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惊喜:农民的养老金要上涨;疑惑:城乡养老金差距是怎么被拉开的

发布日期 : 2024-02-29 01:10:44

两会上,有代表提出为农民每月增加100养老金。数目虽小,相较于去年的10元增长,已是竭尽全力。

惊喜:农民的养老金要上涨;疑惑:城乡养老金差距是怎么被拉开的

然而,民众依然困惑,何以城乡养老金差距如此之大?有人月入过万,有人仅得数百。

惊喜:农民的养老金要上涨;疑惑:城乡养老金差距是怎么被拉开的

此现象普遍吗?

数据显示,全国30余地区中,养老金收入基尼系数低于0.4者仅6地,高于0.4者达24地,更有15地超过0.5。基尼系数是衡量贫富差距的尺度,低于0.4显示贫富差距较小,高于0.4则显示差距过大,超过0.5则是严重失衡。高达半数的地区,养老金差距过百倍,这无疑是一种普遍现象。

惊喜:农民的养老金要上涨;疑惑:城乡养老金差距是怎么被拉开的

其背后原因什么呢?让我们从养老金制度的起源说起。

1951年,我国开始实行养老金制度,当时称之为退休金,仅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人员,他们无需缴纳任何费用。退休时,按照平均工资的比例发放,最高可达90%,最低80%。这一制度设计,源于当时中国向工业国家的转型。

惊喜:农民的养老金要上涨;疑惑:城乡养老金差距是怎么被拉开的

相较于农民,工业人口不拥有土地。为推动工业化,需有一批人脱离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生产,因此为他们提供相应保障。而农民因拥有土地,未被纳入养老金体系。这也解释了为何当时需要交公粮和农业税,本质上是用农民的收入补贴工业发展。

惊喜:农民的养老金要上涨;疑惑:城乡养老金差距是怎么被拉开的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参与社会建设,大量企业应运而生。然而,当时只有体制内有退休金,民企则无养老保险。为解决此问题,1998年,国家将退休金制度改为养老保险制度。但体制内仍按退休金制度发放养老金,而民企则需与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社平工资等因素挂钩。

这意味着,同样是1万块钱的工资,体制内退休后最高可达9000元,而民企员工因企业间的差异,很可能按社保最低基数缴纳,退休后养老金约为2000元。同样的工资、同样的交费年限,体制内无需出资,而民企员工却少几千元。

惊喜:农民的养老金要上涨;疑惑:城乡养老金差距是怎么被拉开的

1998年后,为节约成本,大部分企业未给农民缴纳养老金。同时,因经济发展需求,政府对企业的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时的中国农民养老制度尚未建立,导致农民进城参与社会建设后,虽看似为工业人口,实则仍被视为农业人口。企业未为他们缴纳养老金,老年后只能按农业人口处理,最终无法获得养老金。

惊喜:农民的养老金要上涨;疑惑:城乡养老金差距是怎么被拉开的

早期养老金问题的关键在于有人有、有人无。

后来,随着农民对国家早期贡献的认识加深,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不公平。

惊喜:农民的养老金要上涨;疑惑:城乡养老金差距是怎么被拉开的

2009年,农村养老金制度终于出台,即现在所见的每月几百元。随着农民后代的成长,他们对养老金制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开始呼吁改革。

惊喜:农民的养老金要上涨;疑惑:城乡养老金差距是怎么被拉开的

到了2014年,终于取消了备受诟病的双轨制,体制内人员养老金不再由国家财政补贴,而是需自己缴纳养老保险。

惊喜:农民的养老金要上涨;疑惑:城乡养老金差距是怎么被拉开的

然而,改革过程中,由于触及某些人的利益,采取了过度措施,将人群分为三类:2014年前退休者按原办法执行;2014年后参加者按新标准发放养老金;2014年前参加工作但当年退休者,虽未缴纳养老金,但仍会发放,发放规则为保低限高。简单来说,最低能拿工资的90%,最高则逐年递增。

惊喜:农民的养老金要上涨;疑惑:城乡养老金差距是怎么被拉开的

至此,大家应能理解养老金差距的来源。所谓的“交多拿多”并不成立。而农民养老金问题则更为简单:社会发展多年,这个群体始终未被重视。

惊喜:农民的养老金要上涨;疑惑:城乡养老金差距是怎么被拉开的

如今,农民养老问题被反复提出,无非是农民后代终于觉醒,意识到自己的父母也应得到应有的养老保障。

惊喜:农民的养老金要上涨;疑惑:城乡养老金差距是怎么被拉开的

会,代表虽只为农民每月增加一百元养老金,但已是代表们所能尽的最大努力。然而,城乡养老金差距依然显著,这一问题仍需我们共同努力去关注和解决。

#聚焦2024年全国两会#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