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人到中年:三不问,两不笑,一不叫

发布日期 : 2023-07-17 00:16:57

2003年,一名记者采访莫言时,谈到了农村题材的作品。

他说,尽管文坛向来不缺这类题材,但一直没有具有总结性、历史性的一部小说。

听了这话,莫言心中燃起了创作热情,他想到脑海中已经构思了43年的故事,耗费43天,将这些故事全都写了下来,并将其取名为《生死疲劳》。

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说:“生死疲劳本就指的是人生、死、疲、劳的四种人生现象,皆源于贪,终于苦。”

人到中年:三不问,两不笑,一不叫

这部花43年构思,用43天一气呵成的佳作,余华看了也直呼嫉妒。

书中的主人公西门闹,一生乐善好施,勤劳肯干,生活富足,却在村民的冤枉下含恨而死。

他不甘心死于非命,在地府鸣冤叫屈,阎王无奈,就判他堕入六道轮回。

先后经历过驴、牛、猪、狗、猴生的他,看尽了人间的爱恨情仇,终于积怨化解,转世为人。

人到中年:三不问,两不笑,一不叫

“去酒吧看看,金钱面前颜值算什么。去工地看看,生活面前尊严算什么。去医院看看,生命面前金钱算什么。去宾馆看看,贞操面前爱情算什么。去殡仪馆看看,生命面前人生算什么。人生百般滋味,百般无奈,在生活面前,除了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强大,并无其他更好的选择。”——莫言

老人言:“成年人的世界,稍不努力,连快乐都养不起!”

你有过,躺在床上,眼泪划过鼻梁,流进另一只眼睛,外流到枕头上,再染湿头发,鼻塞到窒息的那种经历吗?

痛而不言,笑而不语!人生谁不是遍体鳞伤?与其心情抑郁低落,萎靡不振的擦拭自己受伤的心,不如坦然一些,因为,只有经历了人生的洗礼,变的强大了,才能从容淡定的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

这个社会没有一份工作不委屈,也没一处人际关系不复杂,更没有不辛苦的人生。我们要想过的舒适,有面子,也有里子。就不要躲避困难,更不要摆烂人生!

人到中年:三不问,两不笑,一不叫

俗语:“门前拴着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放着讨饭棍,亲朋好友不上门。”

这就是社会的真相,记住你无助的样子,然后拼命的努力。

人在低谷,不谈格局,生存才是王道,身处逆境,不谈情怀,务实才是根本。但人性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站在自己的风景里仰望别人,哀叹自己的命运,蹉跎自己的人生!

其实,你只看到别人吃肉香,没看见人家养猪难。别人表面的风光,都别人背后日日夜夜努力付出的结果!

书名《生死疲劳》,取自佛经里的一句话: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人的一生,谁不是在忍受生活的疲劳,为一件件琐事担忧。

人到中年:三不问,两不笑,一不叫

人到中年:三不问,两不笑,一不叫

01

人到中年,谁都不容易,身体累,心也累。

原本不合群的人,还得走进人群,参加应酬。

古人说:“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诚然,管好自己的嘴,与人打交道就容易多了。

学会好好说话,其实是为自己减负。

人到中年:三不问,两不笑,一不叫

02

第一,做到“三不问”,不揭人短。

东汉思想家王充说过:“不学自知,不问自晓。”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咨询别人;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被人询问。

总有一些东西,是生活中的一道伤,是需要掩饰的尴尬。如果被人问到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或者只能搪塞过去。

大家都是中年人,一些共同性的事情,心知肚明,何必揭露出来呢?不知道,比知道更好。

不问收入。

家庭生活,没钱寸步难行。如果住在城里,喝一口凉水都得花钱。

孩子读书、父母养老、房贷车贷、夫妻逛街......哪一样不是钱?可是我们经常发现,花钱的缺口很大,赚钱的渠道很小,入不敷出的苦,谁都有过。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很厉害,能够月入过万,很多人的月收入,只是一两千。

不是谁都能够和你谈钱。正如社会上的一句口头禅:“别谈钱,谈钱伤感情。”只有在家庭内部交流的时候,才能大大方方谈钱,其他的时候,还是少谈为好。

收入高的人喜欢掩饰,喜欢炫耀的人不一定很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何必问呢?

不问婚姻。

本来,问一问同龄人的婚姻,是关心的体现。

现实却告诉我们,很多的中年人,加入了离婚的队伍。还有一些人,离婚之后,又结婚了。或者是离婚之后,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日子如黄连一样苦。

昨天成双成对的人,也许今天就变成了孤身一人。

有一次,我去参加同学小聚。同学老李身边坐在一个女子,女子带着一个小男孩。有人笑着问:“这是你的媳妇吧?这是你的儿子吧?”

老李尴尬地说:“恋爱中,还没有结婚。孩子是她的......”

