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了解青少年的自恋和社会适应现状,改善其人际关系

发布日期 : 2023-09-19 02:18:37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00后”,这些学生有相当一部分还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两代人的爱被一个人独享,使他们拥有着天然的优越感。

王雪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情况下,父母会尽全力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而不对他们的行为加以束缚,导致部分儿童在家长的溺爱下肆意妄为。

了解青少年的自恋和社会适应现状,改善其人际关系

Millon的自恋理论指出,在这种被家庭长辈过分照顾的环境下成长的个体更容易产生自恋的人格。

他的理论中指出如果父母长辈在个体儿童时期对其过分溺爱,那么该个体在长大后表现出明显自恋的几率会远大于同龄人。

林启修,李慧敏的一项研究显示出了与前人研究相反的结果,其研究结果显示显性自恋与隐性自恋均可以反向预测个体的心理异常水平,即自恋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

Millon认为身处溺爱环境会使个体发展出对自身的虚假的评价。

了解青少年的自恋和社会适应现状,改善其人际关系

由于他们生活在家庭与自身搭建的无所不能的幻觉中,导致其对现实生活的认知不准确,无法理解与共情他人,表现出冷漠与自私,从而造成人际关系不良。

王立梅、钟艺纾的调查研究显示,有一半的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有从轻度到严重的不良人际关系,该数据在不同省市之间会有所波动。

因此,人际关系问题是影响我国大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比较普遍的原因。

豆建认为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追求大多带有完美主义的倾向,因此在平时生活中就会因为一点小的误会或摩擦就感到失落。

了解青少年的自恋和社会适应现状,改善其人际关系

身处于重大的社会身份转换时期,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适应是构成和影响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朱洪发对572名大学生进行社会适应性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适应问题、学业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等。

笪学军研究认为大学生在适应社会环境过程中会有认知偏差、能力较弱等普遍存在的问题。

以上研究结果给高校研究和保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指出了方向。

了解青少年的自恋和社会适应现状,改善其人际关系

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活动、针对性的团体辅导等来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是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渠道。

汪婷婷在指出,大学生在校期间,因人际关系问题而去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人数最多。

而Forster的研究结果表示虽然自恋者在短期内会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在交往一段时间后总是会出现人际关系困扰。

余益兵研究了学生在校园环境下的适应问题后得出,校园人际关系可以显著预测学生在校时的适应状态,其中同伴关系的预测作用更多。

了解青少年的自恋和社会适应现状,改善其人际关系

大学为学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放飞青春的平台,身处其中的个体有机会和时间去向世界表达自己。

有明显显性自恋特征的个体可以充分利用这平台,让自己的表现欲和独特性得到充分展示;而那些木讷寡言的学生则无法充分利用这个展示的平台,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刘成的文章中提出,现代社会追求个性化,致使部分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过度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表现出对他人的严苛和不耐烦。

这样的情况会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时出现一定阻碍,从而也对其社会适应造成不良影响。

了解青少年的自恋和社会适应现状,改善其人际关系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和思考,研究拟探讨大学生自恋、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并根据研究结果设计团体辅导方案,改善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人际关系,希望通过人际关系的改善来促进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并探索自恋在其中的影响机制。

一、自恋的相关研究

科胡特是第一位系统论述自恋的心理学家,其在理论论述中将自恋一词视作中性,自恋的褒贬含义以其程度不同来判断。

了解青少年的自恋和社会适应现状,改善其人际关系

科胡特承认自恋的普遍性,适应性的自恋会使个体表现出自尊心,有利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过高的自恋会使个体在判断与自己相关的事件或事物时不能理智对待,难以共情他人。

有关自恋性格在个体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的研究,性别因素是特别受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

ChukwuorjiJ.C,UzuegbuC.N,Agbo,F在对问卷结果进行适度性分析后显示:

女性移情的三个维度与自恋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多变量协方差分析表明,女性比男性有更高的幻想和个人痛苦,但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自恋。

了解青少年的自恋和社会适应现状,改善其人际关系

这一发现对制定基于性别的干预方案,减少自恋特征对个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于澳大利亚进行的研究在对277位年龄介于18到30岁的年轻妇女的调查显示,隐性自恋分数预测着更高水平的身体羞耻感和实际体重与理想体重之间的感知差异。

这些发现表明,在这一人群中,显性自恋可能对身体形象有保护作用,而隐性自恋则会将个体置于危险中。

孙喆在其研究中指出,我国主要以大学生群体作为自恋研究的主要对象,张绍刚对大学生自恋的整体水平进行测查,指出男性比女性更加自恋。

了解青少年的自恋和社会适应现状,改善其人际关系

李东阳在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测查后分析得出:大学男女生在显性自恋维度的差异性并不显著,而在隐性自恋维度则是男性大于女性。

蒋亚莉发现,独生子女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更明显的攻击性,他们在个人价值的理解上与非独生子女不同。

除此之外,城市或者乡村成长的经历也对个体的自恋性格的养成有一定影响。

二、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在LijieR,BiboM,DanL等做的一项跨国追踪对比研究中提出,较高的人际能力可以缓解后期的孤独感,较高的孤独感也会削弱后期的人际能力。

