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年轻人vs职场,到底谁整顿了谁?

发布日期 : 2023-09-29 02:07:45

“年轻人整顿职场”这个概念其实流行有一阵了,乍听之下蛮爽的,似乎是年轻人的到来,使得被诟病已久的职场生态得到了改善。

但仔细一想,那些出手整顿职场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有几个特点。

一、 足够年轻,足够无所畏惧

从来只听说00后整顿职场,绝不见80后出手,80后在职场永远是唯唯诺诺的典型。

是80后真的不想跟讨厌的领导翻脸,不想下班了就立刻回家吗?

很显然,问题在于80后身上的包袱太重了。

一个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完全就是被恶劣职场拿捏的典型。

再看看刚出校园,生龙活虎的00后们,因为年轻,所以没有负担,大不了少买两件衣服,少吃两口饭。

今天这个公司不爽了,我明天就能去那家公司。

也没有三十五岁就不招了这种事。

年轻人vs职场,到底谁整顿了谁?

二、 家境殷实,有退路

在一档综艺节目里,因《奇葩说》出名的辩手席瑞说:“整顿职场这个话题,本身是假的,因为有选择的人,在每一个年代都有。”

说完后,他举例表示,如果家里有个火锅店,那么在办公室说话都能扬起头。

在北京,上海工作了许多年,我有一个很大的感触,工作上比较“怂”,比较听话的都是外地人,而本地的同事就会比较难管一些。

年轻人vs职场,到底谁整顿了谁?

有的HR甚至在狼性文化的侵蚀下,直接说出不爱招本地人这样的话。

本地人,有房,有退路,更不容易被职场驯化,而外地人要租房,要赚钱,退路几乎是没有的。

所以说,“年轻人整顿职场”这个话题其实是一个伪概念,其中包含着一种刚出校园的年轻人无所畏惧的态度,同时也有一些职场老社畜的诙谐自嘲。

我认识的80后不少,对于这个话题,其实他们一般都是持消极态度的,他们会觉得时下的年轻人太不好管,太不肯吃苦了,而且自鸣得意。

但问题是,谁都是从年轻的时候过来的啊。如今的职场生态环境其实和十年前,甚至五年前比,都不太一样了。

而年轻人成长环境也不一样,想要的东西更不一样,他们开始觉醒是可以理解的。

在物质不丰裕的年代,人们想的是赚钱,只要是赚钱,加班熬夜不在话下。

而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我们早已从温饱走向了更需要精神寄托和价值感的年代。

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想在职场得到的必定和之前的几代人完全不同。那么,年轻人VS职场,到底谁整顿了谁?这个问题有标准答案吗?

我觉得是没有的。谁能整顿谁,究其根本,其实是个话语权和议价权的问题。

年轻人vs职场,到底谁整顿了谁?

一、没有“议价权”的时候,说整顿职场只能是天方夜谭

对于我们大多数家境平平的社畜而言,其实谈“整顿”这个词都有点过了。互联网上有个词语叫“口嗨”,而所谓的“整顿职场”更多的时候就是嘴上说说而已。

如果整顿职场真的是人人可以实践的流行叙事,那么就不存在爽文这个庞大的概念了。

正是因为大多数社畜被困在职场,不得翻身,所以才会迷恋于短视频平台上各种各样伪装出来的“整顿职场”视频。

所谓的“议价权”,实际上就像打扑克,跟你对打的就是职场,你能不能打赢,得看自己手里的牌硬不硬。

如果你家里能提供退路,自己又格外优秀,那么,如果遇到不爽的事情,拎包走人和怒骂领导,都没问题。

但在当下严酷的经济环境下,最好还是掂量掂量自己的荷包鼓不鼓吧。

年轻人vs职场,到底谁整顿了谁?

二、 想整顿职场,不是任性就能实现的

如果想在一个公司或者一个行业长足地发展,凡事还是要考虑一下后果。

有时候,一瞬间的“整顿职场”带来了足够的快感,但后面的路怎么走,却没有一个人可以给你透露答案。

“凡事想想后果”绝非空话,它更像是老一辈人的智慧凝结。

这么多聪明人,这么多年都没把职场问题的结给打开,难道一个初出茅庐,一穷二白的新人就能真的解决问题吗?

且战,且看,走走试试,不要把自己的路给走死了。

在积蓄到足够的能量之前,不要冲动行事,因为对于大部分家境平平的普通人而言,上班是唯一获得收入的渠道,把这条路堵死了,对自己没什么好处。

对于年轻人而言,获得价值感的方式很多,不一定要纠结于职场这件事本身。

年轻人vs职场,到底谁整顿了谁?

很多时候,冲动不能解决问题,跟随潮流更是容易让自己身陷险境,重要的还是明白自己从何处来,打算往何处去。

职场只是我们人生的其中一个赛场,等积累到足够的能量和足够的资本,再跳出这片限制,也不迟。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