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武大选调生不想做“野妇”后续,已离职,导师受牵连,又该哭了

发布日期 : 2024-05-27 02:12:23

武大一位硕士被录取选调生,写了一篇小作文,满腹牢骚。

她说自己报考的初衷,是受口罩影响,工作不好找,虽然已经拿到9个工作机会,但都不理想。

武大选调生不想做“野妇”后续,已离职,导师受牵连,又该哭了

一想到应届生资格,就觉得要好好利用,于是,她报考了选调生。

笔试的成绩并不出色,为了多一点胜券,父亲帮她交了不菲的面试培训费,经过十天的集训,她觉得自己很有把握,有机会留在兰州老家。

让她没想到的是,结果出来,她并没有留在兰州,而是被分到了嘉峪关市直单位,她很烦,那是什么地方啊?

武大选调生不想做“野妇”后续,已离职,导师受牵连,又该哭了

在她心里,嘉峪关很偏僻,第一感觉就不想去,但家人都劝她,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很好,再说是女孩子,在当地找一个对象,也能安居乐业。

只有她的导师理解,建议她不要去,说:“你好歹在武大受过高等教育,家又在省会城市,为什么要跑到小地方当野妇?武大学子应该有追求,有梦想。”

武大选调生不想做“野妇”后续,已离职,导师受牵连,又该哭了

她很认同老师的话,但为了一份稳定,还是选择了当选调生。

政审的时候,导师又为她说话,提出不让自己的学生端茶倒水,不要用这些琐事浪费青春年华,不得不说,这位导师很爱学生,但显然没有弄清楚选调生的意义。

武大选调生不想做“野妇”后续,已离职,导师受牵连,又该哭了

有句古话说得好:“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一个人要想锻炼,吃点苦没什么不好,难道就因为你是硕士,就高人一等?

再说,她被录取的地方是地级市,并不是很偏远,而且单位也不错,她不满的地方,只是因为不在兰州。

武大选调生不想做“野妇”后续,已离职,导师受牵连,又该哭了

有位网友的留言很犀利:“去嘉峪关1000公里嫌远,去北京1400公里不嫌远。”

她的字里行间,满是对嘉峪关的轻视,甚至还说了很多难听话,把嘉峪关形容为落后的戈壁滩小县城,禁锢了她的人生,动弹不得。

坐在火车上,她觉得车厢里拉着黑N,去往不同的地方,又觉得自己是J女,出卖着自由和灵魂。

武大选调生不想做“野妇”后续,已离职,导师受牵连,又该哭了

在黄沙漫天的地方,她看不到自己的前途,每次去嘉峪关,都会落泪,心里满是委屈,觉得自己的人生被毁了。

讲真,在她的小作文里,通篇体现了两个字“矫情”。

她不知道,自己嫌弃的地方,其实是很多人梦想的地方。

一面想要安稳,一面还想要繁华,这种“既要也要”的心理,除非成绩足够亮眼,要只是普通成绩,那有一个选择已经很好。

如果说不喜欢嘉峪关,那么在接到通知的时候,主动放弃就好,没人会说什么,毕竟谁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武大选调生不想做“野妇”后续,已离职,导师受牵连,又该哭了

可她明明选择了去嘉峪关,还写小作文贬低地方,就很莫名其妙了,咱也不知道,她的优越感来自于哪里?

偏见,是认知的局限。

在这里,咱也不过多夸赞嘉峪关,因为嘉峪关的美,很多文人墨客都有描述,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但自然环境非常好,而且还是旅游城市,能差到哪里?

她不喜欢嘉峪关,只是因为没有留在兰州,再加上省会女孩的优越感,觉得自己郁郁不得志罢了。

武大选调生不想做“野妇”后续,已离职,导师受牵连,又该哭了

这件事的后续,女生已经离职,因为她的小作文,导师也被牵连,估计肠子已悔青,早知道就不帮她了。

她的导师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一心维护的学生,给自己送了份“大礼”,甚至让武大也受到牵连。

有网友质疑,到底怎么培养的学生?难道武大的学生真的吃不了苦?

武大选调生不想做“野妇”后续,已离职,导师受牵连,又该哭了

很多武大学子吐槽,称这个女生不能代表武大,而且她大学也不是武大,不能因为这件事,就对武大有偏见。

这一点很赞同,说到底,这只是个例,女生或许从小被父母娇惯,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再加上是文学专业,喜欢多愁善感,写了一篇满腹牢骚的小作文。

武大选调生不想做“野妇”后续,已离职,导师受牵连,又该哭了

典型的见惯了繁华,就厌弃乡土。

她最大的问题,是不该将小作文发表出来,这下好了,工作丢了,生活也受到影响,估计在家又该哭了,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她。

武大选调生不想做“野妇”后续,已离职,导师受牵连,又该哭了

可这又能怪谁呢?每个人都活在自己认知里,自己选择的路,酸甜苦辣只能自己品尝。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