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心理学:一个人越来越沉默,不主动社交,意味着什么?

发布日期 : 2023-07-20 19:47:09
心理学:一个人越来越沉默,不主动社交,意味着什么?

在《乌合之众》一书中,提到这样的观点:

“群体是盲目且极端的。人们不愿意去理解异类,作为少数人的异类,往往不会被群体所认同和接纳。”

在与多数人产生了分歧后,有些人开始不那么热衷于社交。

或者说,开始刻意地跟群体社交保持距离。

比如:

不喜欢热闹的环境,不想去主动社交认识陌生人,不愿意参加无意义的聚会,尽量减少自己的无效社交。

多数时间里,都是宅着,一个人独处。

一个人变得越来越沉默,不再想去进行社交,说明了什么问题?

心理学:一个人越来越沉默,不主动社交,意味着什么?

-01

社交压力下的“社交隐形人”

有这样一类人:

他们在群体中,不被关注,不被在意;

放在人群里,都是不显眼的。

而且,他也不愿意表现自己,在任何场合下,他都是沉默的,躲在角落里的人。

这类人被称之为“社交隐形人”。

常见的状态是:

第一:人多的社交,常常感到压力

越是人多的场合,他就越不舒服;

感到紧张,焦虑,想要逃离人多的地方。

跟别人敷衍地对话,让他内心感到煎熬。

第二:存在感很低,极少主动表现自己

在学生时代,他们不会举手发言;

进入职场,他们不会在会议上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跟朋友相处,他都是倾听者。

如无必要,往往不会表现自己,害怕被人关注。

心理学:一个人越来越沉默,不主动社交,意味着什么?

社交隐形人跟“社交恐惧症”,是有区别的。

前者是:主动远离社交,但是还有社交的能力,只不过他们的潜意识,比较抗拒社交这件事。

后者是:完全恐惧社交,无论面对朋友还是陌生人,过密接触,都让他感到害怕和紧张。

如果你身边也有“社交隐形人”,他们常有的表现是:

你给他发消息,他常常很晚才回复;

一起聚会时,他总是沉默的,别人问什么,他才说什么。

看上去有些内向。

只有你走进他的内心,才能看到他放松的,热情的一面。

心理学:一个人越来越沉默,不主动社交,意味着什么?

-02

面具戴久了,人会渴望回到正常的状态

每个人都在戴着面具生活。

你的身份是:

儿女,员工,老板,丈夫,妻子,普通人。

在不同的环境下,跟不同的人相处,你就要保持足够的清醒和理智,让自己随时在不同的面具中,自由切换。

有人的地方,就会存在各种事情。

有些场合,需要你逢场作戏,推杯换盏;

有些场合,需要你卑微讨好,丢掉自尊;

有些场合,需要你收起脆弱,假装坚强;

有些场合,需要你藏好情绪,不动如山。

在长时间的,高负荷的情绪压力下,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焦虑表现。

只不过,有些人能够逃离糟糕的氛围;

有些人,始终陷入其中,一边焦虑,一边自愈。

心理学:一个人越来越沉默,不主动社交,意味着什么?

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

一个女孩攒够了20万,就辞掉了大城市的工作,逃回了农村老家。

她说,打算先在老家修整一两年,再做决定。

农村老家的生活很放松,没什么压力,不需要有那么多的焦虑和复杂的纠纷。

有多少人,从大城市逃回老家?

有多少人,从复杂的,充满算计的社交中,主动离开?

正因为见到了各种不好的一面,所以人变得越来越沉默;

沉默,是因为说了也没什么用;

不想社交,是因为不愿意再进入死胡同。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写下:

“周围的世界过于荒诞,所以暗下决心保持沉默。”

心理学:一个人越来越沉默,不主动社交,意味着什么?

-03

维系社交需要成本,多数人没有足够的精力

最耗费精力和心思的,不是工作,不是生活,而是人际关系。

可以这么说:

人的大多数烦恼,几乎都来源于人际关系。

从成年前期(18岁-25岁)迈入成年后期(26-35岁);

再从成年后期,进入中年。

人对于社交的心态,对于朋友的概念,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年轻的时候,充满精力,重感情,愿意在社交上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

中年后,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要处理。

很难再去分出多余的时间,用在社交这件事上。

心理学:一个人越来越沉默,不主动社交,意味着什么?

年轻的时候,渴望认同,渴望与外界建立情感上的联结;

年龄越大,越是孤独,懒得分享,不喜吵闹。

心理学认为,这种变化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必经的历程。

热衷分享——喜欢热闹——投入社交——认知改变——减少社交——喜欢独处。

话题:

你对待社交的态度,有没有改变?

(作者何所欢:专注两性情感,婚姻家庭,自我成长性格等心理学分析,关注我,为你带来更多知识)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