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做个聪明的老实人,必须了解三个做人原则

发布日期 : 2023-08-31 02:00:58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

后来虽然开窍了,但他仍然善良与赤诚,不断寻找同类,最后变成最孤独的一个人。”

当人人都追求出名趁早时,莫言却说自己更喜欢晚熟。

“晚熟的人,到了合适的时候,出现了能让他展现才华的舞台,他便会闪闪发光的。”

莫言自身便是如此。

57岁那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做个聪明的老实人,必须了解三个做人原则

而这一年,距离他开始写作已经过了整整31年。

辉煌来得虽迟,但终究是来了。

获奖之后,许多读者比莫言还着急,希望他尽快出新作品。

但莫言不急不躁,沉寂了长达8年的时间。

8年之后,他携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

他说:“八年来,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坚持创作,或者在为创作做准备。”

抛却外界的繁华浮躁,闭关潜心创作,用8年时间精雕细琢,打磨出一部足够优秀的作品。

一向不着急的莫言,用自己的经历印证了一个至简至深的真理:

这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一步登天的云梯。

所有看似“悄然而至”的辉煌,都是沉下心耐住寂寞,一点一滴慢慢熬,一步一步踏实积累的结果。

做个聪明的老实人,必须了解三个做人原则

一、不占便宜,少吃亏

不占便宜,是为不留人口舌,做人能立得住,做事能靠得住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立得住,说明行的正,不占他人便宜就是让别人知道,你这个人可信。

靠得住,说明有本事,能够被委以重任得以信赖,不占别人便宜说明有更好的方式去证明自己的价值,更是值得信任。

立得住和靠得住的人,更容易赢得信赖和尊重,同时也就更容易被机遇所眷顾:

没有人愿意和小人合作,所以君子和伪君子特别吃香。

其次是少吃亏,

吃亏是福这四个字,对也不对。

对的说法,其实是一种态度,就是让人在吃亏的时候不要钻牛角尖,觉得这日子过不下去了,吃了亏如同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

吃亏是福,并不是说吃亏真的是有福报,而是一种劝告:

不要把吃亏这件事看的太在意,这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性格上的修行。

说完了对的说法,那不对的说法呢?

吃亏这件事跟福祸没什么关系,吃亏是可以的,但不能多吃,因为多吃就会让别人认为你这个人太好欺负,也会让自己觉得自己太软弱。

不得已吃的亏,吃了,要安慰自己“这是一种锻炼”

而大多数时候,不吃亏,其实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你有本事不吃亏,说明你能为了自己争取合理的权益。

做个聪明的老实人,必须了解三个做人原则

二、人情债,有借有还

很多人觉得人情债最麻烦,因为无法量化,而且人情债就像是身体上的伤疤一样,也许好了之后不会疼,但始终还是存在的。

事物的发展在于正与反面的“交媾”:人情债难还,但是否能够用人情债来建立一种交际关系呢?

老实人往往不善交际,而通过人情债的建立,便能用更为合理的方式去和他人进行沟通。

这个世道,最好的做事效果就是:顺理成章。

我欠你的情分,那我现在就要来还,是帮忙,还是送礼,都是完全合乎情理的事情。

你欠我的情分,我不在乎也无所谓,所以我有理由去关注你,去看看你现在过的好不好。

有些时候一来一回的关系,我们会深刻的看透那些交际之中的潜规则:

看似互相帮助的背后,是认同彼此价值的最合理表现。

做个聪明的老实人,必须了解三个做人原则

三、我们要有“闭门不出”的勇气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在当下社会,这似乎是一种非常迂腐的表现。

但事实上,我们有时候需要关起门来去做一些提升自己的事情。

不闻不问,其实对于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氛围来说是很难做到的。

但是我们都知道,一般这种很难做到的事情,一旦做到了往往会收益良多。

当我们关上手机,打开书籍,泡杯咖啡或是茶水,一下午的精读时光所收获的,未必只是那些文字之中带给我们的感悟或体会。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一种勇气,就是放下手头的执着,去做让自己安静下来思考和理解自己的事情。

读书,其实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方式而已。

我们需要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接受这种洗礼,这种洗礼会让我们在渐渐迷失自我之前,有一个清醒的机会。

不管你是否愿意相信,在这个社会,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大多数都过的不好。

我们需要被认同,但我们同时也会被同化,怎么办?

让自己的心静一静,再静一静。

不要着急,静一静,你会收获许多浮躁时不会理解的体会和感受。

这也许不会让你走向人生巅峰,但对人性的自省,往往会帮助你从人生的低谷中走出来。

做个聪明的老实人,必须了解三个做人原则

莫言的话总是这么精辟,观察生活中的细微小事,从而写出戳入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字,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赢得我们的共鸣,他的小说才能受到众人的崇敬与敬仰。而写到这儿,我也很有必要给大家推荐他的新作《晚熟的人》了。

莫言的话总是这么精辟,观察生活中的细微小事,从而写出戳入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字,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赢得我们的共鸣,他的小说才能受到众人的崇敬与敬仰。而写到这儿,我也很有必要给大家推荐他的作品《晚熟的人》了。

做个聪明的老实人,必须了解三个做人原则

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与此同时,他的名字在顷刻间家喻户晓,他的作品也变得炙手可热。

可是,莫言像是不再起笔一般,没有再出过新的作品。直到今年夏天,莫言经过沉淀,写出了中短篇小说《晚熟的人》

里面共有十二个故事,背景依旧立足在高密东北乡,只是这次,莫言把自己写进了小说,他似乎把镜中的自己放了进去,做好了让所有人一窥究竟的准备。

十二个故事,十二个意义表达。审美不同,喜好不同,每个人都能挑出几个自己喜欢的故事。

有人说,读完《晚熟的人》,会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后劲很大”,

因为书里的每一个故事的结局都在说未完待续。而这种未完待续也因此留下了许多的韵味。

有人说,莫言会不会像其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样江郎才尽,看完《晚熟的人》后,我想有人便会回答说:

“还是莫言啊。”

对这本《晚熟的人》感兴趣的朋友,点击商品卡入手吧!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