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谁能想到,花100万出国学金融,回国当柜员月薪5000

发布日期 : 2023-08-09 12:54:53
谁能想到,花100万出国学金融,回国当柜员月薪5000

说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事儿。

我一个邻居大姐,因为是老乡的关系,经常和我交流。

她家孩子今年本科刚毕业。前几天碰到,我问她孩子去哪工作了,她无奈地摇摇头:在一家银行当柜员。

我有点惊讶,要知道前几年这孩子没考上国内的重点大学,大姐费了好大劲给她联系去澳洲留学,学的是金融专业。这四年的学费加生活费,她给孩子花了差不多快100万。

大姐说,今年春天孩子回国找工作,开始目标也很明确,想去外企,外资行或者四大,但连投数份简历,全都石沉大海,半年过去了也没有满意的结果。

最后还是她拖了半天关系,才把孩子送到了这家商业银行当柜员,月薪5000。

敢情留学四年花了近百万学金融,到最后经历实属没用上……

谁能想到,花100万出国学金融,回国当柜员月薪5000

其实,像这个年轻人一样,回国留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已经不是少数情况。


豆瓣上有一个“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小组,里面就聚集了很多留学归国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


谁能想到,花100万出国学金融,回国当柜员月薪5000

图源:网络

许多金融留学生都在感慨,“回国求职感觉很困难,真的不想找工作了...”。

谁能想到,花100万出国学金融,回国当柜员月薪5000
图源:网络

谁能想到,花100万出国学金融,回国当柜员月薪5000

图源:网络


我之前看过一份海归就业的调查报告,其中说:有近四成的海归留学生年薪不足10万元;有三成认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没有达到预期;还有4%的人花费1年以上的时间才找到工作……

虽然这里没有金融留学生的单独数据,但情况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之前还有个热闻,28岁女生留学读到金融博士,回国只能去高中当了英语老师。

谁能想到,花100万出国学金融,回国当柜员月薪5000图源:网络

这个女生在国内读完本科,去国外读到了金融学博士,按照研究生2年和博士3年计算,大概需要花费100万的费用。而英语老师月薪就算能到1万,差不多也要花费近20年时间才能挣回学费……

当然,虽然工作不尽如人意,但这已经算好的了,有些回国的金融留学生甚至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在家待业多年。

那这些金融留学生最后都怎么办了呢?

据我所知,只有三条路:

1.要么降低就业目标,比如我邻居家孩子那样的,不管是柜员还是实习生,先确保自己有班上,后面再通过别的途径晋升,“曲线救国”。

2.要么干脆转行,不干金融了,比如去做英语老师,或者家中有矿、做生意收租去了,反正不能让自己饿死;

3.还有些继续转战考场,比如去考公,或者在国内攻读一个硕士博士后再出来找工作……

无论哪一条路,都挺艰难。

谁能想到,花100万出国学金融,回国当柜员月薪5000

第一点,这肯定和大环境有关。

现在经济环境不好,就业内卷,本来对大学生的需求就少。

而偏偏现在大学生的数量又多,今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076万,比去年多了167万。

再加上留学生回国数量暴增,2021年回国留学生达到104.9万,2022年人数又增长了8.6%,再创新高。


谁能想到,花100万出国学金融,回国当柜员月薪5000
图源:智联招聘


需求少了,供应多了,留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自然大大提升。

第二个原因,时代变了。

以前我国的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跟国外都有很大的差距,去国外能学到先进技术,别说自费了,国家每年还花费上亿资金、用全额奖学金资助优秀的同学出国留学,海归留学生比国内毕业生更有竞争力,自然在求职中更胜一筹。

