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人到中年才知道,和身边的人关系再好,也别去管这4件事

发布日期 : 2023-07-30 00:19:46

抢在莫言《晚熟的人》发布之前,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人生海海》早早和读者见面了。

然而这个“早”亦是麦家沉淀六年后向纯文学转型的艰难跋涉,但也总算一炮而红。

然而在《人生海海》中,麦家的创作初衷却是对儿时、对亲情的一次和解。

同样,莫言《晚熟的人》在第一章节故事里也在和自己的少年握手言和。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面对百炼钢,如今成熟时,也化为了绕指柔。

人到中年才知道,和身边的人关系再好,也别去管这4件事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莫言,沉淀8年后,推出新书《晚熟的人》。这部书带着莫言浓重的成熟气息扑面而来,让读者深感宽慰。

作为一个淳朴的农民作家,莫言那满怀乡情的作品让无数读者魂牵梦绕,以前那些天马行空的魔幻也得到了应有的克制。

在《晚熟的人》这部新作品中,莫言更是以打铁的故事开篇,围绕着精彩热闹的打铁场面,为我们娓娓道来了一个尽管有缺失但也算圆满的悲剧人生。

人到中年才知道,和身边的人关系再好,也别去管这4件事

人到中年才知道,和身边的人关系再好,也别去管这4件事

无门慧开禅师有诗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什么是闲事?笼统来说,就是与自己无关的事。但具体来说,对待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闲事”的定义应该是不一样的。

比如以下四件事,看似与自己紧密相关,但人到中年才知道,如果自己去管了这些事,就是多管闲事了。

人到中年才知道,和身边的人关系再好,也别去管这4件事

兄弟姐妹的家务事

《颜氏家训》认为:兄弟姐妹长大以后,都会各自组建家庭,即使彼此之间再怎么亲近,在感情上都会淡薄几分。

所以说,当兄弟姐妹各自成家以后——他们的家人就变成了伴侣和子女;他们的家中事务,是他们自己家的家事。

这个时候,如果自己过多地插手兄弟姐妹的家务事,不仅会显得自己多管闲事,而且还容易让自己成为挑拨家庭关系的罪魁祸首。

人到中年才知道,和身边的人关系再好,也别去管这4件事

孩子的选择

国学经典《增广贤文》里面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很多传统父母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但事实恰恰相反,这才是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的表现。

很多中国式父母是怎么管孩子的?小到穿衣吃饭,大到结婚生子,样样都要干涉——这其实不是关心孩子,而是父母自身的控制欲太强。

什么样的父母才是好父母?正如《资治通鉴》所说的那样:“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对于孩子的选择,要适当地选择听不见、看不见,让孩子对自己的人生拥有足够的选择权。这才是合格的父母。

人到中年才知道,和身边的人关系再好,也别去管这4件事

朋友的私事

中国人结交朋友,是非常看重“义气”二字的——似乎只有做到两肋插刀、赴汤蹈火,才算是真正的朋友。

当然,朋友可以说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但正如前面所说,即便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都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更何况是朋友呢?

《庄子》中讲:“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并不是说朋友相交要寡淡,而是要把握好相处的尺度。

对于朋友的私事,如果对方确实有求于我们,那我们大可以出手帮忙;但如果一厢情愿地干涉朋友的私事,那么这不仅是没有分寸感的表现,还容易招致朋友的反感。

人到中年才知道,和身边的人关系再好,也别去管这4件事

知己的感情

鲁迅先生曾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意思是说:人这一生,能够得到一个知己就足够了,应该像对待一母同胞的兄弟那样对待他。

但即使如此,理智而清醒的人都知道:就算是自己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也不能去干涉对方的感情——这一点,很多人都做到了。

大多数人的问题是:当知己在感情出现问题时,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在旁边出谋划策,甚至指手画脚。殊不知,不管对方的伴侣好与不好,别人终究是要关上门来过日子的。

