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探访:金融护航,文化扎根,中国人寿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 : 2024-09-22 00:49:23
央广网北京9月24日消息(记者 陈越 实习记者 刘家怡)9月9日晚,湖北省丹江口市坝首第一村蔡湾村的乡村大舞台上传来阵阵悠扬歌声,回荡在山水之间,中国人寿慈善基金会与国家大剧院艺术发展基金会联合开展的“文化振兴公益行”演出团队正为那些默默守护丹江口碧水的村民志愿者们献上一场精彩的演出。
探访:金融护航,文化扎根,中国人寿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图注:文化振兴公益行来到丹江口市坝首第一村蔡湾村举行乡村大舞台公益活动(央广网记者 陈越 摄)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亦需铸魂。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底色”,乡村文化的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也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有力支撑。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相关要求,有效支持定点帮扶县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精准助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中国人寿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文化帮扶,通过中国人寿慈善基金会与国家大剧院艺术发展基金会联合开展“文化振兴公益行”,赴定点帮扶的湖北丹江口市和郧西县举办文艺下乡、文化艺术交流等公益活动,为湖北丹江口市和郧西县联袂献上3场公益演出及2场艺术第一课等活动,积极普及艺术教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既守护好传统文化的根,又激发出新的文化生机,助力乡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守护——倾力护一库碧水 守护文化与生态根基
2024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10周年。10年来,南水一刻不停、奔流北上。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66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08亿,为沿线26座大中城市200多个县(市、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水资源支撑与水安全保障。
湖北省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肩负着为北方数亿人口提供优质水源的重任。为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目标,丹江口不断探索“两山”转化路径,走出一条既要经济效益、更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绿色发展之路。
在中国人寿选派挂职帮扶干部与当地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湖北丹江口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新农创振兴实业(北京)有限公司于2022年9月共同出资设立北京一轻食品(丹江口)产业园。
探访:金融护航,文化扎根,中国人寿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图注:北京一轻食品(丹江口)产业园(央广网记者 陈越 摄)
“我们产业园总投资约5.5亿元人民币,充分利用丹江口市的水资源区域优势和当地盛产武当蜜桔的资源优势,建成一个品种多样、功能完善、设备先进、带动示范作用强的饮料生产基地。”走进北京一轻食品(丹江口)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明亮的生产线,一瓶瓶新鲜饮料正在有序装箱,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据工作人员介绍,记者品尝到的HPP柑橘汁,原料正是丹江口蜜桔,酸甜适中,清新爽口,尽显“武当蜜桔”的独特风味。
中国人寿选派丹江口挂职帮扶干部崔楠深度参与了这一产业园项目建设,他提到:“在丹江口,水资源是核心,我们的经济发展必须与水源保护紧密结合。因此,在规划产业园时,我们特别注重绿色经济的发展模式。北京一轻食品产业园不仅依托武当蜜桔这一本地特色农产品,还通过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将地方资源最大化地利用,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打造一个低污染、低能耗的生产基地,不仅解决了丹江口蜜桔的销售问题,还提升了地方农业的附加值。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绿色经济模式,让丹江口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动力。”
自然与文化相互依存,紧密相连。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中,“守护”不仅意味着对自然生态的保护,还涵盖了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夜幕低垂,均州号静静停泊在丹江口碧波荡漾的江面上,船上的灯光映照着四周,仿佛为这片大地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一场关于丹江口移民故事的感人演出正在船上徐徐拉开帷幕。舞台上,演员们用真挚的表演再现了那些为南水北调工程而奉献的移民,他们背井离乡,却始终坚守着为国护水的坚定信念。故事伴随着轻柔的江风在水面上传播开来,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国家大剧院首席男高音歌唱家王凯表示:“亲临丹江口,我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伟大与奉献。南水北调工程的背后是无数村民的默默付出,我们北方人能够喝上这一口甘甜的水,正是他们的牺牲换来的。今晚的演出让我更加感受到这份来之不易的珍贵。”作为此次文化振兴公益行的演出成员,他表示希望未来能够更多地参与这样的公益行动,扎根基层、感恩群众,让文化振兴真正落到实处。
探访:金融护航,文化扎根,中国人寿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图注:文化振兴公益行演出团队均州大剧院专场音乐会(央广网记者 陈越 摄)
文化振兴的背后,是对地方历史与精神财富的尊重和延续。中国人寿与国家大剧院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了文化振兴的内涵,通过在乡村地区举办艺术演出和文化培训等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还大大提升了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在这一过程中,金融支持、生态建设与文化传承三者有机统一,共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连接——引资对接跨南北 金融帮扶打造产业振兴样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承载着亿万农民的美好愿景和期盼。对于乡村而言,产业振兴不仅是提升农村经济实力的关键,更是激发乡村活力的源泉。
