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某城投公司开始大规模裁员降薪

发布日期 : 2023-09-15 00:22:44
某城投公司开始大规模裁员降薪

今早,西部某省一家省属平台公司内部传出了开始规模庞大的裁员消息,预计将有近400人被内部分流(裁员),占总员工人数的40%。

该公司自去年以来通过内退、考核调整、政策分流和薪酬优化等方式已经实现了300多人的减员。

某城投公司开始大规模裁员降薪

刘秀(化名)是两年前从央企引进的中层干部,他的薪酬水平现在比去年降低了30%,并且从现在开始每月只发岗位工资,没有绩效工资,这给他的生活增加了巨大压力。他为了维持家庭的生计不得不频繁关注社会招聘信息。对于行业方向,他已经无所谓了。虽然发挥自己的专长很重要,但目前最迫切的是养家糊口。听说连跑网约车和送外卖都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这让我感到非常吃惊。

最关键的问题是他能否保住目前的岗位,由于他是一个外来人,在公司内部没有任何优势。即使能保住,估计也呆不了多久。裁员之后,他的任务会更重,而且部门之间的分工已经导致了紧张的人际关系。

据他所说,现在每天的感受就像吃苍蝇一样。即使在岗位上,他的思绪也不稳定。特别是当看到身边的人不断离职时,他总是不由自主地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出了问题。

这并不是特例。从2022年开始,城投公司频繁爆出违约信息,成为地方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源头。

某城投公司开始大规模裁员降薪

作为中国城市化的主力军,地方城投公司对GDP贡献很大,并且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中国的地方财政可以被称为土地财政,许多中西部地区的财政严重依赖土地招拍挂。在城市化推进到二三四线城市的过程中,地方基础设施焕然一新。在中国的一个普通县城中,基础设施水平估计不比发达国家差,而所有这些都可以量化为经济指标。地方的GDP几乎就是通过开发土地而得到的。

城市的翻新和扩建需要大量的资金。政府又不能直接开印钞机,所以只能成立大量的城投公司,向社会融资,并组织城市建设,以此来推动经济发展。

然而,这种发展模式需要社会资本不断投入。只要城投公司能够支付利息,融资理论上是可持续的。

城投公司能按时支付利息需要土地能够及时变现。而土地能够及时变现则需要商品房能够及时销售,而老百姓需要按时付款。这就是大部分地方城投公司所面临的基本问题。

2018年是各地房价的高峰时期,也是最后的辉煌。为什么呢?

某城投公司开始大规模裁员降薪

一方面,一二线城市的房屋几乎达到饱和,人均面积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房产价值接近460万亿,再投资空间非常有限。

另一方面,国外环境的不断恶化传递到国内,使得老百姓对未来失去了信心,企业的投资减少,裁员降薪的现象接连出现,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也在减弱。

房价持续疲软导致土地出让收入锐减。2023年前4个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降了21.66%,达到11761亿元,已连续13个月出现负增长,有些地方上半年土地成交量几乎为零。

土地出让金的下降影响了整个链条的运转。因为地方平台公司的债务主要以土地作为抵押,而社会金融机构也是看中城投公司持有土地的增值潜力才会向其提供资金支持。他们需要对出借方负责,而土地正好成为最好的担保。

城投公司手中的土地是政府对其最大的注资,而现在这些资产几乎被抵押殆尽,这家估值上千亿的国企现在账上可能连几十万都没有。

某城投公司开始大规模裁员降薪

结果,土地出让金出了问题,给地方政府和城投公司的经营带来了严重困难。

浙江、江苏、福建、山东、上海这五个省市的土地财政依赖度超过30%,其中浙江和江苏接近50%。这些省份的偿债能力明显受到土地出让收入波动的影响,西部地区尤其如此。例如,贵州省独山县年财政收入只有10亿,却有400亿的债务,从理论上来说,早已破产。

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事业上的积极表现是因为土地出让金不仅是维持财政支出的重要来源,也是新增融资的保障,是经济增长的引擎。

一旦没有持续的资金投入,整个链条就会出现问题。债务到期无法偿还本息,据说这类城投债务至少达到60万亿,施工款无法支付导致农民工欠薪问题频发,涉及法律和诉讼的案件层出不穷,法律和检察机构因此备受困扰。

通过借旧还新、债务置换、展期续约等方式,城投类公司勉强坚持了几年。但在不能增加新的政府隐性债务的刚性约束下,地方出现了新开工项目不足、新增融资规模不大的问题。

一些工程被迫停工,工人不断讨薪,合作单位在法庭上频繁见面,一些单位几乎一年没有新增项目,完全依赖存量项目延续生命。

由于挤兑了单位的流动资金,许多项目不得不停工,无法及时交付验收和维护。运营任务突然增加,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即使这样,仍然无法应对到期的还本付息问题,企业别无选择,只能采取裁员降薪措施。

裁员降薪破坏了组织的整体性,并向外界释放负面信号。一些关键人员离职,少数人承担了过去大量的任务,工作量急剧增加,工作质量和效率出现了许多问题。

降薪后,薪酬不再具有吸引力,很难吸引到急需的人才。实际上,即使薪酬达到期望,行业的整体环境也会让人望而却步。

大环境很难改变个人的命运,一段表现糟糕的职业经历对人才的成长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因此,城投公司转型的首要问题是人才支持不足。原有的人才流失,新的人才不愿进入,而严重的债务压力又让人喘不过气来。转型迟迟没有行动和效果,恶性循环的趋势明显。

原本计划的新增项目因为专业人才缺乏和机制错位最终被转变成了传统项目。即使有长远考虑,由于偿债压力,更多地去考虑融资需求。

环境会无意识地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在债务重压之下,人们会不由自主地通过债务思维来衡量一切。

城投类公司的现状会扭曲所有人的思维方式,并将所有的工作与债务行动联系在一起。即使有转型的考虑,由于现金流问题,没有空间和时间来实施。到最后,债务越来越重。

事实上,在困难的时候越需要优秀的人才来推动改革和转型,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转型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发展机会和工作待遇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城投类公司的改革从裁员降薪开始,虽然降低了成本,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新的问题。

人才仍然是城投类公司转型的关键。改革应该从战略、组织、人才和文化等方面入手。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前方的道路依然曲折,任务重而道远。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