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1985年退休厅长来到沂蒙山区,见到哑老太跪地大哭:儿子来看您了

发布日期 : 2023-08-10 19:24:23
1985年退休厅长来到沂蒙山区,见到哑老太跪地大哭:儿子来看您了

1985年,一辆从上海出发的小轿车开进了山东沂蒙山区,七拐八拐后小轿车终于在一户农家门前停下。

此时农户家的院子里坐着一个哑老太,老人家正在太阳下穿针引线,缝制旧衣服,全然没有发现停在门口的小轿车。

分分钟后从小轿车里走出来一家人,当看到哑老太时,走在最前面的男子突然跪地大哭,喊了一声:“娘啊,我救命的娘啊,儿子来看您了!

男子身后的家人也尾随他一起向哑老太下跪,这场面极其感人。

1985年退休厅长来到沂蒙山区,见到哑老太跪地大哭:儿子来看您了

哑老太放下手中的活计,仔细地端详着跪在面前的男子,当她认出男子后一把将他搂在怀里,眼泪也夺眶而出。

虽然眼前的男子将哑老太称呼为“娘”,但其实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是那场战争让这对“母子”结缘的。

男子名叫庄新民,是上海市一位退休的厅长,哑老太名叫明德英,是沂蒙山区一位普通的农家女子,同时她也是大型歌舞剧《红嫂》的原型。

1985年退休厅长来到沂蒙山区,见到哑老太跪地大哭:儿子来看您了

1911年,明德英出生在沂南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两岁那年因一场重病高烧不退的她被烧坏了听觉神经,进而也失去了语言功能,七八岁时又失去了母亲。

命运给明德英的是一个充满苦难的剧本,但苦难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让人一蹶不振,也可以让人变得坚强勇敢。

明德英就属于后者,虽然家境贫寒、不会说话,但她性格却很坚强,小的时候明德英曾帮助小伙伴驱赶过地主家的儿子,也曾智救落水的儿童。

不过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明德英的婚姻大事并不顺利,一直到25岁时,乡邻们才给她介绍一个名叫李开田的男子。

李开田年长明德英十几岁,同样是贫民,两个苦命人就这样组建了一个家庭,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村里人看他们可怜,就让们去看墓林,林边零星的土地可以种粮食,林里的树木可供柴草....从此后一个能挡风遮雨的曹窝棚架在了墓林边。

1985年退休厅长来到沂蒙山区,见到哑老太跪地大哭:儿子来看您了

如果没有战争,明德英的一生都不会有什么波澜,应该就是和丈夫养育几个儿子,本本分分地过日子。几

但一场战争不但改变了所有国人的命运和生活,也让明德英的名字在多年后依然被后人记得和称赞,这一切都源于她1941年冬天的那场不顾安危的“善举”。

自抗战爆发后,山东沂蒙山区的沂南县就成为了我党的重要根据地,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省政府等等都设立在这里。

到了1941年冬,战争已经进入了最为焦灼的阶段,日寇为了摧毁沂南县革命根据地,制定了残酷的“铁壁合围”扫荡策略,敌人调集了大量的兵力、武器后开始对沂南县进行疯狂的大扫荡。

在当地百姓的配合下,八路军主力开始了艰难的“反扫荡”,尽管每一次撤退和突围都是不小的挑战,但因为民众的支持,很多部队还是顺利地闯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1985年退休厅长来到沂蒙山区,见到哑老太跪地大哭:儿子来看您了

这年的11月3日晚,日伪军竟然秘密出动,并于4日拂晓包围了驻扎在马牧池村的山东总队司令部。

在突围战中,一位十几岁的小战士庄新民领到了异常艰巨的任务,掩护大部队突围,他则负责断后。

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庄新民并不害怕,心想:“只要大部队可以突围出去,自己就算牺牲也值得了!”

