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人到中年,应该学会“知足常乐”

发布日期 : 2023-07-11 06:21:15

你成熟吗?现在的你如何看待年轻的你?不可否认,人的心理状态是一个过程,有的人小小年纪就懂得人情世故,因为做事圆滑而备受欢迎,提前收获了财富和感情,而有的人呆头呆脑,凭借着“不开窍”的想法走过了半生,这类人最后也因为善良真诚而被人欢迎,他们也迎来了自己的幸福,这种人就是晚熟的人!

人到中年,应该学会“知足常乐”

谈到莫言,大家都不陌生,他的作品《红高粱》帮助张艺谋斩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中国籍获诺奖的作家,弥补了多年来国内文坛的遗憾,也让全世界的读者更加关注中国文学。

人到中年,应该学会“知足常乐”

仔细想想,晚熟的人像极了身边的一类人,安静善良、不善言辞、忙于工作、为人踏实不懂表功,这类人有着机灵人没有的“慢”,可能会在一定阶段被欺负,被调侃,但是过了年轻的阶段,就会变得从容和放下,懂得享受生活和善待生活,而这类人因为踏实认真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因为他们耐得住寂寞而获得别人的善意,晚年也会过得自在许多。

人到中年,应该学会“知足常乐”

57岁那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人到中年,应该学会“知足常乐”

而这一年,距离他开始写作已经过了整整31年。

辉煌来得虽迟,但终究是来了。

获奖之后,许多读者比莫言还着急,希望他尽快出新作品。

但莫言不急不躁,沉寂了长达8年的时间。

8年之后,他携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

他说:“八年来,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坚持创作,或者在为创作做准备。”

抛却外界的繁华浮躁,闭关潜心创作,用8年时间精雕细琢,打磨出一部足够优秀的作品。

一向不着急的莫言,用自己的经历印证了几个至简至深的真理,真正的人间清醒:

人到中年,应该学会“知足常乐”

人到中年,应该学会“知足常乐”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其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段话是老子说的,意思是:

“名声与生命比起来,哪一个更亲切?生命与货物比起来,哪一个更贵重?得到名声与失去了生命,哪一个是不好的?过分的爱,就必定要付出更大的精力与损耗;过多的藏货,就会给你带来太大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才能保持长久。”

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对于人生的追求和心态的变化也是不同的。

年轻的时候,要有野心,有追求,有魄力,有勇气。

人到中年时,要有所得有所失,要知足常乐,要心态平和。

人到中年,应该学会“知足常乐”

-01

知足常乐,是理智决定情绪

懂得知足常乐的人,往往情绪更稳定。

因为他们懂得取舍,在情绪产生变化之前,就已经分析了利弊。

比如:

在生活中,你喜欢读书,学习,种花养草;闲下来的时间,要么在家里陪陪家人,要么跟朋友出去喝杯茶聊聊天。

对于你来说,这样的日子是一种享受,你很享受这种精神上的放松,心灵上的满足。

这就是知足常乐。

当你处于自己享受的状态时,你当然觉得满足,情绪处于稳定的状态。

人到中年,应该学会“知足常乐”

但是,当你的生活、社交、感情遇到了某些问题,你的情绪产生了剧烈的波动。

这个时候,情绪主导你的行为,你的理智是不可控的;至少,你无法用理智去压制你的情绪。

当知足常乐的情绪与失去理智的情绪对立,人的矛盾就出现了。

一个是想要安稳享受当下,一个是不安于现状,想要尝试更好的生活。

这就是一个选择题。

而做出选择的一个基础和前提是:

当你做出了这个选择,你有能力承担后果;并且,这个选择不会给你带来太大的损失。

年轻的时候,我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更为激进,回报更高的那条路;

而人到中年后,多数人都会选择更为妥当的那条路,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人到中年,应该学会“知足常乐”

-02

知足常乐,是野心和欲望的分寸感

人之所以感到痛苦,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野心太大,能力太小;欲望太多,行动力太少。

