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工龄38年,个人账户5万,看到养老金出台过程,直接懵了

发布日期 : 2023-12-26 01:01:04

退休职工养老金的计算,全国各省市基本上大同小异,差距不是特别大,但是有一些地方的养老金核算,猛然看养老金核算表,基本上是蒙圈的,不知道待遇是怎么算出来的。

退休人员对于养老金的核算过程还是很在意的,毕竟是自己多年奋斗的成果,退休了也很想了解自己养老金的来龙去脉。

多数地区养老金核算表显示的数据很明了,看养老金核算表就明白待遇是怎么来的,但是像江苏、北京、河南等地的养老金核算表比较复杂,退休人员自己很难搞清楚清楚,比如江苏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给多少就是多少,根本理解不了过渡性养老金的算法,虽然知道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原理,但是个人想通过自己的能力亲自去验证数据是否准确基本不可能。

工龄38年,个人账户5万,看到养老金出台过程,直接懵了

河南退休职工养老金的计算方法表面上看非常简单,但实际上比较复杂,仅仅看养老金核算表是无法分辨清楚数据之间的关系。

今天这篇文章就重点来说说河南退休职工养老金的计算。

一位河南信阳的退休职工,视同缴费年限10年,实际缴费月数340个月,合28.33年,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合计38.33年,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储存额为53492.02元,60岁退休,个人养老金计发月数国家统一规定为139,河南公布的当年养老金计发基数为6155元,退休人员当地职工的社会平均工资为5681元。

工龄38年,个人账户5万,看到养老金出台过程,直接懵了

看养老金核算表,基础养老金为1975.17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384.83元,过渡性养老金为471.11元,其中基础养老金中的缴费指数工资和过渡性养老金的缴费指数工资让人比较困惑,这两个数据分别为4151.11元、3623.91元,但核算表并没有这两个数据的计算过程,让人看到后直接懵了。

那么这两个数据是怎么来的呢?

缴费指数工资等于养老金计发基数乘以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基础养老金中的该数据并不是用养老金计发基数计算出来的,而是用退休人员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进行计算,是5618元,不是6155元。通过反方向计算的方式,可以算出本人缴费指数为4151.11/5618=0.7307。这个数据是全程缴费指数,文章后面还会进行进一步解释。

过渡性养老金中指数化工资为3623.91元,是用退休人员实际缴费指数乘以退休人员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得到的,反方向推算,得出实际缴费指数3623.91/5681=0.6379。

工龄38年,个人账户5万,看到养老金出台过程,直接懵了

下面是养老金的详细计算过程:

基础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本人缴费指数*当地社平工资)/2*累计缴费年限*1%,

将有关数据代入,

(6155+0.7307*5618)*38.33*0.01,计算结果为1975.17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很简单。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养老金计发月数,

代入有关数据,

53492.02/139=384.83元。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人员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实际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河南的过渡系数为1.3%,

将有关数据代入,

5618*0.6379*10*0.013,计算结果为471.11元。

工龄38年,个人账户5万,看到养老金出台过程,直接懵了

在养老金计算过程中,有两个缴费指数,分别是基础养老金中的全程缴费指数和过渡性养老金中的实际缴费指数,由于全程缴费指数中包括了实际缴费指数,因此这两个缴费指数之间一定有很强的关联性,但是从上面的计算过程来看,并没有看到二者之前的关联性,那么它们之间关联后,是否符合逻辑关系呢?

这里不得不提到视同缴费年限的视同缴费指数,河南规定, 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每年为1,通过缴费年限和缴费指数来计算,看看全程缴费指数0.7307是否正确。

根据全程缴费指数的计算公式,用全部缴费指数除以缴费年限,代入有关数据,

(1*10+29*0.6379)/(10+29),计算结果恰好是0.7307,与4151.11/5168这种方式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

同时注意,在计算全程缴费指数时,如果缴费年限不是整数,需要按照整数进行计算,比如视同缴费年限为10年,取数10,实际缴费年限为28.33年,因此取整数29,只有这样,计算结果才会准确无误。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