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养老金计发月数是139,只能领139个月养老金?之后怎么办

发布日期 : 2023-10-08 00:31:01

养老金是每个人都关心的话题,尤其是对于即将退休或已经退休的人群来说,养老金的多少、稳定性、持续性等问题都牵动着他们的心。有网友提出了一个疑问:养老金计发月数是139,只能领139个月养老金?之后怎么办?

有人担心自己的养老金会不够用,有人质疑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否合理,有人建议改革或完善养老保险政策。那么,这个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看待它呢?

养老金计发月数是139,只能领139个月养老金?之后怎么办

一、什么是计发月数?

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是指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在满足领取养老金条件后,按照规定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用于确定个人账户养老金金额的月份数。也就是说,计发月数只是用来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一个参数,并不代表养老金的领取时间或期限。

那么,计发月数是如何确定的呢?根据国家规定,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养老金计发月数是139,只能领139个月养老金?之后怎么办

具体来说,就是按照一定公式计算出,在一定利率下,当职工活到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时(目前为75.21岁),恰好能够将个人账户储存额领取完毕。因此,不同退休年龄对应不同的计发月数。例如,60岁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39个月。

二、为什么要有计发月数?

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要有计发月数。计发月数的设定主要是为了保证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公平性体现在不同退休年龄的职工能够享受相同水平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可持续性体现在个人账户储存额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避免出现过早耗尽或过多积累的情况。

养老金计发月数是139,只能领139个月养老金?之后怎么办

计发月数的设定也是为了与基础养老金相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养老保险体系。基础养老金是指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的固定金额的养老金,主要是为了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指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构成的个人账户储存额按照计发月数支付的养老金,主要是为了体现职工的缴费水平和个人选择。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职工基本养老金。

养老金计发月数是139,只能领139个月养老金?之后怎么办

三、计发月数会影响养老金的领取吗?

答案是:不会。计发月数只是用来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一个参数,并不代表养老金的领取时间或期限。养老金是每月发放,且发放终身。也就是说,只要职工按时进行认证,就可以一直领取养老金,直到去世为止。

那么,如果个人账户储存额领完了怎么办呢?这里有一个重要的保障机制:当个人账户全部领取完后,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继续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发放终身。也就是说,国家会从统筹基金中发放等额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确保职工的退休待遇不降低。这也体现了国家对职工的关怀和责任。

养老金计发月数是139,只能领139个月养老金?之后怎么办

结语

综上所述,计发月数是一个用来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参数,并不影响养老金的领取时间或期限。职工只要满足领取条件,就可以每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并且发放终身。当个人账户储存额领完后,国家会从统筹基金中继续发放等额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确保职工的退休待遇不降低。

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和看待计发月数这一概念,不要被一些误导或谣言所困扰,也不要对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失去信心或抱怨不满。相反,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和支持国家的养老保险改革和完善,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和幸福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