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按工龄退休来了?谣言热传背后是一种真实的担忧

发布日期 : 2023-10-25 00:26:54

近期,一系列宣称“根据个人工龄确定退休年龄”和“工作年限越长,退休年龄越晚,退休金越高”的类似文章在多个省份广泛传播。尽管河北、四川等多个地区已出面澄清,明确指出这些文章和截图都是虚假信息,强调将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统一退休政策。

这些文章基本上都采用了相似的内容,只是套用不同的省份名称,因此一些网友被误导,以为政策发生了改变。即使各地政府已发布澄清声明,仍有一些网友坚持认为这些自媒体文章是官方提前释放的政策信号,用以测试民意。

但所谓的政策试探说法在技术上难以成立。政策的调整需要时间,而且从技术层面看,按照工龄来确定退休年龄实施起来相当困难。然而,不论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如何,很多人支持按照工龄来确定退休年龄,这种呼声为实现公平的退休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值得深入思考。

按工龄退休来了?谣言热传背后是一种真实的担忧

资料图

工龄的概念在中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当时工龄越长,各项待遇越优厚。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工作换岗和失业变得更为常见,企业之间信息流通也不畅,因此,许多体制外的企业很少使用工龄概念,更不会将员工在其他单位的工作年限纳入待遇发放的标准。

工龄背后反映了中国退休政策的双轨制。按照《公务员法》,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务员可以根据工作年限或距离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来提前退休。这意味着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人可以提前退休。

然而,市场化就业者和体制外从业者无法享受这一退休待遇。因此,当有关按照工龄来决定退休年龄的传闻传开时,很多人误认为他们将享有与公务员相等的待遇,因此对这一传闻表示支持。

如果实行按工龄来统一规定退休年龄,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在25岁开始工作,那么在约55岁左右就可以退休。

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逐渐实施,人们在面对可能被进一步拉长的工作年限时,自然希望能够享受工龄退休制度,并获得相对可观的退休金。这是因为大部分人渴望消除现有的退休政策双轨制,以规避延迟退休政策的冲击。

此外,现行的退休金发放标准是根据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来确定的。在体制内工作的人通常获得的退休金较高,因为他们的薪资较高,社保缴纳也更充足。相比之下,有些人的工龄可能很长,但由于工资较低或社保缴纳不足,他们实际获得的退休金较低。因此,一些人认为,如果能够按工龄来确定退休年龄,体制内和体制外的退休金标准将更加平等,避免了当前存在的心理落差问题。

按工龄退休来了?谣言热传背后是一种真实的担忧

资料图

工龄退休制度是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概念,将其推广到市场化企业显然不切实际,并且可能不公平。不同就业者的情况各不相同。例如,一些晚入职场或曾经长期失业的人,尽管已达到退休年龄,但由于工龄不足,却不能退休,这将使他们被迫继续工作。相反,一些早入职场的人可能在满足三十年工龄后仍有能力和愿望继续工作,一刀切地规定退休年龄可能会导致人才浪费。此外,那些收入较高、社保缴纳较多的人,如果退休金也按工龄来发放,可能会感到不公平。

即便实行统一的工龄退休政策,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待遇差异可能仍然存在。体制内的工作通常比较稳定,一份工作可以从入职一直干到退休,但市场化企业中,统计工龄可能会相当困难。

然而,这些关于工龄退休的谣言背后反映了人们对延迟退休政策的担忧,以及对体制内外退休待遇差异的不满。

因此,需要回应这些担忧和关切,而不仅仅是辟谣。从政策层面看,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延迟退休趋势难以逆转。在实施方面,应该小步慢走,循序渐进,避免急功近利。此外,应该尊重劳动者的意愿,不要采取一刀切的政策,而是要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总之,工龄退休制度引发了关注,但这些谣言的背后反映了对政策公平性的关切,以及对延迟退休政策的一些担忧。这些情感都是真实存在的,辟谣可以解决谣言问题,而政策需要更加公平和人性化,以抚慰这些情感。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