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年我劝弟弟进单位,他非去音像店打工,如今我俩却天差地别

发布日期 : 2023-12-24 00:45:03

如果我弟弟当初能够踏踏实实的,跟我一起进入单位工作,那现在他应该会过着和我相似的生活。我叫李永亮,今年已经55岁了,我在一所单位工作,工资待遇不错,虽然工作辛苦,但是很稳定,不需要为了生计而奔波。

我还有一个比我小四岁的弟弟,我们兄弟俩长得很像,但是性格却截然不同。弟弟性格外向,从小就叛逆不听话,而我比较踏实,也听从父母的劝告。

当年我劝弟弟进单位,他非去音像店打工,如今我俩却天差地别

早年间,我父亲在一家电厂工作,主要负责机器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工作压力较大,有时还需要加班进行质检。由于电厂位置偏远,所以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家中经常只有我和母亲、弟弟三人,父亲回家的次数寥寥无几。

当年父亲所在的电厂是我们当地为数不多的正规单位之一,这让他在亲戚朋友面前颇受尊重和羡慕,而我从小也对电厂充满了向往。

记得在我上中专放暑假时,曾去父亲工作的地方住了几天。有一天,父亲正好休假,打算带我去县城逛逛,然而刚要出门的时候,就被同事叫走了。

原来,有一台机器出了点小问题,需要父亲帮忙修理,父亲二话不说地答应了,并把我一起带到了现场。

当年我劝弟弟进单位,他非去音像店打工,如今我俩却天差地别

当我初次踏入工厂,立刻感受到一阵热浪扑面而来,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让我不时地转头张望。看着那些巨大的机器设备,以及父亲和叔叔们忙碌的身影,我意识到这份工作确实非常辛苦,也终于理解了他为什么不能常回家的原因。

后来,父亲带我回家,临走时,他还带了一些沾满油污和灰尘的工作服。由于工作繁忙,换下来的衣服都是父亲带回家让母亲洗。

有时候,母亲看到那堆脏兮兮的衣服,也会对父亲埋怨几句:“我看你衣服不脏就不知道回来了,如果不是洗衣服的话,你还知道回家看看我们娘仨啊。”

父亲知道母亲是刀子嘴豆腐心,于是也不会跟她生气,反而还会笑呵呵地说:“瞧你这话说的,我虽然不经常回来,但心里却天天盼着你们,这不是我的岗位离不开人嘛,万一我不在的时候出现问题,可就耽误公家的事了。”

当年我劝弟弟进单位,他非去音像店打工,如今我俩却天差地别

每次父亲回家,都会反复叮嘱我和弟弟要认真学习,他希望我们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有更好的未来。然而,我当年因为考试发挥失常,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令我深感遗憾。

就在这时,我得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父亲的单位要扩张,员工子女只要通过考试就能进去。这个消息让我既惊讶又欢喜,也让我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的希望。

我知道这个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直在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幸运的是,我的头脑还算灵活,再加上父亲的帮助,我最终通过了考试,成功进入了电厂工作。

刚开始接触这份工作时,我们这批新员工都是学徒工,每天早早就来到车间,帮师傅做完杂活后,就拿着笔和本子,跟在师傅后面做笔记。

当年我劝弟弟进单位,他非去音像店打工,如今我俩却天差地别

在我们小组里,几乎都是初出茅庐的新人,尽管书写和记笔记还行,但一旦需要自己动手操作,就显得手足无措。因此,我们承受了不少师傅的批评,从最初的意气风发,逐渐变得像垂头丧气的茄子。

虽然我也曾萌生过放弃的念头,但为了不让父母失望,我最终坚持了下来,并选择了在困难中寻找乐趣,利用闲暇时间学习专业技能,期待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两年后,我弟弟初中毕业,那时电厂总共只扩大了三年,那年正好是最后一批。我父亲希望弟弟也能报名,将来能和我一样有正式工作,但弟弟当时非常叛逆,坚决不肯去。

