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职场“标杆”点评职场“刺儿头”

发布日期 : 2023-08-03 19:12:06

郭子健,我第一份工作时认识的“标杆同事”。他工作能力出色,几乎做到了团队里不可被替代的角色。我最早注意到他,是因为他太爱工作了!不光自费买了超大的电脑显示屏、人工座椅,还为了方便加班睡在公司买了帐篷。(真的是个狠人!)

对老板,他不谄媚,但如果领导需要情绪价值,他一定是提供最准确的那个。工作六年后,我发现像他这样,能收获领导同事双重喜爱,业务勤奋双双在线的人简直可以”。

回顾郭子健的职业履历,目前为止他只做过2份工作,但几乎每年都在升职加薪,目前已是某知名公司项目负责人

作为我心中高情商不招人烦还能站着挣钱的打工人代表,在采访完吱吱后,我把他的故事告诉了郭子健。自称职场“老油条”的郭子健是这么说的:

#1 自己舒服是目的

我确实觉得吱吱有点不理智。不是说,他应该保住自己工作、前途,忍辱负重才对,相反我觉得他做对,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他刺头是因为有个“奇葩”的领导,不能因为他遇到一个“奇葩”领导,就说他的做法是错的。我虽然做不到他那样,但起码我不会觉得“傻”。

不理智是说,他跟不专业的领导生气对自己不利,气出个甲状腺囊肿,算谁的。

遇到能力不行靠表现”上位的“嘴艺人”同事,其实也可以对自己有利。不是说打不过就加入,而是如果你的能力能对他降维打击,你能干的事他干不了,领导真用人时也不会用他,那你的利益就有保障,他能得啥利益,就不去关心了。

当然,如果“舔狗”对我释放友好信号,那我一定友好回应,工作的宗旨是让自己过得舒服,其他都是手段,不是目的。让自己看不惯的人吃亏,对自己没好处,那也没必要做,信任是互换的,是可以交易的。

职场“标杆”点评职场“刺儿头”

说做人要“圆滑”,好像是个偏贬义的词,但我理解的“圆滑”就像一个大锅咕噜咕噜煮水,你可以当个石头,煮不烂,但也飘不起来;也可以当个纸,煮着煮着烂了,灰都剩不下;也有人当木头,浸满了水,熟知水的道理能一直浮在上面。我等愚钝之人能做茶叶就不错了,煮也煮不烂,在水里飘来飘去,有起有沉,自己能舒展舒展,就已经很难了。

当然圆滑确实是行走在灰色里。既不会站白,太过刚强坚硬,也不会站黑,给人使绊子下黑脚,勾心斗角搞办公室政治。

对于职场刺儿头,我也见过,我接受每一种性格的人存在。我就是个在灰色中游走的人,不站队,也就没有对立面。(哦吼,是够圆滑的吼!我怎么能这么圆滑。)

#2 我不真诚

承认在职场是不坦诚的,面对每个人,不只是领导,我都无法做到坦诚。我从上中学就告诉自己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倒不是要两面三刀,但你和认真读书的好学生说话,和吊儿郎当的同学说话,和文静的女孩子说话,和活泼的女孩子说话,和与你爱好一样的好朋友说话,怎么可能一样嘛。所以班上这些人都会和我说话。

排除私交,就是职业场面上,我会大概知道,谁需要什么样的沟通,我就会给出相应的沟通,这种不是像四川变脸一样,有几幅面孔,我还是我,我也会为了讨好谁故意说什么话,我只是知道你需要什么样的话,我给你你需要的,仅此而已。

对领导,他不会把我定位为一个近臣,同事也(大抵)不会把我定位为一个狗腿子。说白了,相敬如宾。

就像传播学讲究,要清楚你的受众是谁,我在职场也是这样,我需要知道受众是谁,他是什么样的人,他的立场,他的困难,他的忧虑,我不一定走得近或者远,但我大抵能懂他一点点,这就足以我们保持恰当的距离感。

如果说为领导提供情绪价值,是在我对他言行不认可的时候,仅为了让他高兴而说违心的话,那太可以了!要知道,惹领导不高兴,你自己注定是要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应付一些没必要的麻烦,但领导高兴,无论业务还是请假涨薪,干啥都顺快,干嘛和自己过不去?自己的所谓的坚持有那么重要吗?