丹江口物产丰富,拥有武当蜜桔、丹江口翘嘴鲌、金桩堰贡米等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据介绍,北京一轻食品(丹江口)产业园项目于2023年11月18日正式投产运行,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年缴税额6000万元以上,年采购本地柑橘近5万吨,将充分带动丹江口市当地库区橘农、茶农脱贫致富,解决就业上百人,有效促进当地柑橘及茶叶产业振兴。
在同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湖北省郧西县,中国人寿作为定点帮扶单位,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同样持续支持郧西县产业振兴发展。以助力郧西县茶叶产业发展为例,从2019 年,中国人寿将郧西六大产业之一的茶叶作为消费帮扶的主要抓手,针对郧西最大国有茶厂神雾岭茶场生产的绿色有机茶,开发具有中国人寿标志的“国寿七夕茶”。
探访:金融护航,文化扎根,中国人寿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图注:郧西神雾岭茶场(央广网记者 陈越 摄)
郧西县农业局推荐神雾岭国有茶场、郧西县淘宝村茶叶专业合作社作为“国寿七夕茶”绿茶和红茶的生产基地,两家生产基地均是当地知名茶叶产区,有较强的带动优势。中国人寿结合实际,从消费帮扶入手,以郧西茶叶为突破口,选定旗下国寿不动产公司对郧西当地茶叶产业进行包装,打造“国寿七夕茶”品牌并率先在中国人寿系统内销售,同时成立专门部门负责茶叶销售工作,并派驻专人在郧西县跟进茶叶生产、落实茶叶销售工作。为确保茶叶品质,严控茶叶质量,国寿不动产公司派驻人员聘请第三方茶叶检测机构随机对两家生产基地的茶叶样品进行农残、重金属化验,检测报告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有效带动打响郧西茶叶知名度。
一位当地种茶的村民表示:“我们家已经做了几十年的茶叶,这些年随着市场对茶叶需求的增加,我们的收入也有了明显提升。”她还提到,得益于茶厂的支持,茶农们的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以前我们卖茶的渠道有限,收入不稳定。现在茶厂收购我们的茶叶,价格有保障,每年采茶季都能挣个几万元。”借助中国人寿的品牌效应和渠道优势,2019至2023年,累计销售“国寿七夕茶”2.4万余斤,实现销售额1300余万元,带动1850户低收入家庭增收600余万元。
为进一步推广郧西茶叶,中国人寿创新工作思路,将保险主业营销推广与郧西文旅资源和优质茶叶相结合,发起“茶园认种”项目,吸引保险营销团队到郧西认种茶园,并获得定制化茶叶礼品。采访时,郧西县神雾岭茶厂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正在准备接待来自深圳的保险营销团队进行游览和认种,预计能有一批新的茶园认种客户,郧西的茶叶也将销往更多城市,带动当地茶叶产业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引入现代化生产技术以及开拓市场渠道,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持续的经济增长点。在中国人寿的支持下,郧西县的茶产业不仅改善了茶农的经济条件,还通过品牌建设和规模化生产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振兴不仅帮助农户增加收入,还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促进了当地就业和技术提升,形成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扎根——深植乡村沃土 推动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产业要靠人才来发展,文化要靠人才来振兴,生态要靠人才来美化,组织要靠人才来强健。目前,中国人寿全系统选派1100余名挂职帮扶干部深入全国1120余处定点帮扶的县、乡镇和乡村,围绕“五大振兴”,多措并举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集中力量推进帮扶工作打开“新局面”。
挂职干部们深扎基层,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以实际行动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中国人寿选派丹江口市挂职帮扶干部崔楠介绍,丹江口市共有194个行政村,而他已经调研了其中的186个:“通过这种实地走访的方式,真正把丹江口的整体情况摸透了,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每个村庄的短板,了解村民们的需求,知道村里究竟需要什么。”
为确保每个项目都能精准落地、稳步推进,中国人寿的帮扶干部们不仅通过实地调研掌握了各村的实际需求,还深刻认识到帮扶项目延续性的重要性。实地调研不仅为项目的启动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后续的长效管理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他们看来,乡村振兴的工作不仅仅是短期的建设,更需要持续的关注和接力。据介绍,为了保证项目长远发挥效益,中国人寿采取了定期回访和项目评估的机制。每年都会对前一年度的项目进行评估,确保其持续产生社会效益。如果发现问题,还会及时进行修缮和补充。
此外,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也尤为重要,除了项目本身,中国人寿帮扶干部队伍还持续帮助丹江口提升营商环境,确保招商引资工作能够持续进行。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让企业感受到政府的支持和合作的诚意,进而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来到丹江口,增强丹江口的产业活力和造血功能,推动乡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人才振兴不仅需要依靠外部输出,更需要内部发力。中国人寿与当地涉农部门、乡镇、电商公司合作,面向乡村振兴带头人和广大农户、经营户,以多种形式开展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全市乡镇学校优秀家庭困难学生到大城市研学;帮助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工作,培养后备干部,培育乡土人才、引导本土人才返乡创业等。扎根乡村,不仅是地理上的驻足,中国人寿积极培育和引进本土人才,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探访:金融护航,文化扎根,中国人寿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图注:中国人寿为丹江口市浪河中学捐赠的课桌椅与篮球场(央广网记者 陈越 摄)
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作为保险行业“头雁”,中国人寿充分发挥国有大型金融保险集团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发展“三农”金融保险,立足村情民意,用心用情用力,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与丹江口和郧西县人民携手走过十多个春秋。十多年来,中国人寿扎根当地,精准对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不断强化资源投入整合力度,形成了具有中国人寿特色的一揽子长效帮扶格局,努力将保险职能、公益力量和综合金融优势转化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动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