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保研成功了,再去考公务员”,利己主的算盘,可是真响亮

发布日期 : 2023-10-23 01:48:29

“保研成功了,再去考公务员”,利己主的算盘,可是真响亮

保研,即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是一种无需参加研究生考试就能直接读研的途径。保研的时间通常在每年的9月份,即大四上学期开学初。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保研成功意味着在大四这一年没有任何的就业压力,他们可以选择进入研究组开始科研,也可以选择兼职或从事其他事务。

“保研成功了,再去考公务员”,利己主的算盘,可是真响亮

然而,一些优秀的同学并不满足于此。即便保研成功,他们仍然准备着国家级考试、省级考试,甚至还会参加事业单位考试。对他们来说,“保研”只是一种“托底”选择,他们在备考过程中并不感到压力小。这种情况给许多只准备考研的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

“保研成功了,再去考公务员”,利己主的算盘,可是真响亮

我曾经遇到一个双非高校的学生,他对我说他感到非常焦虑。开学初期,他的同学要么在为10月份的校园招聘和国考做准备,要么选择了学校推荐的硕士研究生名额。他唯一的研究伙伴已经选择了保研,准备通过考取公务员来结束学业。虽然他也希望和研究伙伴一样成功地保研,但他所在的本科学校声誉一般,他对保研并不满意。即便保研成功,他也打算尝试考公务员。他现在感到非常困惑,无法专心复习考研。

“保研成功了,再去考公务员”,利己主的算盘,可是真响亮

对于这位同学,我的建议是:

第一,保研后不建议寻找工作或考取公务员。

学校并没有规定保研成功的学生不能再次找工作或参加公务员考试。每年都有很多同学既保研成功,同时又成功考取了公务员职位,最终选择了放弃硕士研究生的机会。

“保研成功了,再去考公务员”,利己主的算盘,可是真响亮

在许多人看来,这样的学生非常优秀,但我并不鼓励他们这样做。这种“保研成功了,再去考取公务员”的同学其实是在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是在考虑整体。在双非高校,保研名额本来就不多。选择保研后再放弃,不仅浪费了学校和导师的招生名额,也会影响到下一届的保研名额,让其他同学失去保研的机会。将“保研”作为“托底”来备考公务员,虽然看似谋取更大的利益,却掩盖不了个人私利的事实。而且,保研违约属于严重的诚信问题。因此,我不建议这位同学这样做。如果你准备保研,那就踏实地和导师联系,看看是否能够加入研究组学习。如果不行,可以规划一些其他的事情。

“保研成功了,再去考公务员”,利己主的算盘,可是真响亮

第二,如果已经决定考研,就要及时调整心态,否则不如选择保研。

如果你发现自己对保研不太满意,那就应该及时调整心态,跟上复习进度,屏蔽外界的干扰。然而,对于这位同学,我认为他还是选择保研更加稳妥。因为大部分考研的同学,通常要等到10月份校招开始后,才会意识到自己需要备战考研。如果在9月份因为保研而无法调整心态,那就说明他的心态调节能力不够好。所以,与其让自己苦苦挣扎,不如直接选择保研,早点取得成果,再去申请博士。毕业后进入高校的机会会更大。你们怎么看呢?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