一个小问题,导致气氛变得很不和谐了。估计那一顿饭,老李的如坐针毡。

成双成对的,不一定是夫妻;两个人大人带着孩子出门,不一定是真正的一家人。如果你不清楚,还是看一看,礼貌地笑一笑,别乱问。

不问孩子的成绩。

人到中年,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谁都希望孩子努力读书,成为人中龙凤。

可惜,很多孩子读书成绩一塌糊涂,甚至已经放弃读书这条路了。

事实上,孩子成绩好,大人会主动谈起;孩子成绩不好,大人避而不谈。你不要问,也能搞清楚。特别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成绩太差”之类的话,贬损了孩子,就相当于给大人一个“下马威”。

问题天天有,知之为知之,不知道就算了。

人到中年:三不问,两不笑,一不叫

03

第二,做到“两不笑”,留住面子。

俗话说:“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如果你在笑的时候,别人的脸色扭曲了,内心很痛苦,说明你在伤害别人,会把人际关系搞砸。

不笑人外表丑。

三国时,魏国有一个叫何晏的大臣,脸很白嫩。魏明帝暗中观察了一番,以为他涂抹了胭脂粉。

一个大男人,涂抹胭脂粉干嘛呢?魏明帝心中有疑问,但是没有说出来,而是请何晏吃了一碗热面。当时,正逢盛夏,何晏大汗淋漓,不得不用袖子擦汗。擦拭之后,脸色更白了。

顺理成章,魏明帝明白了,何晏没有涂抹胭脂粉,是天生的美貌。

魏明帝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不要拿一个人的外貌当笑料,就算有可笑的地方,也要藏在心中。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相貌的第一印象,而不是终极印象。也许那些脸上有疤痕的人,还是你的上司,是有钱有势的人,是愿意帮助你的人,怎么能取笑呢?

不笑人没出息。

今天没有出息的人,也许明天就大有作为了;今天身无分文的人,可以是明天的土豪。

遇到没有出息的人,不仅不能笑话他,还要力所能及地帮一把。

古时候,姜子牙六七十岁才发迹;刘邦四十多岁才开始崛起......谁都无法预测到别人的未来,但是可以保留别人的面子。

与人交往,可以谈笑风生,但是不可以笑里藏刀、拿人取笑。

人到中年:三不问,两不笑,一不叫

04

第三,做到“一不叫”,砥砺前行。

抱怨有什么用?只会让人活得更加糟糕。唯有不动声色地奋斗,假以时日,就能翻身。

记住,不管多苦,也别叫苦。

秦朝末年,韩信因为家贫,常常被人取笑,还有人羞辱他。

有一段时间,在河边洗衣服的一个妇女,见韩信可怜,把自己的饭分出一半给他。

韩信说:“等我发达了,就会感谢你。”

虽然生活落魄,但是韩信天性乐观,记住了一饭之恩。果然,他成为了西汉开国功臣,并回报给妇女很多的金子。

人到中年,只要你不懒,可以去工地搬砖,可以去工厂里扫地,还可以去学技术,大不了回老家种地,总能养活自己。

很多人,不是穷死的,而是懒死的。

有了叫苦的时间,不如去做点什么。就是赚一分钱,也比没有赚钱好一些。

人到中年:三不问,两不笑,一不叫

05

梁实秋说过:“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中年人的生活,都是泥沙俱下。你取笑了别人,就是“五十步笑百步”;你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就是咄咄逼人;你叫苦连天,就是流自己的眼泪,给别人看笑话。

安静下来,做点什么,每天进步一点点,十年打个翻身仗。

人到中年:三不问,两不笑,一不叫

书名《生死疲劳》,取自佛经里的一句话: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人的一生,谁不是在忍受生活的疲劳,为一件件琐事担忧。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曾说:“诺奖的评委主要是因为读完了《生死疲劳》,才把这个奖项授给了我。

他还称:“假如我能有两本书得以流传,《生死疲劳》肯定是其中之一。”

足见《生死疲劳》功力之深厚。

人到中年:三不问,两不笑,一不叫

就像书封说的:“在极度痛苦笑出声来,获得内心深处的解脱”,这个其实用得是很好。

莫言:大家都很辛苦都很疲劳,当然疲劳也不是说那种体力劳动的疲劳。也包括存在本身所包含的疲劳。

回到生活自身,回归我们生活的本来,很多所谓的痛苦和欢乐实际上都是不纯粹的。人世间很多痛苦的另一面是欢乐。我想一个人如果站得高一点,就会理解到这种绝对的欢乐和绝对的痛苦都不存在。

人到中年:三不问,两不笑,一不叫

更广大的意义上来讲,人生就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地球也不过是宇宙当中的一粒微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你说我们这又是何等的幸运。

我们被这么偶然性地组合成了一个生命,以情感人,我觉得能写作,而且能够用语言交流,甚至最终可能会产生一种大爱,一种深切的对人的命运的关怀和一种真正的的终极的关怀。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我们活着的意义真是了不起,太伟大了。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商品链接即可购买↓↓↓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