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没钱没人脉时,牢记犹太人的“卖煤”思维,别等50岁以后才顿悟

发布日期 : 2023-07-28 12:17:31

《孟子·滕文公上》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意思是说:“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

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最精明、最勤劳、最坚忍。

他们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仅为0.3%,但却赚取了世界上30%的财富,获得了世界上17%的诺贝尔奖。

他们掌握着世界经济的命脉,引导着世界先进科技与文化方向。——他们是谁?——他们是犹太人。

犹太人拥有过自己的国家,虽然破灭了,却给人类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人口数量虽少,备受打击,到处流浪,却占据了世界上大量的资产,站在金钱的顶端。

没钱没人脉时,牢记犹太人的“卖煤”思维,别等50岁以后才顿悟

犹太人看最多的书,便是一本叫做《塔木德》的书,可以说犹太人在经历了无数痛苦之后,还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完全是《塔木德》教育的结果。

在犹太人的著作《塔木德》中,就有很多有关金钱的格言,这也是祖辈们时时刻刻警醒儿孙们谨记的真谛。

没钱没人脉时,牢记犹太人的“卖煤”思维,别等50岁以后才顿悟

关键就在于犹太人读的《塔木德》这本书。

这本《塔木德》值得反复阅读,尤其是我们中国人,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时常被一起比较,抛开智商、成就不谈,但说民族性格,我们两个民族可以说是相互互补的,所以,这本书的阅读更显得弥足珍贵。

《塔木德》中透露:没钱没人脉时,牢记犹太人的“卖煤”思维,别等50岁以后才顿悟

没钱没人脉时,牢记犹太人的“卖煤”思维,别等50岁以后才顿悟

犹太人卖煤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穷人,他一天到晚都是在埋怨自身时运不济,还埋怨着社会发展不公平。

有一天造物主留意到了这一穷人,因此他问穷人为什么不找一个活干,非得在这里埋怨。

穷人说:“社会发展太不合理了,即使自身如今认真工作,累死累活也难以做到富人的规范。”

没钱没人脉时,牢记犹太人的“卖煤”思维,别等50岁以后才顿悟

因此造物主然后问:“那么你感觉怎样才算公平公正呢?”

穷人满怀怨恨地说:“把这些富人越来越与我一样穷,随后分配一样的活干!”

造物主笑了起来,随后他随即选择了一位富人,他分配这一富人和穷人与此同时到一处煤矿业里挖煤,每一个人分派了一座煤山,务必在三个月内挖完。

没钱没人脉时,牢记犹太人的“卖煤”思维,别等50岁以后才顿悟

穷人早已做惯了苦工,他第一天就挖了很多车的煤,所有卖出,换得许多钱,他随后把那些钱拿来买吃买喝,很是无拘无束;富人没做了哪些重活儿,二天才凑合凑齐了一车,他把卖煤的钱指数干了纪录,只取出一部分来处理主要的吃穿住行,剩余的先存起來预留。

没钱没人脉时,牢记犹太人的“卖煤”思维,别等50岁以后才顿悟

日子过得迅速,还没到三个月,穷人就把煤山所有挖完后,可是没存下什么钱,所有浪费掉了,而富人则聘请了一群廉价人力资本,一个月就把煤山解决洁净了,而且运用相同的方式干了一些小买卖,迅速又越来越小富起來。

看了这个故事,你是不是反省过:大家到底是小故事里的富人,或是穷人呢?

没钱没人脉时,牢记犹太人的“卖煤”思维,别等50岁以后才顿悟

卖煤的故事情节是“死的”,可是这其中蕴含的赚钱思维则是活的,总结一下穷人大多数深陷了三种逻辑思维里,大家需要防止这三种逻辑思维的发生。

没钱没人脉时,牢记犹太人的“卖煤”思维,别等50岁以后才顿悟

一、墨守陈规,不愿探险

很多人一旦获得了一些考试成绩就固步自封了,觉得当下的生活还说的以往,就不愿再试着挑戰,不愿再提升自我,因而这些人也难以在钱财上获得提升,却一直艳羡富人的日常生活,艳羡有的人能承受的了几百万的豪华车。

因而,若要完成财务自由,就需要消除墨守陈规的心理状态。

没钱没人脉时,牢记犹太人的“卖煤”思维,别等50岁以后才顿悟

二、贪便宜,鼠目寸光

面前的权益离咱们近期,也是最吸引人的,可是这种权益通常全是一些眼前利益,很多人为了更好地这种小利,通常忽略了更长久的权益。你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人,为了更好地一点一点钱就处心积虑去贪便宜,不但耗费了時间还惹恼了身边的人,因小失大。

没钱没人脉时,牢记犹太人的“卖煤”思维,别等50岁以后才顿悟

三、盲目从众,随大流

很多人往往忙了半辈子都还没富有,大多数是都还没寻找合适自身的路面而已,她们见到他人做生意赚钱了,自身也跟随做,见到他人亏本了,就始终不愿意试着,这不过是典型性的随波逐流而已。

犹太人觉得挣钱不区分穷富贵贱,只需是根据勤奋,凭着合理合法方式,一切钱财全是可以赚的,因而她们挣钱没有情感颜色,赚得盆满钵盈。

没钱没人脉时,牢记犹太人的“卖煤”思维,别等50岁以后才顿悟

《塔木德》中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个犹太商人,到一个村子 去收购鹅。第1次去,出价100元一只 鹅;第2次去,将鹅价涨到300元;第3次,每只鹅 收购价高达1000元。几轮操作后,1个月 不到,犹太商人赚到了46万元,而村民却血本无归、欲哭无泪,这是怎么回事?