当然战争不是蛮干,也要靠智取,在指挥员的领导下,庄新民顺利地完成了断后的任务,但就在他准备撤出战斗时,突然被两个日军发现。

庄新民临危不乱,向村里的另一个方向跑去,但他的右臂和右肩还是不幸中弹,庄新民强认真疼痛,一路跑到了李家林。

敌人为了抓活的,没有放弃追捕,尽管因为失血过多和劳累,庄新民已经到了筋疲力竭的地步,但他依然咬紧牙关坚持着。

1985年退休厅长来到沂蒙山区,见到哑老太跪地大哭:儿子来看您了

突然,庄新民看到了不远处有一个草窝棚,便鼓足全身的力气向草屋跑去,这一切都被正在喂孩子的明德英看得一清二楚。

虽然是哑妇,但明德英的心是明亮的,她知道日寇来侵略中国,知道八路军为了驱逐日寇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她和所有百姓一样,心里感恩八路军战士。

在“扑通”一声倒在明德英面前后,庄新民几乎失去了意识,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明德英知道后面肯定有追兵,她顾不上自己和孩子的安危,赶紧将庄新民拉到屋内。

将庄新民安置到床上后,明德英用两床破旧的被子将他紧紧地盖住,随后抱着孩子坐到了门口,就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果然,一会的功夫几个日寇就来到了明德英面前,他们探头向屋内看了一眼,又让翻译问明德英,是否看见一个小八路。

明德英淡定地往村子西方指了指,见她是个哑妇后日寇也没有为难,一路向西追去。日寇走远明德英赶紧回到屋内,掀开被子一看小战士已经昏迷了。

1985年退休厅长来到沂蒙山区,见到哑老太跪地大哭:儿子来看您了

明德英知道,如果日寇找不到人估计会返回,到那时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她赶紧背起小战士并将他藏在了附近的空坟中。

因怕日寇返回找人,明德英又迅速地返回了草窝棚,到了中午的时候她见来往行人多了起来,日寇也没有影子,才一路小跑地去看望小战士。

因为失血过多又半天没有喝水,小战士嘴唇干裂,处在奄奄一息的边缘,回去烧水已经来不及,情急之下明德英顾不上其他的,直接解开衣扣将奶水“一滴、一滴”地滴入了小战士的嘴里。

得到乳汁滋养的小战士,慢慢恢复了意识,当他看到眼前的救命恩人时,眼泪瞬间就夺出了眼眶,他知道自己有救了。

1985年退休厅长来到沂蒙山区,见到哑老太跪地大哭:儿子来看您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明德英和丈夫李开田细心地照顾着庄新民,给他擦拭伤口,来回换药又擦洗身上。

因为跑路时庄新民的脚上都磨出了血泡,如今血泡都化成了脓包,明德英不顾脓包传出的异味,一点点地将脓包全部处理好后。

为了让庄新民尽快恢复健康,明德英和丈夫又将家里仅有的两只下蛋的母鸡宰了,熬成的鸡汤他们一口也舍不得喝。

庄新民含泪喝下了那些鸡汤,吃下了十分珍贵的馒头,看着庄新民的气色一天比一天好了,明德英才露出欣慰的笑容。

大概过了半个多月,庄新民的伤口愈合了,体力也恢复了,他提出要去找部队,继续打鬼子去。

分别那天明德英早早地起来准备了干粮和几双赶制出了的布鞋,一并包好后都交到了庄新民的手中。

1985年退休厅长来到沂蒙山区,见到哑老太跪地大哭:儿子来看您了

夫妻二人一直送庄新民到村口,还是舍不得,都知道战争无情,这一别还能不能见面,就是未知数了。

明德英让丈夫告诉庄新民,如果找不到部队就回来,这就是你的家,庄新民含泪点头,并向再生父母深深鞠躬。

之后庄新民头也不回地向前走去,因为他已经泪流成河,他知道“娘”心里更难过,他不敢回头。

一直到庄新民的背影完全消失后,明德英才转身离开,从此后她能做的就是为他祈祷,也盼着有一天“孩子能回家看看”