感情这种事情,是非常私密的,私密到只能由双方自行选择和决定。如果旁人贸然插手,只会影响当事人的判断,甚至使得曾经是知己的两个人反目成仇。

人到中年才知道,和身边的人关系再好,也别去管这4件事

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满怀热血——身边的人有事时,总是愿意全部揽在自己身上。

但人到中年以后,在管别人的事情之前,就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下:这件事到底应不应该管?管或者不管,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这种“先思考该不该管,再决定要不要管”的过程,并不是不在乎身边的人,恰恰是为了让彼此的关系能够稳定、长久地发展下去。

人到中年才知道,和身边的人关系再好,也别去管这4件事

莫言一个重要标签是“魔幻”,而按照我的阅读体验,他的小说特点是:斑斓、浓烈、残酷、隐喻。

尤其里面一些惨烈的场面,读来让人双腿发抖。

人到中年才知道,和身边的人关系再好,也别去管这4件事

《晚熟的人》是本收录12篇小说的集子,处于第二篇的《晚熟的人》小说,算是最长的,但篇幅依然不大,情节也很简单。

小说的场景,还是读者熟悉的高密东北乡,开头就是作者的自我调侃:

“我”的《黄玉米》(对应《红高粱》)影视、小说都火了,东北乡也跟着火了,有拍电影的,有外地的作家常住这儿写作的,考察的人源源不断。

“我”陪着作家朋友回乡,碰到了邻居蒋二,发现他也跟着发了财,先是卖土特产,后来做“商业地产”,听说“我”回来,抢着请客吃饭。

随即,时光回到40多年前的穷时候、饿时候,一段旧时光里的青年们生活的描写。

人到中年才知道,和身边的人关系再好,也别去管这4件事

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文中没有说,我觉得应该是性格的圆熟、对名利的追逐,以及各种想法、手段的成年化。

有的人在解读时,认为“晚熟”是“大器晚成”,然后便转入传统的鸡汤道路上来,讲怎么坚持,怎么修炼,怎么成功。

这是对“晚熟”一厢情愿,甚至是有些肤浅的解读。

人到中年才知道,和身边的人关系再好,也别去管这4件事

在我看来,“晚熟”这个词,有个隐含的对应词,叫“早慧”

中华文明就是一个“早慧”的文明。

二千多年前,诸子百家,学说林立,但绝大部分不是“形而上”,而是“形而下”,讲的是人际关系、治世之道。

各种制度、处世哲学,那个时候就已经成熟了。

制度、哲学的“早慧”,必然会带来人的“早慧”。作者说的“晚熟”,实际上,有点不了解世事洞明,融入不了的意思。

小说中写旧时光,青年们确实是“幼稚”的,为了看一场电影想尽办法、大打出手,就连放屁也成了“看家”的本事……

莫言的笔触,粗糙、戏谑中,偷着一丝荒诞。

这些看似幼稚的东西,往上看,往深层里挖,何尝不是一些“成熟”的人折腾出来的呢?

人到中年才知道,和身边的人关系再好,也别去管这4件事

小说的最后,有一个转折

这个转折,恰恰是对蒋二自称“晚熟”的讽刺。

怎么描写的呢?

蒋二打电话向“我”哭诉,自己好不容易搞的不动产,被两辆推土机给拆掉了。

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他经营的地方,属于旧时光划定的“滞洪区”,尽管河流已经断流30年了,但这个规则还在,就有理由拆掉你。

“晚熟”晚熟,毕竟是熟了。

作者利用这个结尾告诉我们,蒋二真的成熟了吗?恐怕未必。他还是不了解游戏规则,败下阵来。

不知道这是不是《晚熟的人》这篇小说的意趣,不过,我也就读到了这些。

人到中年才知道,和身边的人关系再好,也别去管这4件事

《晚熟的人》中莫言他大胆又毫不吝啬地分享了他对于人性的深刻认知,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写作者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作家,莫言全都经历,也全都写入了小说中。

希望大家都能深入剖析,从《晚熟的人》中学到知识。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