犹太人的生意遍布世界各地,鲁本也不例外。这天鲁本旅游经过一个小村子,被正在河里划水的一群大白鹅吸引。

大白鹅毛色白,身躯肥美,卖个好价钱不是问题。

鲁本打上了这群大白鹅的主意,等太阳落山后,大白鹅摇摇晃晃排队回家去,鲁本跟在鹅群后面,他很好奇,究竟是什么人,把鹅养的又白又胖的。

没钱没人脉时,牢记犹太人的“卖煤”思维,别等50岁以后才顿悟

终于,大白鹅们晃晃悠悠地进了一个院子,它们吃食的吃食,喝水的喝水,忙得不亦乐乎。

一个农户闻声从屋子里走出来,他叉腰看着大白鹅,就像是一个皇帝站在山上看着欣赏自己的花花江山一样。

“吃吧,喝吧,等过段时间把你们卖了,我就有钱娶媳妇了,”说罢农户大笑三声,“哈哈哈……”

鲁本忽然有了个赚钱的好主意,他笑眯眯地走到农户跟前说好话,“你真是个养殖能手,居然把鹅养得这么白。”

农户警惕性很高,他斜眼看着这个不速之客,“你是谁,想干什么?”

鲁本连忙解释,“你别紧张,我想买你的大白鹅。”

接着鲁本出价,“我出100元的单价,买你100只大白鹅。”

农户一听价格,眼睛瞬间比灯泡还要亮,市场上的大白鹅最高才出价60元一只,可是这个犹太老头居然出价100元,他是不是傻?

农户自私又心坏,他想,只要我有钱赚就行了,其他人怎么样,我才不管呢!

有利可图时,农户变脸比翻书都快,他笑着说,“别说100只,就算您要买200只,我这的大白鹅也够。”

鲁本说,100只就够了。

第二天,同样是太阳落山的时候,同样是跟着那群回家的大白鹅,鲁本又一次来到农户家里,他说,单价300元,我买200只鹅。

农户的眼睛里闪着星星一样的光芒,他高兴地都说不出话来了。他赶紧把剩下的200只鹅给了鲁本。

隔了两天,鲁本又来了,这次他没有看见大白鹅,因为鹅已经被他买光了。还是在太阳落山的时候,鲁本自己找到农户,说,单价1000元,你还有多少鹅,我全都要了。

农户又欢喜又苦恼。欢喜的是,1000元一只鹅的价格真实惊喜,苦恼的是,他家里的鹅已经被鲁本给买光了。

没钱没人脉时,牢记犹太人的“卖煤”思维,别等50岁以后才顿悟

农户很贪婪,放在眼前的肥肉,如果不吃,那不是傻子吗?农户可不愿当傻子。

鲁本见农户不说话,问,“怎么了?你是不是没有鹅了?”

农户下意识赶紧摇头,“没有没有,还有货,不过我跟你商量一下,货明天才能到,你明日过来收鹅行吗?”

鲁本很爽快地答应了,“没问题,明天还是这个时间,咱们不见不散。”

农户是个贪心又急躁的人,等不到白天,他就赶去城里的庄园了。你问他去庄园干什么。当然是去买鹅。

农户很聪明,既然自己没有鹅了,那就去别的地方买,谁能给到1000元一只的价格?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没钱没人脉时,牢记犹太人的“卖煤”思维,别等50岁以后才顿悟

庄园里的大白鹅颜色好,又肥又壮,看着它们,农户想起了自己家养的大白鹅。

农户对庄园主竖起大拇指,“您的技术不错,这养鹅技术,跟我有一拼。”

庄园主笑笑不说话,得知农户要买鹅,庄园主说,“一口价700元一只,不接受讨价还价。”