经过几日的奔波,庄新民终于在县城找到了组织,此后他跟随部队南征北战,虽然几经生死,但最终有幸目睹了日寇时如何被赶出中国的。

在战斗的日子里,只要得空庄新民就很想念沂蒙山区的“娘”,他希望早日解放,自己家就可以回去看望恩人了。

1985年退休厅长来到沂蒙山区,见到哑老太跪地大哭:儿子来看您了

新中国成立后,庄新民被分配到上海公安厅工作,虽然自己当了官,但庄新民心里一直惦念着如何能和明德英夫妇联系上。

刚建国那会百废待兴,庄新民不能亲自去沂蒙山区,只能将“寻亲”的任务拜托给当地的有关领导。

1955年的一天,正在工作的庄新民收到了一封来自沂蒙山区的信,他激动到几乎手抖,赶紧将信打开,果然是他的“再生父母”。

“找到了,找到了”庄新民第一时间将这个喜讯告诉了自己的老领导陈毅,陈毅对山东沂蒙山区也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样激动地说:“真是个好事情啊,有时间一定要回去卡看老人家,不能忘记老人家的恩德啊!”

但因为工作繁忙,庄新民一直没时间亲自回去看看”娘”,两家一直保持密切的书信来往,同时庄新民也告诉儿女们,不要忘了沂蒙山区还有一个“奶奶”。

在书信来往中,庄新民和明德英建立起了深厚的“母子情”,在困难时期因担心“娘”饿肚子,庄新民就让家人少吃一口,多次给明德英邮寄吃食。

其实,庄新民之所以敬佩明德英,除了她的救命之恩外还有对她老人家的敬佩,在来往书信中他才知道自己走后,明德英所有沂蒙红嫂一样,为前线的战士们缝衣服、做鞋子。

建国后,明德英更是将自己的儿子、孙子都送到了部队,让他们穿上戎装,报效祖国,自己也身体力行地为国家做一点贡献。

虽然明德英的世界是无声的,但是她却用行动告诉人们什么是大爱和舍己为人。

1985年退休厅长来到沂蒙山区,见到哑老太跪地大哭:儿子来看您了

1961年,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沂蒙红嫂的故事,著名作家刘知侠以明德英的事迹为背景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

小说一经发行就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反响,沂蒙红嫂的故事也走进了千家万户,她们让世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伟大。

之后短篇小说又被改编成京剧和舞剧以及电影,在全国演出、上映,沂蒙红嫂的精神犹如春天的种子,播遍了全国各个角落。

远在上海的庄新民,读了小说,看了歌舞剧,一次又一次地落下了感动泪水,他一直盼望着可以早日回到沂蒙山区,看望他日夜思念的“娘”。

1985年,退休后的庄新民终于如愿了。、

这一年,年过六十的他带着家人一路开车来到了明德英的家门口,看到白发苍苍的“娘”,他跪地谢恩,当“母子”抱头痛哭的时候,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这次见面之后,庄新民和明德英家来往更加密切,并于1989年再次来到沂南县看望“老母亲”。

1985年退休厅长来到沂蒙山区,见到哑老太跪地大哭:儿子来看您了

到了1992年,庄新民原本想再去一次沂南县的,可因为临时抱病他的行程只能取消,庄新民只能让儿子替他去“尽孝”,去看望沂南县的“奶奶”。

其实,早在六十年代的时候,庄新民还曾想过将明德英接到上海家中生活,可庄明英在沂南县的村庄生活了一辈子,无法适应城市生活,所以只和老伴去上海短暂居住了几天就回来了。

虽然庄新民和明德英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他们之间就是母子关系,而在抗战年代,沂蒙红嫂也是八路军战士们心里最亲的人。

1995年,一向身体硬朗的明德英因病去世,远在上海的庄新民十分悲痛,在家里设置灵堂为母亲送行。

此后每年到了明德英的忌日,庄新民都会让两个儿子去给沂南县给明德英扫墓,逢年过节也会给明德英的儿女们邮寄东西。

1985年退休厅长来到沂蒙山区,见到哑老太跪地大哭:儿子来看您了

在病逝前,庄新民还一直叮嘱儿子,永远不要忘记大公无私的“红嫂”,不要忘了每年去给你们的“奶奶”扫墓,要永远记得老区人民的恩情....

其实,明德英只是众多沂蒙红嫂中的一位,在那个烽火硝烟的年代,沂蒙红嫂们用行动谱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在她们身上爱党、爱国的沂蒙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今沂蒙红嫂的精神已经传承了半个世纪之久,在未来她们的事迹还将代代地传承下去。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