为了改变弟弟的想法,我费尽口舌劝说他,但他坚决不听,弟弟表示我们工作的地方条件艰苦,去一趟县城都要花半天时间,还说我们穿的用的都不讲究,不适合他这样的年轻人。

当年我劝弟弟进单位,他非去音像店打工,如今我俩却天差地别

父母为弟弟操碎了心,给他找装修工作嫌累,学机械维修嫌吃苦。最后他自己在县城音像店工作,收入比我多。我每月工资不到三百块,弟弟刚上班没几个月就每月赚四五百块。

我羡慕他的潇洒生活,每天枯燥的工作后就在宿舍学习。弟弟每天下班后去舞厅或电影院,还劝我辞掉电厂工作跟他去县城打工,轻松挣得多。

每次犹豫不定时,父亲告诫我找稳定工作。

当年我劝弟弟进单位,他非去音像店打工,如今我俩却天差地别

我曾经对父亲的决定有些疑惑,但是经过了两年,我才真正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在1997年左右,周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许多商场和大型音像店纷纷开业,一些小店开始转行做其他生意。

弟弟工作的那家店后来也关门歇业了。弟弟失业后,一直在家里闲着。那时,父亲建议他学习一门手艺,以便将来有一技之长。

然而,弟弟并不想靠体力劳动赚钱,认为自己不适合做这种工作。后来,他去了外地,跟着别人学习做生意。刚开始的时候,弟弟的收入远不如他的花费,每次到了下半月,他都需要我寄一些生活费给他。

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弟弟的情况才开始好转,然后他又工作了两三年,觉得自己有了足够的积蓄和经验,便回到了家乡的县城开了一家小店。

那时我已经到了结婚生子的年纪,通过亲戚的介绍,我认识了现在的妻子。虽然我的妻子外表并不出众,但她的脾气性格非常好,总是能让我感到轻松和舒适。

当年我劝弟弟进单位,他非去音像店打工,如今我俩却天差地别

感谢妻子的无私帮助,让我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几年后,通过自考我获得了岗位认证,恰逢单位人才紧缺,我被调到了新单位,薪资待遇大幅提升。

后来我分到了员工住房,将妻儿接了过来,孩子入学后,妻子也有了工作,购买了社保。生活虽然不算奢华,但一直过得安稳幸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弟弟的生活却变得困难起来。他从外地回到县城开了一家店,但由于两地发展不同,很多当地流行的东西不再适用,生意一直不温不火。

后来好不容易生意好了,没几年网上购物又流行起来,弟弟家的生活一直很紧张。为了帮助弟弟,每逢年节我都会特意去他家,给侄子侄女买衣服和食物,或者留下一些钱。

甚至侄子侄女长大成人后,我和妻子还会在过年时给他们包压岁钱。

当年我劝弟弟进单位,他非去音像店打工,如今我俩却天差地别

如今,我在公司已经晋升为主任,虽然职位不高,但在我的心中已经非常满足。后来,我的弟弟将他的店铺转让,开始在当地从事快递配送,每天从早忙到晚。

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他都骑着三轮车不停地忙碌。看着弟弟如此辛苦,我感到非常心疼。有一次,我假期去了弟弟家,那天正好赶上他中午回家吃饭,我抓住这个机会和他聊了几句。

我建议他承包一个快递点,不用再整天奔波了,如果他没有足够的资金,我可以出一部分。然而,弟弟摇了摇头,若有所思地对我说:“哥,我现在不想再有什么大的抱负了。我有家庭和孩子,我不想再冒险了。如果再失败了,日子就更难过了。”

当年我劝弟弟进单位,他非去音像店打工,如今我俩却天差地别

弟弟低下头的瞬间,我注意到他有了许多白发,虽然他比我年轻四岁,但生活的压力已经让他看起来比同龄人老了许多。

看到弟弟的样子,我心中涌起一阵酸楚。原本想邀请他出去吃顿好的,但他以下午还要工作为由婉拒了。在我临走的时候,弟弟苦笑着对我说:“哥,如果我当时听了你和爸爸的话,抓住了进单位的机会,可能现在的生活就不会那么累了。年轻的时候我最贪玩,现在比谁都卖力,看来人这一生,还是踏踏实实的好。”

弟弟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回想起过去,我们都是年轻气盛的少年,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憧憬。

弟弟选择了看似轻松自由的职业道路,而我选择了稳定踏实的工作。如今,我们的生活境遇截然不同,这让我深感人生的无常和选择的重要性。

当年我劝弟弟进单位,他非去音像店打工,如今我俩却天差地别

在我闲暇之余,我依然会关注弟弟的生活。每当我有空去弟弟家,我都会尽我所能地帮助他的家庭,因为我认为我们虽然已经各自成家立业,但终究是一家人。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