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七月起,养老金、社保、工资迎来好消息,部分退休和在职人员受益

发布日期 : 2023-07-22 19:20:52

七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对于许多退休人员和在职员工来说,这个月可能会收到一些好消息。

从2023年七月开始,养老金、社保、工资都有了新的调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调整都有哪些内容和影响吧。

七月起,养老金、社保、工资迎来好消息,部分退休和在职人员受益

工资方面:最低工资标准提高

对于低收入劳动者来说,最低工资标准是保障他们收入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内所能获得的最低劳动报酬。

最低工资标准不仅关系到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保障,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从7月开始,一些地方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这对于低收入劳动者来说他们的收入是直接增加了,因为他们的收入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那么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呢?可以看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7月公布的各地最低工资标准,这是最新的数据。

七月起,养老金、社保、工资迎来好消息,部分退休和在职人员受益

从中可以看到,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第一档最低工资标准都达到或超过2000元大关了。

其中,上海最低工资标准从7月开始上涨到2690元,比之前涨了100元,而且上海的最低工资不包括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保和公积金部分,这些单位另外支付的,所以,上海的最低工资之高是实打实的。

养老金方面:基本养老金调整和重算

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基本养老金是他们生活的主要来源之一。

基本养老金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由社会统筹或个人账户支付给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的固定金额或比例的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能否跟上物价和收入水平的变化,直接关系到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七月以来,一些地方公布了2022年全口径平均工资 ,这对于正在按照2021年全口径平均工资来计发养老金的2023年度退休人员来说,是一个好的兆头。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2023年度的退休人员,他们的养老金本来按照养老金计发办法,应该按照2022年全口径平均工资来计算的,但是由于数据公布时间差的问题,当时这一数据尚未公布,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按照2021年全口径平均工资来计算。

所以,等2022年全口径平均工资公布之后,养老金待遇会重算。

七月起,养老金、社保、工资迎来好消息,部分退休和在职人员受益

另外,退休人员期待的2023年养老金调整,七月份有望陆续公布养老金调整细则 。

虽然各地养老金调整方案公布比去年晚一些,但是好饭不怕晚。

根据国 家统一部署,今年继续提高全国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总体调整水平为2022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3.8%。

这意味着,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将再次提升。

社保方面:社保缴费基数调整

对于在职员工来说,社保缴费是他们每个月必须承担的一项支出。

社保缴费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由参保人员和用人单位按照一定比例和标准向社会保险基金缴纳的费用。

社保缴费能否合理确定和分摊,直接关系到参保人员的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

七月以来,社保缴费迎来新的调整,因为从七月开始,新的社保缴费基数计发周期开始了。

一般来说,社保缴费基数有上下限,下限是上年度平均工资的60%,上限是上年度平均工资的300%,由于2022年各地平均工资均有所上涨 ,所以,2023年的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也随之上涨

七月起,养老金、社保、工资迎来好消息,部分退休和在职人员受益

这就意味着,伴随着社保缴费基数下限的提升,2023年社保最低缴费也上涨了。

比如,广东的2023年社保缴费基数上限统一调整为26421元,下限各个城市也新调整,其中广州的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为5284元。

对于社保缴费基数的调整,我们需要辩证、长远、客观来看待,虽然当期缴费变多,收入可能变少,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社保待遇也会随之提高。

因为社保缴费基数越高,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越多,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越高。而且,社保缴费基数的上涨也反映了工资水平的提高,这对于增加个人收入和消费能力是有利的。

当然,社保缴费基数的调整也要考虑到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不能一刀切地执行。

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合理确定和调整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并给予一定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同时,要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和有效运行。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