毕竟,人的野心和欲望是无穷尽的。

比如:

骑车子的,羡慕开车的;开10万块钱车的,羡慕开20万汽车的;人的欲望,会随着自己所处地方的上升而不断增加。

你开20万的车,努努力,还能换一辆30万的,这叫理想。

你开20万的车,却幻想着开200万的车,这叫幻想。

前者是你努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后者,是你无法达成的目标。

前者是理智的欲望,后者是膨胀的野心。

这就是人。

当你得到之后,你未必会感到满足,反而会有更多的欲望;当你得不到,你就会愤怒,认为自己应该可以。

人到中年,应该学会“知足常乐”

人到中年,最重要的是在欲望和知足之间,寻找到一个分寸感。

什么是分寸感?

追求,但不会过分功利;

有野心,但会适可而止。

毕竟,人到中年,无论是精力、耐心还是创造力,都比不上年轻人。

如果野心太多,欲望太大,无疑会对自己的自信心造成一定影响。

所以这个阶段,知足的心态就很重要。

而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当然要努力去闯,去拼搏,去追求自己的欲望和野心。

因为年轻,就是最好的基础。

人到中年,应该学会“知足常乐”

知足,是一个人最高的境界。

而真正的知足常乐是:

在年轻的时候,通过努力获得了你想要的;并且,你的努力足以养家糊口,让家人过上不错的生活。

达成了这个目标后,你的脚步就可以慢下来,然后去思考下一步的人生该如何去走。

网上有这样一段话:

“戴300块的表和300万的表,时间是一样的;喝30块钱的酒和3000块钱的酒,呕吐是一样的;住30平和300平的房子,孤独是一样的。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内心真正的快乐,是物质永远给不了的。”

这段话,站在成功者的角度看,并没有错。

但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努力才刚刚开始。

只有拥有了,你才能懂得知足;如果还没有拥有过,那又谈何知足呢?

人到中年,应该学会“知足常乐”

今日话题:

你觉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知足常乐?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

后来虽然开窍了,但他仍然善良与赤诚,不断寻找同类,最后变成最孤独的一个人。”

当人人都追求出名趁早时,莫言却说自己更喜欢晚熟。

“晚熟的人,到了合适的时候,出现了能让他展现才华的舞台,他便会闪闪发光的。”

莫言自身便是如此。

人到中年,应该学会“知足常乐”

晚熟的人,磨炼过心智,积蓄了力量,反而会厚积薄发,后来居上。

拥有敢爱敢恨的真诚,豁达乐观的善良,从容不迫的心态,命运就永远不会落入颓境。

晚熟意味着更痴,更笨,也更慢,一时难免会落下风,最终却能赢了人生。

言中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共收录了十二篇作品,其中的绝大多数创作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被称为“后诺贝尔奖时期”的作品,也属于“破魔咒”之作。这些作品,以一个“讲故事的人”重新回归的角度,深入莫言“文学的故乡”,讲述了高密东北乡更加鲜为人知的故事,塑造了高密东北乡系列人物形象,形象展示了当代人生活的图景,深刻揭示了他们生存的困境和人生的要义,体现了莫言新的思考、新的创造和新的境界。

人到中年,应该学会“知足常乐”

众所周知,莫言是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诺奖分量不小,莫言能够获得,足以说明实力。但实力是要靠作品说话的,我们普通人大可以买他的作品来见证一下。但在我看来,莫言确切是个大师,比如说,上面的文字,便是好的佐证。

人到中年,应该学会“知足常乐”

这是一本他打磨了八年的小说,当中写的又是他回到老家后的种种经历,比如说表弟的妒忌打击与迫害啦,在村里大肆传播他的谣言啦,莫言伤痛地接收这一切,却以文学的形式表达在了新作《晚熟的人》中。

人到中年,应该学会“知足常乐”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说过:“莫言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但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并不一定会的诺贝尔奖,当莫言用魔幻现实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地对人性的探索来讲故事后,他就成为了世界级作家,如果感兴趣,点击商品卡,即可入手!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