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发完即停?养老金计发月数是139,领完139个月就没钱拿了?真的吗

发布日期 : 2023-09-18 00:54:08

一些老年人可能有一个误解,他们错误地认为在退休后的只能领取139个月的退休养老金。


据他们的观点,个人养老保险账户=账户余额 / 139,每月收到的养老金数额是账户余额的1/139。当经过139个月后,该养老保险账户的余额将会消失。


因此他们担心在养老保险账户的资金耗尽之后,他们可能失去养老金。但实际上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


众多人在理解退休养老金的139计算公式中感到迷惑,对其具体含义一无所知。难道它意味着只能领取139个月的养老金,然后就无法再领了吗?小编今天为大家解开这个答案。



发完即停?养老金计发月数是139,领完139个月就没钱拿了?真的吗



什么是139个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将个人账户的累积金额除以139。只有年满60岁的人才可以领取养老金,而139表示该年龄段的退休人员所对应的139个月的计发月数。



那计发月数究竟是什么呢?


按照养老金计发制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者,达到领取养老金资格后,便可根据规定进行申领基本养老金的流程。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此外,对1992年底之前就业的参保者,还可额外领取过渡性养老金。


换句话说,当个人申请领取基本养老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发放月数是国家规定的。



发完即停?养老金计发月数是139,领完139个月就没钱拿了?真的吗



根据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养老金的计发月数是根据统一文件印发公布的。在此之前,我国的计发月数统一为120个月,这导致计发月数过度平均,没有体现年龄和预期寿命之间的关系。因此,在2005年的改革中,相应的计发月数也被纳入了改革范围。


当时制定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考虑了大约4%的估算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和2000年城镇人口的人均预期寿命。主要假设是当人们活到人均预期寿命时,个人账户的余额正好可以领取完毕。


举两个例子:


01. 小A在60岁退休。根据60岁对应的139个月计算,小A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个人账户储蓄额除以139。


02. 小B因患病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在他年满45岁时决定提前退休。根据养老金计算规定,小B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数额等于他个人账户中的储蓄总额除以216。



发完即停?养老金计发月数是139,领完139个月就没钱拿了?真的吗




在领取了139个月的退休金后,是不是就不能再获取退休金了?


根据我国的养老保险条例,计发月数主要用于计算个人账户的养老金,而并不表示计发月数有多少,就只能获取相应月份的养老金。

养老金的领取是终身的,除非出现特殊情况。当个人账户中的养老金全部用完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接替继续支付。这表示即使超过139个月,我们的退休金并未降低,只是福利来源会有所改变。


确切来说是这样:你首先领取139个月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待139个月结束后,你的个人账户的确会被清空。然而,国家的统筹账户将立即承接,根据先前个人账户的标准继续支付你的养老金。



发完即停?养老金计发月数是139,领完139个月就没钱拿了?真的吗



写在最后


因此,即使超过了139个月,退休金还会继续发放,只是资金的来源已经从个人账户转变为统筹账户,而个人账户实际已经停用了。


总的来说,139个月只是用作计算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一种工具和标准,用于根据退休年龄来确定合理的发放月份。


但是,超过139个月以后,退休金依然会定期发放,只不过发放来源会发生变化,因此,各位退休人员们一定不要误解。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