然而这几年,情况却在悄悄发生改变。

如今很多出国留学的年轻人,都是考不上国内的重点高校选择自费出去,而且所学的专业也不符合国内的就业需求,国内企业对海归人才也并不高看。

尤其是金融专业,除非你去常青藤名校,否则回来和清华、北大这些国内顶级名校相比,完全没有可比性,甚至和人大、武大和南大相比都没有丝毫竞争力。

许多在国外留学的人,很容易产生 「学校好差取决于 Qs 排名」的意识,并不是说这个不对,而是国内 HR并不这么看。

举个例子,我们公司Hr在招人的时候,看到墨尔本大学毕业的就会在心里评估下,虽然这个大学Qs排名前40,低于清北,高于复交浙。但她并不觉得这所学校能达到清北复交浙的层次,求职竞争力也不如国内的985高校。简单来说,它并不在很多金融机构的target school名单上。

谁能想到,花100万出国学金融,回国当柜员月薪5000

图源:网络

当然,前两点还算外因,最重要的是内因。

拿金融专业来说,这是一个比较看重实习经验和实际处事能力的行业,而去国外学金融的同学,因为学制短,任务重,很少有实际落地的金融实习经验。

就算有,很多也是在国外不知名的金融机构,回国后才发现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国内岗位需求根本不匹配。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没有实力和经验的候选人,就算是留学生也很难获得认可。

再加上,金融留学生在国外没有便捷的求职渠道,可能根本不知道如何获取国内最新的求职干货和实习信息,也不如国内同学有导师、师兄师姐各种带着飞,这类人脉资源都能成为自身找工作的助力。

我接触的大部分金融留学生,真正有职业规划的人少之又少,可能80%的人都是浑浑噩噩的,不知道应该及早开始实习、及早接触国内的就业市场。直到毕业才发现自己欠费太多,只会随手投简历,两眼一抹黑,造成求职和现实需求的脱节。

而一旦脱节,就很容易耽误个一年半载,有些甚至几年待业都找不到工作,再加上金融留学生普遍对工作的预期相对较高,一旦遭受挫折很容易受到打击,抑郁、自暴自弃的也不是少数……

谁能想到,花100万出国学金融,回国当柜员月薪5000

当然,说了这么多,出国留学学金融的同学,并非没有优势。

比如,有一份相关的调查显示,留学生最吸引企业的原因前三个分别是:

外语能力、公司人才需要多元化、国际视野。


谁能想到,花100万出国学金融,回国当柜员月薪5000
图源:网络


必须承认,金融留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宏观视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比国内的同学更有优势。

所以,与其抱怨和颓废,金融留学生们,更要根据自己的优势,结合特殊的岗位需求去找工作,比如要求较高外语素养的外资行,或者需要拓展国际业务的券商都是好的选择。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需要留学背景的外企,现在许多外企都想开拓中国市场,相比国内学生来说,留学生不仅了解中国市场,还具有中英文熟练的语言优势,也耳濡目染地接触国外文化和生活,这些都对公司开拓业务非常有帮助。

对留学生来说,这些行业和企业,无疑能为自己带来更多机会。

不过,你也必须明白,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双重提升,国外留学的优势正在逐渐缩小,比如英语优势,现在顶级高校金融专业的学生,哪个没有流利的英语加持?

所以,最关键的是,一定要放弃“留学必定吃香”的功利想法,而是实事求是,根据你毕业后的职业愿景去好好规划你的留学生涯,在专业能力上稳扎稳打,多找实习,多建立和国内的求职信息通道,这样才不至于毕业后突然被打一个措手不及。

总之,留学经历并不是你能找到工作的保证书,而仅仅是你的一种人生体验。

这种体验,并不能保证你马上变现,毕竟不是所有的事都马上就有结果。

谁能想到,花100万出国学金融,回国当柜员月薪5000

图源:网络

但正如海明威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足够幸运,年轻时候在巴黎居住过,那么此后无论你到哪里,巴黎都将一直跟着你。

珍惜留学这份独特的经历,好好利用它给你带来的优势,就算不是现在,迟早它会让你的人生开花结果。
谁能想到,花100万出国学金融,回国当柜员月薪5000

*「毯叔盘钱」所有内容系个人观点,仅以交流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读者结合个人财务状况,独立决策。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