了解青少年的自恋和社会适应现状,改善其人际关系

CalmesC.A,RobertsJ.E在研究中对比了不同性别的个体感受到的人际关系困扰以及其带来的对生活的影响会有所不同。

其研究指出,与男孩相比,共同沉思会导致女孩更大的情绪困扰以及她们更大的友谊满足感。

共同沉思被定义为与亲密的另一半对症状或问题的被动、重复的讨论,亲密友谊中的共同沉思对于理解女性要面对更高的抑郁风险特别重要。

了解青少年的自恋和社会适应现状,改善其人际关系

PitnerR,ScottL.&DeLoachK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人种不同影响人际关系进行了更深入和科学的研究,结果再次证实了前人结论。

即非裔美国人和白人之间存在广泛的差异,与白人相比,这些差异通常被解释为非裔美国人之间的关系模式存在缺陷。

不过,从更广泛的结构特征的角度来看,这两组人的关系质量维度(即他们对各种关系伙伴的满意度和依恋程度)几乎没有差异。

刘莎等人发现大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其造成其人际关系困扰的主要原因。

了解青少年的自恋和社会适应现状,改善其人际关系

除此之外,缺乏相关的人际交往技能和外部环境影响也会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受阻,这些是不良人际关系的外在因素。

而李荣珍,张旭提出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主观因素包括安全距离、人际张力、顾虑等。

张灵,郑雪,严标宾的研究指出人际安全是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最为根本的因素。

孙琳娜在她的文章中指出在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从未真正接触过社会,会使其人际交往能力不足,从而在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会遭遇阻碍。

部分学生行事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在与他人交流交往时会遇到困难,从而在人际关系中退缩。

高蕾在她的文章中提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存在虚化、“宅化”以及弱化的趋势。

李荣珍的研究指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社交退缩、缺乏交往意愿和不擅于交往。

在众多研究者将理论应用于现实需要下,有许多可供选择的,具有丰富操作可能性的用来提升大学生人际关系质量的方案被提出并实验验证。

袁芳提出了用音乐治疗的理论与思路来提高大学生人际关系质量。

了解青少年的自恋和社会适应现状,改善其人际关系

春红,王强等提出将团体心理干预的方法运用到提升大学生人际关系质量的研究中,在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回收数据后分析得出:

可以在大学教育中辅助以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用于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杨彩霞、王伟设计了一个班级团体辅导的方案,对31名被试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班级团体辅导。

结果显示班级团体辅导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和容纳他人水平有显著提升,对人际关系有促进作用。

了解青少年的自恋和社会适应现状,改善其人际关系

三、大学生自恋、人际关系困扰和社会适应水平的关系

根据研究的分析结果,大学生的显性自恋与隐性自恋皆与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其中显性自恋与人际关系困扰呈弱相关关系,隐性自恋与人际关系困扰呈中等强度相关。因此仅将隐性自恋纳入中介模型中进行检验。

结果显示,人际关系困扰在隐性自恋影响社会适应中起完全中介效应,隐性自恋通过人际关系困扰来影响大学生的社会适应。

了解青少年的自恋和社会适应现状,改善其人际关系

四、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干预效果分析

在招募到参加团辅的志愿者后,首先进行各自恋、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的同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两组被试的三个特征都处于同一基线水平,可以保证干预对比的前提要求。

在干预研究中,对照组30人在自然条件下发展,实验组进行6周10次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束后,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同时再次进行同样的问卷测查。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经过干预后,实验组成员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水平都优于干预前,前、后测得分差异显著;对照组前后测有差异,改变幅度比实验组小,有显著差异。

了解青少年的自恋和社会适应现状,改善其人际关系

这可以解释为经过6周的相处,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会有一定改善,但与实验组的人为针对性的干预相比,其改变幅度就没有那么明显。

经过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自恋得分都没有显著性差异变化,根据拉玛尼·德瓦苏拉的访谈解释,自恋是一种非常“顽固”心理特征,通过团体心理辅导难以改变个体的这一特质。

总的来说,通过团体干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有明显提高,以现实治疗理论为指导而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案对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有显著成效。

了解青少年的自恋和社会适应现状,改善其人际关系

建议

从研究的数据结论可以看到,有接近一半的大学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困扰,其中轻度困扰的人数占30.8%,有严重人际关系困扰的同学占18.3%,这个数字是非常严重的。

而且大学校园内部的欺凌、伤害事件也时有报道,每一件都引起社会的巨大轰动。

因此基于研究的研究结果和大学教育的特点,为减少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人际关系困扰,在此为学校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了解青少年的自恋和社会适应现状,改善其人际关系

我国目前实行教育改革,中小学都开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关心有加,而作为站在为国家培养人才第一线的大学校园要首当其冲。

在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外,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们可以以更加优秀的状态步入社会。

为了达成此目标,各院校可以在学生的必修课程中将心理健康内容纳入进去,展开各类团体活动和讲座活动,让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有足够的重视,能够正确看待心理问题。

了解青少年的自恋和社会适应现状,改善其人际关系

学校应该关注大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

学校生活是一个集体生活,因此同学朋友之间出现碰撞摩擦是难免的事情。

而学校可以做的和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调节已经发生的矛盾和教会各学子在集体生活中的和谐相处之道,防患于未然。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