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人到中年才悟透,兄弟姐妹结仇,从小时候就开始了

发布日期 : 2023-12-04 00:21:14

在我老家,有一句俗语:“孩子不明理等于是果子酸了;果子酸了要在树根上下功夫。”养育孩子,犹如栽培果树。孩子们之间的关系一旦恶化,追溯根源并及早改变至关重要。可惜的是,尽管这个道理浅显易懂,许多家庭却对此视而不见。待到兄弟姐妹们步入中年,结仇成矛盾,局面就变得难以挽回。人生如此,三岁看老;手足关系也是如此。

人到中年才悟透,兄弟姐妹结仇,从小时候就开始了

01 各自求学,命运层次不同。小时候,我们常听长辈们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反悔读书迟。”这种观念一直贯穿着我们的成长。努力读书,为将来成家立业奠定基础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尽管大家都在努力,学业成绩始终会有高低。全班所有学生都无法取得第一名,都取得满分的情况也是不可能的。

人到中年才悟透,兄弟姐妹结仇,从小时候就开始了

学业成绩的差异导致了兄弟姐妹间层次的逐步拉开。成绩好的孩子备受长辈看好,得到更多的鼓励和教育资源,比如优先参加外出培训的机会。相反,成绩不佳的孩子则可能被忽视,甚至成为反面教材。这种对比使得成绩不好的孩子产生沮丧和嫉妒心理。随着时间推移,成绩优秀的人逐步走向城市,获得好的工作,更容易谋取财富。而成绩较差的人则可能陷入困境,即便得到兄弟姐妹的帮助,也难以改变现状。在城市生活的人逐渐定居,小家庭有了模样,而成绩较差、工作一般的人开始抱怨家人当初未予鼓励。兄弟姐妹的差异导致了三观的不同,使得原本相亲相爱的亲情变得疏远。

人到中年才悟透,兄弟姐妹结仇,从小时候就开始了

02 性格差异,隔阂渐生。就像古人云:“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兄弟姐妹们虽然同出一母,却各具特色。即便是双胞胎,外貌相似,性格仍有差异。在电影《蜻蜓少年》中,凯武和凯文是农村的留守兄弟,但性格截然不同。哥哥凯文懂事而胆小,他不敢跳河游泳,更害怕高处。他体谅父母的辛苦,勤劳肯干。相反,弟弟凯武胆大妄为,自私且不体谅父母。两人在追求城里姑娘苏之之的过程中,彼此间产生了隔阂。作家罗曼·罗兰曾说:“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际遇。”小时候我们可能会顺从父母的期望,但随着年龄增长,个性逐渐显露,导致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逐渐积累。

人到中年才悟透,兄弟姐妹结仇,从小时候就开始了

03 父母偏心,埋下隐患。古话有云:“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成长影响深远。然而,现实中很多父母对待儿女的态度却并不公平。在农村,男孩往往受到更多的重视,被认为能够继承家业。因此,在家庭不太富裕的情况下,读书、创业、外出工作等机会更多地留给了儿子。女儿则被视为将来要嫁出去的“别人家的人”,在家庭中显得不受重视。这种偏袒导致女儿在成年后对家庭疏远,矛盾逐渐显现。

有些家庭则相反,对女儿百般呵护,对儿子却漠不关心。而当父母年老需要照顾时,兄弟姐妹之间开始计较,责任之争也随之而来。小时候谁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谁就认为自己不需要孝顺父母;谁花了父母更多的钱,谁就认为自己有理由主导养老事宜。这样的计较和对比,让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

04 时光荏苒,兄弟姐妹步入中年。面对家庭矛盾,改变不能从“小时候”开始,但至少从当下开始是可行的。建议中年的兄弟姐妹们,主动改善家庭关系,现在还不算晚。首先,要学会自立,减少对大家庭的依赖。当个人经济独立后,关于家庭琐事的烦恼就显得微不足道。无论父母给了谁一两万,都无需嫉妒,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之路。其次,作为子女,要做榜样。我们已经成为父母,不能沿袭上一辈人的教育方式,应该更加注重改变。最后,要善待他人,不要过分计较利益。家庭中难免有过节,但我们要学会放下过去,共同面向未来。亲情深厚,是一家人的共同责任。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