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详解养老金计算公式,自己的养老金自己就会算

发布日期 : 2024-03-31 00:45:30

想知道自己退休时能拿到多少养老金吗?不用猜测,不用迷茫,看完本篇,自己就会算。

详解养老金计算公式,自己的养老金自己就会算

企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金额,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构成。目前,全国企业单位(包括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金计算方法一般采用以下计算公式:

  1. 基础养老金=(当地养老金计发基数+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全部缴费年限(含视同)*1%

  2.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3. 过渡性养老金=当地养老金计发基数*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本人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系数*1%

从上面计算退休养老金的的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里面有几个非常重要的计算指标。即当地养老金计发基数、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部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和视同缴费年限。这几个指标的高低和有无视同缴费年限,就主宰着你到手的养老金的多少。这几个指标看似简单,但着实让人容易混淆。现就此作一点说明,希望你能理解。

养老金计发基数,这个指标个人是无法决定的。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采用的数据为全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但少数省份不尽相同,同一省份也分为不同的养老金计发基数。譬如:广东省的深圳为单列;辽宁省的沈阳和大连,和本省的其它地区又有区别;山东省的省直除单另计算外,又唯独丢下了一个菏泽。吉林省除长春单独数据外,其它51地区又不同程度地存在差异;湖北省更是把全省划分了三大块,分为三个档次。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全国已完全统一。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计算,5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70个月计算,5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95个月计算。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和“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其实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通过计算得出的平均缴费工资,另一个则是通过计算得出的平均缴费指数,两者是可以互相转换的。网上出现了很多养老金不尽相同的计算公式,有的还人为地搞得相当复杂,让人容易混淆不好理解。其实只是公式中运用的这二个概念不同而以,而得出的计算结果都是相同的。

详解养老金计算公式,自己的养老金自己就会算

举例吧,假如上海市某人2000年参加工作,2023年60岁退休,为了计算简单,2000年到2019年的养老缴费计算就省略演示。假设2020年上海的缴费基数是8000,本人实缴4800,2021年缴费基数是9000,本人实缴7200,2022年缴费基数是10000,本人实缴10000,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以下缴费指数:

2020年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4800/8000=0.6

2021年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7200/9000=0.8

2022年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0000/10000=1

2020—2022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0.6+0.8+1)/3=0.8

按照以上方法,我们同样可以计算出2000年到2019年的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假如刚好是0.8,那么上海市某人的“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就是0.8,再参照上海市2023年的计发基数,就轻松得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当地养老金计发基数=0.8*12183=9746.40元。要想计算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必须先算出“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需要注意的是,我上面列举的三年假设数据,是基于当年每月的缴费是相同的,如果当年每月养老缴费有多有少,则需要按照以上的方法,再计算出当年的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关于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里面的指标核定,各省还是有差异的。其中的“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有的省份计算的直接是本人实缴的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有的则是用公式=(1+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得出,有的直接固定是1。

“本人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养老保险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由于各省建立个人账户时间不一,有的省份1990就建立了个人养老保险账户,有的是1992年,大多数省份是在1996年1月才建立的,所以计算的“本人视同缴费年限”就各不相同。“过渡性系数”这项指标,各省也不一致,一般规定在1.2——1.4之间。养老保险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指数一般定为1。如果你是在1996年1月以后参加工作的,那么这项“过渡性养老金”就与你无缘了。

在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具体操作上,江苏省就是唯一的一个特例,他把“本人视同缴费年限”通过一个特定的计算公式,推算出一个具体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再计算出本人的过渡性养老金额。太深奥,搞不懂。网上反响很大。

企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金额,除了计算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外,有少数省份还额外增加了一项“增发性养老金”——即符合政策的增发额加定额补贴。如四川省现执行的月增发养老金=按缴费指数工资*0.1%*累计缴费年限+定额,公式里面的指标如何界定,具体怎么操作计算,因核算执行方人社部门没发官方说明,一般人也就很难弄明白。

2024年10月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结束了十年过渡期,就要并轨了,让我们拭目以待。希望全国统筹养老保险,能够有一个统一的的养老政策,能够有一个统一的的养老保险计算公式,做到相对公平和公正。起码,各省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在省内应该达到完全统一。

附2021年—2023年全国31省份养老金计发基数《汇总表》:

详解养老金计算公式,自己的养老金自己就会算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