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体制内降薪,经济有信心

发布日期 : 2023-12-18 00:45:09

经济信心的一个重要指标:年轻人的就业取向。

体制内降薪,经济有信心

经济不好的时候,年轻人就喜欢考公、考研,向往体制内职业,得一编制混退休。

经济发展顺利的时候,年轻人普遍不喜欢编制,更热衷于到市场中打工赚大钱。

经济发达地区,编制的社会地位普遍不好。

而经济欠发达地区,除了考公,基本上没有什么好的出路。

二十多年前,改革春风吹满地。那时,机关事业编的福利待遇比现在多,工作比现在清闲,但依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辞职下海打工。

反观前几年,考研人数翻倍,公考异常火热,警校分数大涨,大厂员工辞职考编,编制热卷土重来。这些现象都指向了一个鲜明结论:

经济的信心出了问题。

体制内待遇越好,人们越向往体制,对于市场经济就业的预期就越弱。

一方面,只要考上编制,就能衣食无忧一辈子,退休还能享受超国民待遇,那谁还愿意到市场经济中打拼呢?

另一方面高薪并不能养廉在一些公务员工资较高的地区,该腐的还是会腐。防止腐败的根源是对权力的监管和约束,光靠发钱发奖金,不但没法防治腐败,还会滋生更大范围内的精神腐败。

体制内降薪,经济有信心

三年前,清北博士入职深圳教师编引发热议。原本可以在企业和科研领域发光发热的清北博士,为什么对一个高中老师的位子格外追捧?

经过详细了解发现,这些选择高中教师编的清北博士,普遍抱有以下想法:

1)觉得企业不稳定,害怕失业。

2)觉得高中教师有社会地位,能接触很多官员老板。

3)最重要的一点:能靠补课挣大钱。

据悉,曾经有高中数学老师,光靠一个暑假,就挣了数百万元的补课费。

公办教师不想着好好上课,还没进编就向往搞人际关系、补课捞钱、贪图安逸,这就是典型的精神腐败,充分说明了光依靠人才引进补贴和高薪,根本不可能使人回归初心,该打的板子还是要打的。

果然,双减出台之后,就有不少清北博士立即辞去了硕博编制。

今年以来,不少地方的体制内,都传出了“编制降薪”、“绩效追回”、“清理补贴”等新闻。不少人错误地将之解读为“财政没钱了”,误导大众对于经济形势的认知。

其实,这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单就财政收入而言,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基本上都实现了连年增长。而且中央本级财政的发挥空间更大,基本上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至于部分地区体制内降薪,并不是因为没钱发,而是因为不该发。这种钱发的越多,老百姓对经济发展就越没有信心。

总有不该发的钱出现,说明制度建设任重道远。而良好的市场经济,一定建立在严密的法规制度之上。

对体制内不合理收入下手,反而说明了国家对经济工作的重视。伴随着2024年体制内不合理收入进一步降低,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越来越好!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