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好消息!基础养老金继续上调,最低标准上调15%

发布日期 : 2023-10-12 01:05:25

众所周知,我国正在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农村地区由于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在家乡的多是老人。如何让农村的老人生活有保障,是摆在国家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日前,有关部门发布国务院预算执行报告,明确提到将继续上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

好消息!基础养老金继续上调,最低标准上调15%

这个最新进展无疑又为广大农村老人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作为农村老人最重要的生活来源之一,基础养老金标准的不断上调,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

我们不妨来看看基础养老金标准的变化历程:

2009年,国务院启动新农保,当时的中央基础养老金标准只有55元/人/月;

2014年,标准上调至70元/人/月;

2022年,标准达到98元/人/月;

2023年,标准再次上调至113元/人/月,同比增长15%,增幅非常可观。

从55元到113元,短短10多年间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了一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老人的生活,对缓解家庭负担也有帮助。

但与城镇职工的养老金相比,农村基础养老金无论从绝对水平还是缴费机制上来看,仍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考虑到未来农村老龄化现象还将持续,仅仅依靠基础养老金恐怕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针对这一现实,有专家建议,未来应该继续提高城乡基础养老金和低保标准,这对改善农村老人生活具有4点积极意义:

一、可以直接增加农村老人的收入保障水平。

提高基础养老金,等于直接为农村老人“送钱上门”,有效帮助他们改善生活。

二、提高老人的消费能力。

收入增加将刺激农村老年人的消费,他们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大消费群体。

三、帮助贫困地区脱贫。

进一步提高低保标准,可以让更多贫困农村老人受益,摆脱生活困境。

四、缓解社会老龄化压力。

合理的养老金水平可以让老人安度晚年,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可以说,继续提高基础养老金和低保标准,将会成为政府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当然,在积极看待政策变化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一些现实问题:

1. 基础养老金的调整幅度,是否能够跟上物价增长还存在疑问。

2. 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在农村地区推行还不完善,不能形成有效的辅助支柱。

3. 子女对老人照顾职责的淡漠是否会加重养老金的依赖。

4. 农村养老服务配套设施还比较缺乏,仅靠金钱补贴是否就能实现老有所养还存疑问。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接下来政府还需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 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金调整机制,确保可以跟上物价上涨。

2. 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保体系,发展覆盖面更广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

3. 加强未成年人教育,增强他们尊老爱老孝敬父母的观念。

4. 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

5. 鼓励发展农村养老产业,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就业机会。

6. 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养老模式,发挥集体经济、家庭养老及社会化服务作用。

如果能做到上述这些措施,我相信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就能够更加全面和有效,届时,农村地区也必将呈现出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景象。

最后,我还要提醒广大农村老年朋友,政府的养老保障政策只能起到基础性的作用,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非常重要。

比如说,要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适当参与一些集体活动;要注意保健锻炼,合理膳食,增强抵抗病毒的能力;要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家庭或集体做贡献等等。

有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再加上政府的养老保障,我相信农村老年人一定能够过上他们应有的、幸福的晚年生活。这也将是中国农村发展进步的一个生动注脚。

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与我交流讨论!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