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退休人员加入了外国的国籍,还能领国内的养老金吗?权威解读来了

发布日期 : 2023-09-08 01:22:34

在我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且符合最低缴费年限的情况下,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在退休的次月开始领取养老金。大家最常见的退休老人都是中国国籍的,如果这些在国内退休的老人正在领取国内养老金,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在将来的某一天加入了外国的国籍,他们还能继续领国内的养老金吗?

很多人认为,加入了外国的国籍,从法律上来说已经不是中国人,从加入外国国籍的那一天起,就不能领国内的养老金了,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

退休人员加入了外国的国籍,还能领国内的养老金吗?权威解读来了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养老保险达到最低的缴费年限,法律的要求是15年;二是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法律要求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职工年满50周岁,女管理人员年满55周岁。

由此可见,是否具有中国国籍,并不是领取养老金的必备条件,这也就意味着,即使中国的退休老人将来加入了外国的国籍,还是有可能继续领取国内养老金的。

关于这方面要求,有什么权威的说法吗?

答案是,确实有这方面的明确规定。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在其官方网页上的权威解读来了。

对于已经在国内办理退休,如果加入了外国的国籍,退职人员在中国驻当地领事馆办理相关手续后,可以正常领取国内的养老金。

退休人员加入了外国的国籍,还能领国内的养老金吗?权威解读来了

根据《关于获准出国定居的退休人员加入外国国籍后仍可享受退休待遇的规定》,已经获准出国定居的退休人员,加入外国的国籍后,凡是在实行劳动保险的单位上班,不分民族、年龄、性别和国籍,都可以继续享受国家对获准出国定居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

当然,享受待遇也需要一定的证明,包括退休证明和单位开具的本人依然健在的证明,只要证明健在,就可以享受国内养老金待遇。

从权威规定可以看出,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资格,并不会因为退休后成功加入了外国的国籍而丧失。

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养老金并不是真正的社会福利,是需要个人在退休前承担缴费义务的,既然退休人员领取了国内养老金,说明其已经承担了缴费义务,符合领取养老金的条件,退休后加入了外国的国籍,和领养老金的资格没有必然关系。

实际上,现在国内也有外国国籍的人在国内工作,也参加了国内的养老保险,这些外国人只要尽到了义务,将来退休时也可以领国内的养老金。具体领取要求,也会和国内人员一样办理养老退休手续,未来每年进行一次资格认证,来证明个人的生存状况。

退休人员加入了外国的国籍,还能领国内的养老金吗?权威解读来了

退休人员加入了外国的国籍,每年如何进行领取养老金的资格认证呢?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的规定,这些身处国外的外国人,应当至少每年向社保经办机构提供一次驻外使领馆出具的生存证明,或者由所在国相关机构公证或认证的证明并经中国驻外使领馆确认的生存证明。

因此,如果退休老人已经加入了外国的国籍,不用担心自己领取国内养老金的资格问题,领养老金的资格并不会因为国籍的改变而改变,加入外国的国籍后,每个月依然能和国内退休人员一样领取养老金。

附件:

退休人员加入了外国的国籍,还能领国内的养老金吗?权威解读来了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