精明的农户合算了一回,700元买进,1000元卖出,这买卖稳赚不赔。农户把之前卖鹅的钱全都给了庄园主,这还不够,他还用以前存的钱添了点。

然而,在最后一刻,事情没有按照农户设想的剧本走。次日,太阳落山了,那个收鹅的犹太人没有出现,等到天黑透了,村子里连个人影都没有。

农户总算意识到自己上当了,他气急攻心吐了一口鲜血,晕倒在地。

其实买鹅这事是鲁本和庄园主合伙给农户下的套,贪婪又自私自利的农户最终自食恶果。鲁本成为最大赢家,他赚了几十万,兴致勃勃地继续周游世界去了。

这则案例中,还有不少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三种赚钱思路。

第一,钱生钱。

美国作家查理在《富人的投资》中写道,最强大的赚钱模式是钱生钱。

很多比较穷的人不知道如何为自己赚钱,只知道盲目存钱。

钱生钱是最快的赚钱方式。做投资,让钱赚钱,财富就会快速自然积累。

当然,在你想要钱生钱之前,你必须努力工作来获得你的第一桶金。

没钱没人脉时,牢记犹太人的“卖煤”思维,别等50岁以后才顿悟

第二,努力思考。

越穷的人越觉得只要肯吃苦就能赚大钱。

其实不是。这个社会变化太快,能吃苦的人太多了。一味受苦是没有用的。

前几天,我和爸爸讨论了一个问题。我爸说为什么我们辛苦了一辈子,还是没有赚到很多钱。

我告诉我爸爸你工作的方向错了。一味的受苦是没有用的,除了摸摸自己。

做人,不必一味的吃亏,要在吃亏之前找到正确的方向。

第三,投资思维。

你越富有,就越知道如何投资。

你在投资什么?投资健康、家庭和学习。

我身边遇到过很多厉害的人,他们每年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比普通人多得多。

一个朋友告诉我,他每年花近10万元学习新技能。他说这个社会变化太快了,你不学习,很快就会被淘汰。

投资思维可以让你走得更远。

没钱没人脉时,牢记犹太人的“卖煤”思维,别等50岁以后才顿悟

在《塔木德》里,有一条法则被犹太人称为——永恒的法则,那就是22∶78法则。

  • 自然界中,氮与氧的比例是22∶78;

  • 人体中,水与其他成分的重量之比是22∶78;

  • 整个社会中,富裕阶层与普通人的数量比例是22∶78;

  • 而他们所占有的财富之比是78∶22。

所以犹太人经商奉行一句谚语:

名贵的商品都是给财主们准备的。

说白了就是,钱在有钱人手里,所以做生意最好是去赚有钱人的钱。

没钱没人脉时,牢记犹太人的“卖煤”思维,别等50岁以后才顿悟

在美国曼哈顿第五大街上,每逢圣诞购物高潮,大多数商店顾客都拥挤不堪,却有一家商店,重门深锁,里面只有一位顾客,这家商店就是大名鼎鼎的【毕坚】。

在这里一套衣服要卖2000多美元,一瓶香水要1500美元,所以每次只要招待一位顾客就够了。

美国前总统里根、西班牙国王卡洛斯、约旦国王侯赛因以及一些著名艺人都曾光顾【毕坚】,【毕坚】对所有的顾客都要保密,“豪绅”的品牌形象,神秘的经营体系,奢侈的商品价格,更提高了【毕坚】的地位和形象。

没钱没人脉时,牢记犹太人的“卖煤”思维,别等50岁以后才顿悟

其实,细心留意就会发现,越来越多聪明的人和公司,都把目标锁定在了那22%的有钱人身上。

  • 培训机构的课程顾问会花更多的精力,释放更多的热情,去攻单“钻石顾客”;

  • 我之前运营公司一款燕窝食品,一开始想针对c端用户销售,发现起量很慢,于是转变思路,寻找b端经销商,借助经销商已经铺好的渠道去销货,很快就打开了销路。

普通人想要实现圈层跃迁,要明白一个道理:

造汽车的就是比造自行车的赚钱;

做金融的就是比超市卖大米的赚钱。

……

没钱没人脉时,牢记犹太人的“卖煤”思维,别等50岁以后才顿悟

同样的职业,天壤之别的收入,根源就在于我们服务的客户,是富人还是普通人~

你所在的区域是“高价值区”,抑或是“低价值区”。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就要向这样的人靠近,

占位比努力重要,

进入那条,精英林立,黄金遍地的“22%”的高速路,

你才能更快的积累财富,阶层跃迁。

这些都来源于《塔木德》,也是富人的思维方式。

还有很多犹太人的智慧都被列入了《塔木德》中。这本书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犹太人的故事,反映了致富和生活的哲理,是当代职场人、创业者还有学生的福音。

犹太人这么聪明,与《塔木德》有离不开的干系。《塔木德》里汇聚了2000名犹太智者的结晶,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将他们的成功经验娓娓道来,里面的一个经商思维或许就可以让你脱贫致富。

比如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节内容,是犹太商人给年轻人的一个忠告:靠体力赚钱只能解决温饱,绝不能赚到大钱,更不可能发家致富。

没钱没人脉时,牢记犹太人的“卖煤”思维,别等50岁以后才顿悟

你的孩子若从小看《塔木德》长大,自然形成犹太人的富人思维,面对世界没有克服不了的难题,真正赢在起跑线上。

贫穷落魄时,《塔木德》里不经意的一个赚钱理念,也许就是你逆袭的利器,使你成功绝地反击。

学学犹太人,掏出一碗面钱,武装一下赚钱的大脑,有了富人思维,数不尽的金钱会鼓胀你的钱包,下一个富翁就是你。

《塔木德》正版,一本才99元,通俗易懂↓↓↓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