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英国博士”求职比亚迪遭拒,无奈发文求助,学历也有“水分”

发布日期 : 2023-12-18 00:34:16

在当代社会,学历已经成为求职不可或缺的“筹码”,尤其是随着用人单位提高招聘门槛的趋势,它变得如同职业道路上的“敲门砖”。学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获得就业机会的多寡。

因此,许多学生为了提升自身学历,纷纷采取各种方式,其中考研和攻读博士更是普遍现象。然而,国内高校的硕士和博士阶段普遍难度较大,这促使许多学生将目光转向了出国留学,掀起了一波“留学热”。

“英国博士”求职比亚迪遭拒,无奈发文求助,学历也有“水分”

然而,国外高校的教学质量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冒充“海归生”,实际上并未离开国门一步。这样的学历与实际能力不符,引起了用人单位对“海归”背景的严格审查。

最近有一则关于一位拥有英国高校博士学位的女生求职遭拒的新闻引起关注。她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发文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希望得到网友的分析。

“英国博士”求职比亚迪遭拒,无奈发文求助,学历也有“水分”

据了解,这位女生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本硕博都在该校完成。然而,在应聘比亚迪深圳规划院秋季招聘时,尽管通过了技术面试,却被告知学历不被认可。

尽管技术面试通过表明女生的能力不俗,但为何存在学历争议呢?原来女生所在的大学并没有提供国外进修的机会,所有课程都在国内完成,因此在人力资源部看来,她算是“假海归”。

“英国博士”求职比亚迪遭拒,无奈发文求助,学历也有“水分”

更为关键的是,女生的专业选择也存在问题。她本科学的是建筑专业,硕士阶段转到电子电气专业,而博士阶段则涉及锂电材料,这样的专业跨度异常之大,其真实能力值得怀疑。

尽管跨专业学习本身是一项不易的成就,“三连跳”更是难度倍增。但由于专业之间的相关性不高,除非学生能力非常出众,否则难以排除学校“降低标准”的可能性,因此许多人对此表示质疑。

“英国博士”求职比亚迪遭拒,无奈发文求助,学历也有“水分”

事实上,并非比亚迪故意为难海归留学生,主要担心招聘到“假海归”而非真正具备实力的人才。因此,尽管可能会发生误伤,但理解和支持仍然是必要的。同时,毕业生也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认识到并非所有“洋学历”都能得到认可,避免在事后后悔。

以前,海归和高学历者基本上不会在求职中遇到太多问题。但如今,许多用人单位更注重能力而非“身份”,这导致许多“水学历”被淘汰。

“英国博士”求职比亚迪遭拒,无奈发文求助,学历也有“水分”

当然,这位女博士被拒并不仅仅因为她在国内读了海外高校,被怀疑学历“掺水”简单。主要原因还在于她的专业跨度太大,用人单位不敢冒险聘用不够专业的人才。

事实上,西交利物浦大学在国内有一定的实力,不是三流学校。但是,这位博士从本科到博士阶段选择的专业完全不同。尽管许多专业知识是相通的,但短短两三年的学习很难深入掌握。

“英国博士”求职比亚迪遭拒,无奈发文求助,学历也有“水分”

因此,海归博士在求职中遭遇拒绝可能有许多原因,但主要原因是学历“掺水”和专业跨度太大,导致许多用人单位不认可这样的海外学历,即使学历再高也会被淘汰。因此,这提醒学生在选择“海归”道路时要谨慎,以免因选择错误而后悔。

尽管“海归”身份在就业市场上仍然很有吸引力,但学历的含金量才是关键。在很多大公司的招聘中,海外高学历仍然是一个有利条件。

“英国博士”求职比亚迪遭拒,无奈发文求助,学历也有“水分”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只凭“海归”身份就能轻松就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拔标准已经提高,学历的含金量至关重要。因此,学生在选择学校时应选择行业认可度高、口碑良好的学府,避免选择那些只需花钱就能入学的学校。这样做虽然投入较大,但至少能确保学历的认可度,避免浪费时间。

此外,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最好不要跨专业。从本科到博士阶段,最好都在同一专业学习,以确保学生真正掌握专业知识。如果总是跨专业学习,就会导致“一瓶不满半瓶晃”的情况,企业也不认可这样的毕业生。

“英国博士”求职比亚迪遭拒,无奈发文求助,学历也有“水分”

最后,无论是选择出国留学还是在国内考研读博,学生都应该谨慎选择。从学校到专业,都应选择口碑好、社会认可度高的学府。同时,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实力,为将来的就业竞争奠定基础。

尽管“海归”身份在就业市场上仍然很有吸引力,但学历水分太大依然会被淘汰。因此,希望学生能够理性看待出国留学问题,根据自身情况做出选择,而不是仅仅为了“镀金”而选择海外高校。

“英国博士”求职比亚迪遭拒,无奈发文求助,学历也有“水分”

话题:你如何看待在国内读书获得的“海外学历”?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