或者说,我不是觉得坚持不重要,而是表达不重要。上一份工作的leader喜欢信口开河,目的是来证明他有特殊的人脉、关系。他其实是个没有什么价值观的人,只是想通过“我有你没有”增加自己的社交素材。他的性格缺陷伤害不到我,我只是一个打工的,就算我换一家公司,只要触到高一点的位置,奇葩的人照样存在,我还要重新去适应

#3 管理预期

其实如果领导是个明白人,你是管理不住TA的,TA也不需要你管理,你身上有多少活,谁擅长干啥,谁干啥费劲,TA都能分配明白。

所以与其说向上管理,不如说,向上管理预期。假设布置任务的领导是甲方,交付任务的打工人是乙方,甲方总会对乙方有个预期,你说一个工作做得好不好,多好算好,多好算不好?乙方需要知道甲方的审美在哪里,这样才能给出一个合适的产出,这个“合适”不是符合预期,而是要高出对方预期一点点。

但甲方的预期,不完全是由他自己决定的,这部分是可以管理的。这种预期管理从进公司面试时就应该开始了,往后接活,交活,开会,私下小会,提离职,没走成……等等涉及到工作的环节,都是预期管理的环节。

预期管理的目的,也不是在领导心目中固化一个形象,xxx是这样的一个人。而大抵是一个动态调节的过程。

最近感觉有点过于卷了,那要调节调节,别让领导觉得你完成这些工作很轻松;感觉有点过于摸鱼了,那也要调节一下,加班加点也得多出点活。这应该算比较基础“技巧”。

这个过程中,唯一的难点可能是判断领导的预期。你得很懂这个人,他什么时候想要什么样的东西,你得有个八九不离十的判断。最好能做到,你预判他周三中午会要什么东西,在周三中午他真的管你要了,而你已经把东西攥在手里,你可以自信地说,“已经弄完了,随时能对”。或者这个东西你没完成,但你告诉他一个什么进度,在他可接受的阈值以内,这个阈值要能判断出来。

这是微观,宏观的话,你在团队里是什么样的定位,你给团队创造什么价值,谁能替代你,裁员的话第几个轮到你,等等这些,都可以判断领导的预期在哪,然后去管理这些预期。

当你给领导的反馈是高于这些预期的,那你还担心啥,你不需要阿谀奉承,也不会被穿小鞋,因为你需要的人,他有用得着你的地方,自然也会给好处与你,除非他傻。

#4 我也迷茫

我也无数次经历过“我在做的事没价值”这种时刻,比如去年618,我主导完成一份电商策划案那是个下午,我居家办公,写不下去的时候,转头看到对面楼的露台上,有个老奶奶在整理花草,夕阳打在她身上,有一种很宁静的美好,虽然对她来说是日常,但对我来说,这才是生活,而我在干什么?

工作里的价值感,在我这里不是伪命题。但前提是你要有选择工作的能力和底气。

如果说我找不到想做的工作,我只能做这些拧螺丝的事,那没办法了,我建议是先解决“我是谁”、“我想做什么”以及“我能做什么”这几个问题,不然做任何工作都不会有价值感的。如果要中靶心,首先要知道靶子在哪里对吧。

不知道“我能做什么”的话,就意味着很难从事“产出性”的工作,只能作为齿轮转动,工作对业务是有价值的,但对个人价值感就不是强了。

不知道“我想做什么”的话,哪怕成了业务骨干,也会觉得工作索然无味,当然这个问题很麻烦,没准工作两三年也会变,我觉得得有个大方向,然后不断去纠偏就好了。

不知道“我是谁”,其实是包括我在内很大部分人的现状,人说三十而立,在我看来,立的不是赚钱能力,而是关于“我”的立。

想清楚这些事情,就知道了自己该做什么工作,然后去做就好了。

无论是自己做事还是为别人打工,就都自洽了。

职场“标杆”点评职场“刺儿头”

至于理想主义,我自己曾经是个十分理想主义的人,但后来想清楚了,理想主义就两个结果,一个是靠理想赚钱,另一个是赚钱去搞理想,其实都离不开钱。于是赚钱就是赚钱,理想可能就存在我家书架某个位置。

但如果要我给自己这几年工作还算顺遂总结几个小tips我会有3点建议:

1、找到自我不替代的价值。

虽然很多工作是拧螺丝,但一定一定尽量找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不一定非要说,你会啥而别人不会,而是你有没有“被需要”的价值,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决定了第二点。

2、要有自信。自信源于业务能力,业务过硬,被别人需要,才会有自信。很多职场问题其实根源就是不够自信(包括面试在内,我面别人时发现,自信的人面试就是聊天,而大多数人更像是毕业答辩)。先自信起来,领导也会高看你一眼。如果怎么都不够自信,先从第一点找,自己的业务能力在这个公司或者团队里,是否有不可替代性,如果没有,就赶紧找一个,啥都行。

3、要有长远规划。走一步看三步,走三步看五步,走一步看一步不如不走,虽然五步之后可能和自己最初看的不一样,但至少不会做无用功。因为时间在流逝,职场留给打工人的年龄是有限的,随着时间向前,做无用功就等于做负功,停留越久越被动。

#夏天生活图鉴#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