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人到中年的70后,不要轻易把父母带在身边

发布日期 : 2023-09-25 02:11:08

有一句谚语说:“虽然我家没有什么像样的住房,但母亲在我心中依然是最华丽的宫殿。”这句话深刻地触动了我,尤其是作为一个生活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湘南山沟里的70后。当时,我们的家离县城有五六十里路,去乡里的集市也得走七八里的路程。我们的房子建在山坡上,周围有几块菜地,而稻田则藏在另一座山的山谷里。无论要去哪里,我们都只能依赖自己的双脚。

人到中年的70后,不要轻易把父母带在身边

无论身处何地,人们的根本目标都是相同的——好好生活。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山区,我们可以种植猪草来养猪,进山砍伐木材,让牛在山坡上吃草,让羊在树林中成长。或许正是因为这些,我的父母将“山区”视为了他们的乐园。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离开了山区,定居在城市里。他们渐渐地将城市的高楼大厦视为自己的“高地”,即使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下一代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人到中年的70后,不要轻易把父母带在身边

三年前的一个冬天,我和大姐开车回到了老家。翻过了几座山,越过了几条小河,最后抵达了村口。再走两里山路,就到了家门口。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气氛非常热闹。我问道:“过年后,父母是否考虑搬到城市里去住?山区的条件相对较差,如果有疾病或紧急情况,也难以处理。”母亲回答说:“我们已经老了,不想去城市。”父亲端起酒杯,一口气喝了下去。虽然没有说话,但我能够感受到他的不满和无奈。

人到中年的70后,不要轻易把父母带在身边

尽管父亲已经年迈,但他依然弯腰去采摘油茶子。不管我多么担心他会摔倒,他都不会听从劝阻。如果有人试图阻止他,他会情绪激动,与对方发生争执。因此,想要把父母接到城市生活,这个想法只能够搁浅。但从此以后,我对老家多了一份牵挂,对回家的行程也多了一些犹豫。

将父母带到城市生活,需要一些额外的条件和考虑。在知乎上,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应对随着子女进城生活的年老长辈‘捡破烂’的习惯?”问题的提出者描述了自己的叔叔在上海打拼多年并定居,而爷爷奶奶则随迁到上海,帮忙照顾孙子并做家务。爷爷闲不住,找了份扫地的工作。他一边扫地,一边将回收的废品带回家。他会保留那些看似有用的废品,一方面是为了卖钱补贴家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坚信一切物品都应该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庭内的矛盾悄然升级,两代人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这种相处之道看似简单,实际却充满了复杂性。

两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往往伴随着不同的习惯、不同的价值观以及不同的经济状况。这使得和睦相处变得困难重重。正如那句老话所说,人们不能太过亲近,否则灾难就会降临。而父母与子女的相处也不例外。

当父母随迁到城市之后,需要一些附加条件来确保和谐相处。首先,他们需要有自己的收入来源,而不是一直依赖子女提供生活费用。最好的情况是,父母有一份养老金,不需要子女承担养老费用。其次,父母要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如果他们每天需要躺在床上,依赖别人喂养,那将成为子女的负担,久而久之会引发矛盾。第三,兄弟姐妹之间要心胸宽广,主动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和费用。如果互相争夺家庭资源,那么父母的生活将会变得无法安宁。同时,儿媳和女婿也需要保持宽容,不要制造矛盾。最后,一家人不能闲得无所作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工作和活动,以免闲暇引发更多的矛盾。

相比之下,在偏远的老家,父母可能会有老邻居可以交往,有一块空地可以耕种,这些都可以填补他们的生活。不过,这也意味着子女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时刻牵挂着远方的父母。

最后,无论父母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