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比起羡慕高额退休金的老人,那些没有退休金的父母们更值得关注

发布日期 : 2023-08-11 13:05:34



比起羡慕高额退休金的老人,那些没有退休金的父母们更值得关注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最近各地退休金都在有序地上涨中。


比起羡慕高额退休金的老人,那些没有退休金的父母们更值得关注

图源:网络


很多老人都因此受益,退休金越来越高,甚至成为了家里的财富顶梁柱,之前有一篇爆文《工作4年,我的收入被父母退休金倒挂》的就是这个现象。


但无论退休金上涨多少,受益的永远都只是一部分人,他们就是—有退休金的老人。


而剩下的老人们,甚至根本没人注意到。


前段时间装修房子,我就认识了一对从农村来的“打工夫妻”。


两个人都50多岁接近60,男的平常跟着施工队搞装修,没工程的时候,就去兼职跑个外卖。女的在某租房公司做外派保洁,除了公司派发的任务,自己还会在业余时间接些私活。


比起羡慕高额退休金的老人,那些没有退休金的父母们更值得关注

图源:网络


按理说他们这个年纪,在城市已经是接近退休的状态了,但他俩的“活儿”还是排得满满的,一周七天,每天都在没日没夜工作,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我问他们,为啥这么大岁数还这么拼?


老两口也很无奈,还不是因为没有退休金,口停手停!


儿子刚在城市买房结婚,还有个姑娘在大城市读书,趁着还能动现在必须拼命多攒点钱,才能够自己养老,也不让孩子将来为难


哎,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比起羡慕高额退休金的老人,那些没有退休金的父母们更值得关注


其实,像这对“打工夫妻”一样的父母,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


上一代父辈们,除了那些依靠高考改变命运吃上公家饭的,大部分都是趁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化进程的大幕,在年轻的时候来到大城市打工,泥瓦匠、木工、裁缝、保姆、保洁、开小卖铺,进工厂……


城市需要什么岗位,他们就做什么岗位。


而这些工作,大多是没有退休金的。就算有,因为很多人更换工作很频繁,比如做建筑工人的,今天在那个城市,明天去那个公司,退休金交几个月就中断,最后也因为没满足缴纳时长无法领取。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劳动者数量超过7.8亿人,但仅有40%的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也就是说,还有4亿多打工人没有退休金。


而那些留在农村的父母们,一辈子面对黄土地,更没有什么退休金的概念了。


比起羡慕高额退休金的老人,那些没有退休金的父母们更值得关注

图源:网络


虽然自2009年新农保实施以来,农民也有了退休金,但数额很少,每月最低只能领100元左右,最高能拿到800到1300元,只能满足最低限度生存,一旦有个大病大灾啥的,这点钱根本不够用。


北大国发院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为了弥补退休金的不足,即便是70岁以上的农村户籍老年人,也依旧有一半以上都在工作,“只要干得动都会干”,他们就像无脚鸟,根本没有停歇的一天。



比起羡慕高额退休金的老人,那些没有退休金的父母们更值得关注


最近几年,我在小区遛娃的时候经常发现一种现象:一条城市的街道上,左边总有一排排叔叔阿姨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在跳广场舞,右边却有一堆进城的老人开着农用车卖西瓜或者土鸡蛋。


这两种老年人的生活状态,退休金就是那个分水岭。


别说城市老人和农村老人的对比了,就算都是城市里的老人,拿着不同退休金的老人生活状态也是不一样的。


我发现,那些退休金高的老人,活动要丰富得多,比如跳广场舞,报老年大学,举办联谊会,还时不时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我大姨就是,一年至少两次旅行,每年冬天还要去海南呆上几个月。


比起羡慕高额退休金的老人,那些没有退休金的父母们更值得关注

图源:网络


而那些没有退休金或者退休金低的老人,一般也就在家带带孙子,或者在公共场所消磨下时间,打打牌下下象棋,基本上只能自娱自乐,一分钱也不敢花。


退休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老人生活的底气。而从另一个角度说,老人有退休金,何尝不是年轻人的底气呢?


