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成绩好代表能力强?家长会上“学渣”爸爸发言有格局,令人钦佩

发布日期 : 2023-11-18 06:10:52

当"学渣"一词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提起,它带给孩子们的压力也对他们构成了更深的影响。但是,寻根溯源,"学渣"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系统和社会是否曾真正理解过这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成绩好代表能力强?家长会上“学渣”爸爸发言有格局,令人钦佩

当我看到女儿从学霸蜕变为“学渣”,我的内心充满了疑惑、无奈和焦虑。本来她是一名因为优秀成绩而备受赞赏的小学生,在初中所在的“火箭班”中也成绩不俗。然而,随着初二、初三的叛逆期及其成绩的波动,她的状态逐渐下滑,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剧变呢?

爱吃、爱玩、爱打扮的她,聪明但是不愿意为学业付出努力,热衷于与同龄人之间的娱乐而忽略了自己的学业——这些都引发了我对她的深深忧虑。在我看来,女儿是我一直鄙视的那种不求上进,不吃苦的人。我承认,可能我的格局没有那个爸爱自己“学渣”孩子、对其未来报有希望的够开阔。但是如今面对着失去方向、充满迷茫的女儿,我该如何处理呢?

成绩好代表能力强?家长会上“学渣”爸爸发言有格局,令人钦佩

事实上,我其实也一度尝试了对她“放手”——让她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去生活。然而,即便如此,女儿的状态并没有明显的改善。于我而言,这仿佛也是另一种无力感。这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审视我们对“学渣”的识别和评价?

也许,在这个问题背后,我们需要看的是,除了学业成绩以外,我们是否也注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身心发展?也许,我们也应该看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事情。我们是否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理解他们的兴趣和情感,承认他们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我深感痛心,也对当下教育制度充满质疑和困惑。毕竟,我们的孩子不仅仅是学业成绩的载体,他们还是有自己生活、爱好、理想的个体。既然如此,为何我们的眼光不能跳脱于分数?为何我们不能尊重孩子们的天性,接纳他们所表现出的所有个性?

我渴望看到的是,当我们面对“学渣”时,我们不厌其烦地去指责他们、去质疑他们,而是真正理解他们、关心他们、相信他们。我相信,我们的孩子们不是生而为渣,而是可以被理解、被关爱、被成全的个体。

成绩好代表能力强?家长会上“学渣”爸爸发言有格局,令人钦佩

将来的世界还未定形,我们无法确定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就如同那位“学渣”爸爸所说,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美好未来。不论现在如何,我们都应放空自我,去理解他们,去苦心引导他们,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母亲,我不仅仅需要给我的女儿提供生活的物质条件,更需要关心她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情感,理解她的困惑和焦虑,尊重她的选择和决定,让她明白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尺,尽管曲折,人生的道路总是充满希望。而无论她选择哪条路,我都会陪伴在她身边,精神上支持她,一起走向那个充满可能性的未来。#学渣爸爸相信儿子会有美好的未来#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