑把它写下来,他用43天时间一气呵成写完了这部书。

而我用4-5天时间,见缝插针不间断地阅读完了这本书,酣畅淋漓,感觉非常过瘾。

在这本书中,莫言以动物的视角,俏皮的语言和鬼才般的叙事手法,讲述了一个名叫西门闹的地主,如何从一个地主变成了一个死鬼,历经六道轮回,投胎转世,当了驴、牛、猪、狗、猴的沉重故事。

莫言曾言:“诺奖的评委主要是因为读完了《生死疲劳》,才把这个奖项授给了我。”

佛眼低垂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生死皆疲劳。

不管生活多苦闷,翻开这本书都会笑出声来。

余华曾说:《生死疲劳》读起来没有疲惫感,看得让人如痴如醉,这是一本伟大的小说。

在《生死疲劳》这本书里,莫言提到了人到中年,顶级的自律,不是狠狠赚钱,而是读懂父母

01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寸步难行。”

似乎,人到中年,只要有了钱,什么事情都可以办好。如果事情办不好,说明你的钱还不够多。

真相会是这样的吗?

英国小说家菲尔丁说过:“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

显然,金钱不是万能的,总有无法地方,是无法触及的。最明显的,应该就是父母之爱,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却又能用金钱来表达。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当你也是一家之主的时候,就会明白,顶级的自律,不是狠狠赚钱,而是读懂父母。

人到中年,顶级的自律,不是狠狠赚钱,而是读懂父母

02

父爱如山,平凡而伟大,冷漠而炙热。

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房屋可以毁于火灾,财产可以沉入水底,父亲可以长途跋涉归来......”

也许,很多人在小时候都有这样的经历:父亲远行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回家。忽然,听到父亲要回家的消息,心里咯噔一下,特别的高兴。早早到门口,守候着,翘首以盼。

随着年纪的增长,忽然觉得,父亲是一个很不爱家的人,言语凶巴巴的,脸上的笑容不太好看。偶尔,也会扬起巴掌,做出要揍人的姿势。

在电影《那山那人那狗》里,父亲是一位乡镇邮递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乡镇、村,没有公路,也没有电话、手机。人们和外界沟通的办法,就是——写信。因此,送信的人,变成了大山和城市的桥梁。

每一次去山里送信,一来一回就是三四天时间,步行两百多公里,因此儿子很少和邮递员父亲有交流。每次,母亲站在门口,看着父亲一步一步走向大山的背影,心痛到流泪。

山高路远,没有人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来。

儿子觉得,自己越来越不了解父亲,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份工作,并且坚持了一辈子那么久。为什么不和领导说一说,让别人去山里,自己去城里做邮递员。

儿子长大了,没有考上大学,不得不接过了父亲的工作——进山,送信。

第一次送信,父亲不放心,决定陪儿子一起走一趟。

在山里,儿子遇到了一位盲人老婆婆。老婆婆想尽办法让孙子读书,去大城市工作,但是孙子去了大城市之后,再也没有回来。因此,父亲会假扮成“孙子”,告诉婆婆:“我很好......”

村里特意为父亲举行了晚宴,表示感谢。

父亲说,曾经有村民写感谢信,要投递给邮局的领导,但是父亲都藏起来,没有上交。

“哪有自己给自己送感谢信的道理”,父亲解释道。

回来的路上,儿子才发现,父亲真的老了,腿脚不利索,身体消瘦,但是父亲却撑起了整个家庭,还给无数的家庭带去了“温暖”。这就是——父爱无限。

父亲在远行,父爱在沉默,父亲在哭泣......真的,不是所有的父亲,都是钢铁侠,也不是所有的父亲,都是大老板, 他们只是千千万万的人之中的一个人,普通得如野草,卑微得如蝼蚁。

如果你在农村,看到那些种地的父亲,就会知道,他们的脊背有多痛,但是他们不会吭声,而是选择了承受,还恨自己无能,没有给儿女更好的条件。

如果你在城市,可以看到农民工、保安、掏粪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父亲”。

父亲是什么,就是被生活压弯了身体,却仍要努力撑起家庭的蓝天的人。

人到中年,顶级的自律,不是狠狠赚钱,而是读懂父母

03

母爱如水,温柔而深沉,软弱而坚强。

“世上为你付出最多的不是你的爱人,而是你的母亲,所以纵使母亲有千般不是,你也不该责怪她。”如果你懂得了这句话,就真正走进了母亲的心灵。

可是,很多人都认为,母亲就是唠唠叨叨,说话太多,令人讨厌。

母亲爱管闲事,常常引起一些误会,真的善良过头了。

新加坡作家艾禺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女孩,接手了母亲的花店。

母亲反复交代,一定要在母亲节的时候,送一束花给一个叫丁素芬的女士,并且是免费的。

女儿很费解,凭什么免费送花?开店不是为了赚钱吗?