有退休金的老人,儿女们不用每月掏钱给父母养老,年轻人会很轻松,老人甚至还会时不时补贴下家里的年轻人,让年轻人啃啃老,之前流行的“全职儿女”现象,就是老人反哺年轻人。


老人不需要儿女掏养老钱,儿女对父母的态度也会好一些,这样的家庭关系大多也更和谐融洽一些。


比起羡慕高额退休金的老人,那些没有退休金的父母们更值得关注

图源:网络


而没有退休金或退休金低的老人,指望孩子养老,大部分都比较顺从、讨好家人。


身为儿女的年轻人,甭管外面多内卷都得拼命奋斗,丝毫不敢停下来,这样的家庭,很多时候都处于一种高压的生活状态,稍有不顺,随时可能爆发一场新的危机。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其实更真实的是:“没钱的家庭无孝子”。


而这里的钱,退休金要占大头。



比起羡慕高额退休金的老人,那些没有退休金的父母们更值得关注


没有退休金的父母,生活总是很多心酸。


身为儿女,我们应该怎么办?


最好的方法,就是尽快给父母办理退休金。


有人会说,我爸妈已经50多了,之前也没交过社保,也没有固定工作,还能办退休金吗?


好消息是:能。


我来给大家简单科普下退休金的种类,我国的退休金基本分四类: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新农保)。


你可以这么看:


户口在城市的,有工作的,就交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由个人和单位分比例缴纳;


灵活职业可以看作城镇职工的一种,没单位帮你缴纳,保险只能全部自己出;


户口在城市的,没有工作的,就交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户口在农村的,就交农村养老保险,也就是新农保。


这里面,前面两种,你可以理解为「职工退休金」。


后面两种,也就是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都是「居民退休金」。


比起羡慕高额退休金的老人,那些没有退休金的父母们更值得关注

图源:网络


大部分人只知道「职工退休金」,却不知道还有「居民退休金」,其实它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的最强羊毛了,因为国家花了极大的财力在补贴它。


相比「职工退休金」,「居民退休金」有4个明显优点:


第1,「居民退休金」里的钱,全部进入你的个人账户。


像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个人和公司一起交,公司交的那笔钱会进入统筹账户,只有你自己交的钱才会进入个人账户。


而居民退休金没有统筹账户的概念,只要交的钱全都进入你的个人账户。


「居民退休金」会根据当地的工资标准分为几个档次,你自己可以决定交哪一档,一年只需要交一次。等到你退休后,这笔钱会分成139个月发放。


第2,「居民退休金」还有国家财政补贴,也是全部存进你的个人账户。


拿上海来说,如果你交最低档,每年需要交500块,政府对应补贴200块,这700块全进入你的个人账户,还是很不错的。


第3,各地还有一个「基础退休金」,你可以理解为大锅饭,各地每年定一个数字,补贴给所有退休的老人。


比如河北邯郸,一个月补贴143元;辽宁,一个月129元;重庆,一个月135元;杭州,一个月330元;北京,一个月887元……更厉害的是上海,一个月补贴1300元。


而且要知道的是,这笔钱每年都在上涨!


比起羡慕高额退休金的老人,那些没有退休金的父母们更值得关注

图源:网络


第4,不管多少岁都能交,六十岁就能领取。


比如你的父母56岁了,也能从今年开始缴纳,等到60岁退休的时候就能领取了。


这中间也就4年时间,马上就能回钱,有什么理由不交呢?


举个栗子,假设你父母是河南的农民,45岁开始交居民退休金,每年交最低档200元,交了15年,总共花费3000元。等到退休的时候,每年就能领取1740元,2年就能回本。


如果在上海就更猛了,即使年年交最低档,交够15年也不到1万块。等到六十岁退休时,个人账户每月能领76块钱,加上每月补贴的1300,每月能领1376。如果能一直领到84岁(上海平均寿命),一共能领将近40万,妥妥国家最强羊毛!


所以,如果你的父母没有退休金,一定要尽快帮他们交上「居民退休金」。


在许多故事里,讲述的都是我们的父母,年轻时从农村进入城市奋斗,有了固定的工作,有了自己的退休金,最后在城市稳定扎根,这是最理想的画面。


可现实是,我们很多人的父母,到现在依然没有退休金,连带着子女也背负了巨大的压力,尤其当父母生病时,金钱的压力更是真真切切地摆在两代人面前,让人无法招架。


比起羡慕高额退休金的老人,那些没有退休金的父母们更值得关注

图源:网络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父辈的养老问题会只会愈加突出,在大多数人还在不知所措的时候,我建议你一定要多关注养老方面的政策,为自己和父母提前规划做好选择,这才是我们面对困难的唯一出路。


就像我很喜欢的作家周国平说过的一句话:


“一事不做地坐等一个注定的灾难发生,这种‘等’实在荒谬。与之相比,灾难本身反倒显得比较好忍受一些了。”


希望大家都不要等,尽快行动起来!

*「毯叔盘钱」所有内容系个人观点,仅以交流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读者结合个人财务状况,独立决策。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