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同事退休后,居然把资料卖了,证书烧了退了群,几天后领导才发现

发布日期 : 2023-08-07 16:54:05

李林只花了三年时间,就从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老透明”。李林在退伍之前,一直无所事事,将自己置身于边缘,慢慢做着自己应该做的工作,拒绝一切与自己无关的工作,没有欲望,没有野心,过着无关紧要的生活。李林并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年轻化”的大潮,导致的一个实际问题,超过了这个门槛,就会被踢出局,不管你做多好,都无法升迁,事业的上限已经被定格,那还有什么动力去拼搏?

时间的一粒尘埃,掉到一人身上,便成了一座大山。不久前,李林还是个积极分子,先进工作者,拿过二三十个奖状;曾经的李林,也是一个非常主动的人,他一直在努力的提升自己,生怕自己跟不上他的人,但是现在,他的努力却被“年轻化”的趋势给击溃了。李林在五十多岁之后,就被上面明确的告知,无法进入到预备役的行列。李林已经没有了反抗的力气,反抗也没有任何意义,从五十多岁的时候,他就已经习惯了这种绝望的生活,既然这样,他就不再反抗,而是选择了平静,成为一个真正的佛陀。

同事退休后,居然把资料卖了,证书烧了退了群,几天后领导才发现

五十五岁之后,他就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很喜欢做一件没人管的事情。李林之所以能够安然无恙,也是因为这件事情的另一个原因。以李林的能力,以他的功劳,以他的功劳,肯定是要升职的。但是,在各方面都比不过李林的小周,却因为有了老爹这个靠山,而超越了李林,升职加薪。李林心中不服气,领队宽慰李林,下次该换他了。第二次,那位曾经送给他一份大礼物的小郭,越过了李林,升职了。

同事退休后,居然把资料卖了,证书烧了退了群,几天后领导才发现

在体制里,晋升就像是一辆公共汽车,一次都追不上,一次都追不上,每一次都追不上。一眨眼,“年龄”就过去了,车子也到了。一切都是那么的奇妙,那么的奇妙。数年后,李林已经“过气”,小郭变成了副主任,小周变成了主任,两个人都是站在李林面前“耀武扬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林已经没有退路了!从那以后,李林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对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对任何事情都不关心,不操心,不按时来,不准时下班卡着点走,不迟到,不迟到。

同事退休后,居然把资料卖了,证书烧了退了群,几天后领导才发现

小的会议上不说话,大的会议上不说话。上面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不能做的,他都会拒绝,他又不是为了升官,其他的都是无关紧要的。时间过得很快。李林好不容易熬过了被忽视的年纪,早上办理好了退职,中午一个人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整理房间,心里有三个问题:一是一间堆积如山的文件,该不该给后辈们留下?第二个问题,是不是要把那二三十个奖状带回去?第三个问题,是不是要去和群友们道别?

同事退休后,居然把资料卖了,证书烧了退了群,几天后领导才发现

李林琢磨了足足三十分钟,才恍然大悟:这位年轻的同僚,与他保持距离,把数据留给他,会给他一种“好为人师”的感觉,让他感到厌恶。奖状只能证明过往,保存下来就是在嘲笑宿命。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拍着马屁,哪有时间管一个已经没了用处的老同志?李林心中苦笑,不要想太多,不要在这里添油加醋,安静地走,不要惊动别人,或许才是最好的告别。

同事退休后,居然把资料卖了,证书烧了退了群,几天后领导才发现

李林将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全部卖给了垃圾场,然后一把火烧了自己的奖状,就这样,他悄无声息地从自己的工作小组中退了出来。这一点,李林还是很有自知之明。李林一走就是三天,所有的员工都在忙碌着自己的事情,根本没有人注意到他的离职。在一次会议上,一位上司询问李林为什么没有出现?也不知道是谁说的,李林隐居了几日。而他的上司,则是淡淡的“哦”了一句,便又重新开始了会议。

同事退休后,居然把资料卖了,证书烧了退了群,几天后领导才发现

PS:我想问一下,李林的身体里,到底有没有什么阴影?总的来说,他有三个体会。

1】浩瀚宇宙,吾等若一粒沙砾。多少人辛辛苦苦一辈子,最终还是逃脱不了宿命,变得平凡无奇。身为凡夫俗子,总是要逆天改命,不服不忿,可终究敌不住人情世故,敌不住关系背景,敌不住请客送礼,只得灰溜溜地离开。

同事退休后,居然把资料卖了,证书烧了退了群,几天后领导才发现

2】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终于认命了。每一个凡夫俗子,都曾坚信“勤劳致富”,付出就会得到回报,然而,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风雨,当他们被打到头破血流的时候,他们最终还是屈服了。职场本无黑白之分,可你却被一层灰蒙蒙的面纱裹住,无处可发,无处可发。

3】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离开了,别多问,否则就是不知道规则。物竞天择,物竞天择。人还没走,茶就凉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你不用担心要不要和你的同事道别,感情再好,也会因为你的离开而变冷。再过三天,你的同僚们就会将你遗忘。还不如悄无声息地离去,忘记一切,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这是最好的道别。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