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教师调入镇政府工作30年,退休时才发现属非编制人员,镇政府回应

发布日期 : 2023-10-13 00:57:39

在此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每天接收精彩内容、看到不一样的故事

曾耀强是广东惠州市博罗县福田镇的一名退休人员,他曾经是一名公办教师,后来调入镇政府工作了近30年。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公务员,享受相应的待遇和福利。在2020年9月办理退休手续时,他却被告知没有编制,只能按普通企业职工退休,这让他感到十分委屈和不解。

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曾耀强多次向镇政府、县政府、市政府申诉和信访,要求恢复自己的公务员身份和待遇。他还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质疑镇政府的答复不合法、不合理。然而经过三年多的奔波和争取,在2023年的今天曾耀强仍然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

教师调入镇政府工作30年,退休时才发现属非编制人员,镇政府回应

一、曾耀强为何认为自己是公务员?

根据曾耀强提供的材料和证据,他有以下几个理由认为自己是公务员:他原来是公办教师,有事业编制。调入镇政府后,没有签署过任何关于身份变更的文书。曾耀强的个人档案里有一份《过渡审批表》,显示他经过培训和考核后被县人事局同意过渡为国家公务员。

他的档案内还有多份年度干部考核任免表,最新的一份为2011年度。他在镇政府工作期间担任过多个职务,并参加过乡镇机关干部培训。在退休前一直以为自己是公务员,并按照公务员标准缴纳社保。

教师调入镇政府工作30年,退休时才发现属非编制人员,镇政府回应

二、镇政府为何否认曾耀强是公务员?

根据镇政府多次答复曾耀强的内容,它有以下几个理由否认曾耀强是公务员。国家干部不一定是公务员。干部身份只是一个通用的称呼,不等于有行政编制。曾耀强没有被纳入2002年的机构改革定岗定员方案,没有分配到编制,属于非编制人员。

他后来也没有通过其他招录方式考录进体制内,因此在退休时仍属非编制人员。曾耀强已经正常办理了退休手续,享受非编制人员的退休待遇。如果对此不服,应通过仲裁或诉讼途径解决。

三、双方的理由有没有说服力?

从法律角度来看,双方的理由都有一定的依据,但也存在一些漏洞和矛盾。曾耀强认为自己是公务员的主要依据是《过渡审批表》。这份表格是在1998年国家公务员法实施前,对原有国家干部进行过渡的一种手续。

按照当时的规定,原有国家干部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后,可以直接过渡为国家公务员,不需要再参加公务员考试。因此,曾耀强有理由认为自己已经成为了公务员。

教师调入镇政府工作30年,退休时才发现属非编制人员,镇政府回应

然而这份表格并不能完全证明曾耀强的公务员身份。因为在2002年,广东省进行了机构改革和定岗定员工作,对原有的国家干部进行了重新核定和分配。在这个过程中,曾耀强没有被纳入镇政府的编制内,也没有被安排到其他单位。

这就意味着他失去了原有的行政编制,成为了非编制人员。而且在之后的十几年里,他也没有通过其他途径重新考录或转入体制内。因此,镇政府有理由认为他不是公务员。

教师调入镇政府工作30年,退休时才发现属非编制人员,镇政府回应

镇政府否认曾耀强是公务员的主要依据是2002年的机构改革定岗定员方案。这份方案是根据广东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制作的,记录了全镇88名公务员的姓名和编制情况。在这份方案中,曾耀强的名字没有出现,这就说明他没有被分配到任何一个岗位和编制。

只是这份方案也不能完全否定曾耀强的公务员身份。因为在这个方案出台之前,曾耀强已经在镇政府工作了十多年,并且有过渡公务员的手续和证明。那么在机构改革和定岗定员时,他为什么会被遗漏或排除呢?

教师调入镇政府工作30年,退休时才发现属非编制人员,镇政府回应

四、如何保障非编制人员的权益?

从曾耀强的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非编制人员的困境和无奈。非编制人员是指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但没有编制、没有公务员身份、没有事业单位职工身份的人员。他们的法律地位和社会保障都比较模糊和薄弱,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歧视。那么,如何保障非编制人员的权益呢?

非编制人员应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享受基本的劳动保障。用人单位应该按时足额支付非编制人员的工资、社保、公积金等,不得随意克扣或拖欠。用人单位也应该尊重非编制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得歧视、打压或辞退。

教师调入镇政府工作30年,退休时才发现属非编制人员,镇政府回应

他们虽然没有编制,但也是为机关事业单位服务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工作量和质量与编制内人员并无差别,甚至有时还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他们应该得到与其工作相称的报酬和福利,不应该被低估或忽视。

非编制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往往缺乏晋升和发展的空间和渠道,容易陷入职业困境和停滞。这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也不利于培养和储备优秀的干部队伍。

因此,应该为非编制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交流、考核等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并根据他们的表现和能力,给予他们相应的职务调整或转正等机会。

教师调入镇政府工作30年,退休时才发现属非编制人员,镇政府回应

另外还应该建立健全非编制人员的维权渠道和机制,包括内部沟通协商、行政复议申诉、劳动仲裁诉讼等方式,并加强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监督和问责,确保非编制人员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曾耀强是一个特殊而又普遍的案例,他的遭遇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讨论。他的问题不仅涉及到个人的权益和待遇,也涉及到公务员编制管理的规范和公正,以及非编制人员的地位和保障。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