碍于面子,女儿决定,送一束花给丁素芬,然后告诉她——这是最后一次。

当女儿找到丁素芬的时候,发现那是一个老婆婆。多年前,老婆婆的女儿去买花,遇到了意外,失去了生命。因此,老婆婆哭瞎了眼睛。

好心的母亲决定,每年的母亲节,都送花给老婆婆,以此来安慰老婆婆,并且带来了“活下去”的勇气。

有一句话说得好:“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是啊,大家都是母亲,为什么不能理解呢?女儿,母亲,老婆婆,有区别,也有共性。

女人的心是水做的,怎么能不细腻?怎么能不被感动?这是金钱无法买到的情感。

古人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母亲就是那个弱小,却又咬紧牙齿要保护儿女的人。就像母鸡保护小鸡一样,哪怕是遇到了老鹰,也不怕。

母亲就是那个老想着别人,唯独没有想到自己的人。

母亲就是那个做了很多美食,还担心儿女嫌弃味道不够好的人。

母亲就是那个喜欢流泪,却懂得含泪奔跑的人。还含着泪,把儿女一次次送到远方......

人到中年,顶级的自律,不是狠狠赚钱,而是读懂父母

04

人到中年才明白,父母就是“一场轮回”。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贫困不代表内心贫困,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让老母亲开心,让她骄傲,我要做得比父亲还要好,要养家糊口。”

人到中年,我们也是父母。但是我们却很残忍,把父爱母爱给了儿女。

曾经,父母对我们做了什么,现在,我们对儿女做什么......一切都在轮回,生生不息。

丝毫不觉得,父母老了,仍旧在背后强撑着,想要给予我们一些什么,却又无能为力,还担心成为了家庭的累赘。

如果有一天,你感受到了父母的爱,知道了父母的不容易,那就回头多看一眼父母的样子,给他们多一些陪伴。如果你在远方,记得常常问候父母。

人到中年,赚钱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忙里偷闲,告诉父母——我爱你们。

人到中年,顶级的自律,不是狠狠赚钱,而是读懂父母

这部花了43年构思,仅用43天写就的传世名著,是莫言的代表作。

这本《生死疲劳》也是莫言送给普通人自我救赎的一剂“良药”。

人到中年,顶级的自律,不是狠狠赚钱,而是读懂父母

《生死疲劳》里,西门闹历经五世轮回,品过当驴的滋味,尝过为牛的艰辛,知道了猪的安逸与无奈,明白了狗的感受,最后又经历了猴子的生涯。当他心中的仇怨终于消散干净,才得到了重新做人的机会。

遗忘,就是新生。放下过去,才能拥抱崭新的未来。

莫言在书里写道:“世事犹如书籍,一页页被翻过去。人要向前看,少翻历史旧账。”

重复品尝痛苦只会加深痛苦的感受,回味仇恨只能加重仇恨。

人生路上,一步有一步的风景,一寸光阴有一寸光阴的意义。每重复一次过去,你就会错过一点现在和将来。

人到中年,顶级的自律,不是狠狠赚钱,而是读懂父母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果一味地纠缠,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

想不通时,干脆别想,把一切交给时间,自会有答案,路不通时,人就变通,东边不亮西边亮,总会找到一缕光。

《生死疲劳》:诺奖得主莫言代表作,一部蕴含着能让莫言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秘密的小说,这是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

人到中年,顶级的自律,不是狠狠赚钱,而是读懂父母

他用各种幽默风趣描述和通俗易懂的方言,通过转世轮回的方式,用动物的视角去写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和人们细致入微的生活习惯跟社会风貌。

莫言:大家都很辛苦都很疲劳,当然疲劳也不是说那种体力劳动的疲劳。也包括存在本身所包含的疲劳。

回到生活自身,回归我们生活的本来,很多所谓的痛苦和欢乐实际上都是不纯粹的。人世间很多痛苦的另一面是欢乐。我想一个人如果站得高一点,就会理解到这种绝对的欢乐和绝对的痛苦都不存在。

人到中年,顶级的自律,不是狠狠赚钱,而是读懂父母

更广大的意义上来讲,人生就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地球也不过是宇宙当中的一粒微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你说我们这又是何等的幸运。

我们被这么偶然性地组合成了一个生命,以情感人,我觉得能写作,而且能够用语言交流,甚至最终可能会产生一种大爱,一种深切的对人的命运的关怀和一种真正的的终极的关怀。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我们活着的意义真是了不起,太伟大了。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商品链接即可购买↓↓↓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