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你知道吗?幼儿园老师有自己的“潜规则”,他们不喜欢某些孩子!

发布日期 : 2023-07-31 18:28:59

这可不是我胡说八道,而是亲身经历过的事实。

我的侄儿骏骏9月份就要上幼儿园了,弟媳妇早就开始担心了:孩子要是不肯上幼儿园怎么办?毕竟每年幼儿园开学门口,都要上演一场场“生离死别”的大戏。

你知道吗?幼儿园老师有自己的“潜规则”,他们不喜欢某些孩子!

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女儿刚入园时,连睡觉都念叨着“不去幼儿园”,各种心理建设、拉钩许诺的事儿没少干,每天依旧是哭着去的幼儿园。

要把一个哭喊着“不上幼儿园”的孩子,成功送进幼儿园,得用尽洪荒之力。

入园1个月后,女儿还是不肯去幼儿园,问她原因,她也说不清楚。

文文爸询问老师,得到的反馈是:女儿在幼儿园表现挺好,还说此阶段不肯上幼儿园很正常,存在分离焦虑!我一听,感觉老师说得有道理,就没有多想。

但看着越来越抗拒上幼儿园的女儿,文文爸还是有些心慌,就跟班里一位家长打听,还真让我打听出了一些“小猫腻”。

从她儿子口中得知,班里的同学都叫女儿“慢慢”、“尿裤子的”。原因是女儿吃饭比较慢,生活老师就开玩笑叫她“慢慢”、尿裤子后就叫她“尿裤子的”,其他孩子听到后,也跟着叫。

你知道吗?幼儿园老师有自己的“潜规则”,他们不喜欢某些孩子!

3岁多的孩子,虽然听不太懂,但能从老师、同学的口中分辨出:这是嘲笑,是不好的。

女儿算是班上年龄偏小的,在很多活动中,经常被老师忽略,要么不选她参加,要么就让她站在后排。

这就是幼儿园的“潜规则”吗?

为了尽快帮女儿融入班级,减少对幼儿园的抗拒,文文爸找到了一位园长朋友。她跟我说了些实话:幼儿园的确有“潜规则”,老师会忽略某些孩子,但不会跟家长明示,这也不是偏心,只是有些孩子欠缺了某些能力。大致有以下3类:

①自理能力差的孩子

孩子在上幼儿园前,家长要教会孩子自己穿脱衣服、自主吃饭、入厕等。

如果班里是个别孩子自理能力差,老师还可能会追着喂水喂饭、帮忙穿脱衣服。但若人数较多,肯定就会有被忽视的孩子,毕竟老师也不可能顾及到每个孩子。

而被老师忽视的孩子,时间一久,就可能会产生抗拒上学的念头。就像女儿吃饭慢,被同学叫“慢慢”,她不喜欢这个称呼,因此就抗拒去幼儿园。

所以,家有即将入园的孩子,家长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孩子穿脱衣服、自主吃饭、独立上厕所的习惯。

你知道吗?幼儿园老师有自己的“潜规则”,他们不喜欢某些孩子!

②规则意识薄弱的孩子

幼儿园一个班少则20多人,多则30多人,为了能够维持正常的教学,肯定会有一些规则。比如上课要在座位上坐好、不能大声讲话、要认真听老师讲等。

女儿班上就有个小男孩,不仅规则意识薄弱,还非常调皮,经常听女儿说,那个小男孩被老师罚站。

有一次上公开课,为了防止他捣乱,班主任还专门让生活老师盯住他,不让他离开座位、以免影响其他孩子。

老师忽略、不喜欢这种孩子,其实是情理之中的事,毕竟太调皮捣乱的孩子,会给日常教学带去大麻烦。

所以,家长在家要告知孩子一些幼儿园规则,有条件的,可以带孩子去幼儿园体验下,让他明白上幼儿园是怎么回事。

你知道吗?幼儿园老师有自己的“潜规则”,他们不喜欢某些孩子!

③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孩子

这一点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了,孩子能听懂老师说的话,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跟需求,真的是上幼儿园的最基本要求。

我们应该始终以孩子为中心,注重孩子的情感需求和个性发展,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孩子们打造一个美好的成长环境。

这套《我爱幼儿园》精装情景教育绘本,就能帮家长做好这件事,让家长更省心省力,让娃爱上幼儿园。

不仅能够让家长更省心省力,让娃爱上幼儿园,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

你知道吗?幼儿园老师有自己的“潜规则”,他们不喜欢某些孩子!

绘本中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配合着精美的插图,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幼儿园的温馨和快乐。

你知道吗?幼儿园老师有自己的“潜规则”,他们不喜欢某些孩子!

同时,这些绘本也能够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如尊重老师和同学、分享玩具、爱护环境等。

我朋友的孩子都在用这套书,孩子们用了都说:“好喜欢这些书呀,我变得越来越爱吃饭啦”。

你知道吗?幼儿园老师有自己的“潜规则”,他们不喜欢某些孩子!

因此,这套绘本既是家长和孩子们的好帮手,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补充,值得广大家庭和教育工作者的推广和使用。

赶紧给娃备一套吧,暑假看一看,开学后会适应得更快!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