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受教育水平对退休老年人再就业有什么影响?

发布日期 : 2023-10-16 08:53:20

人口老龄化来源于生育率和死亡率双低,在此背景下首当其冲的就是劳动力市场。老龄化社会首要面临的问题是劳动力人口负担过重,进而是被赡养的老年人口失衡。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的总抚养比已经升至49. 5%,并可能在2030年攀升至50%以上。

面对急剧老龄化的冲击,老年人的“劳动力化”是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关键一招,即充分发挥老年人的劳动力资源,促进老年人的就业。但老年人退休后再就业问题面临多方困境: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如何?能力如何?会挤压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吗?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深思。

受教育水平对退休老年人再就业有什么影响?

中国老龄化再就业现状

据第五、六、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2020年60岁一69岁低龄老人占比总老年人口的55.8%,低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比重过半,也表明了劳动力市场仍面临机遇。老年人收入低,来源单一。目前我国老年人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退休金、家庭供养、财产性收入、保险和其他。根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

老年人口分布城乡倒置,乡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在我国城镇,60岁以上、65岁以上老人占城镇总人口比例分别为15.82%和11.11%,农村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占比高达23.81%和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和6.61%,几乎达到“老龄化社会”程度。

老年人再就业态度强烈。在中国退休人群中,有相当比例有再就业的意愿,前程无忧关于《2022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显示,超过50%的老年人在退休后有再就业意愿,相较于女性,男性再就业意愿更高。

受教育水平对退休老年人再就业有什么影响?

我国城镇老年人再就业总量大,但就业比例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且城乡差异较大。从老年人口就业的领域来看,中国老年人口就业领域局限,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专业技能缺乏,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

日本老龄化再就业现状

日本的老年人口占比持续增长。根据2020年9月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数据,日本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占比11.9%,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28.7%其中70岁以上人口占比22.2%,老年人高龄化程度加深使得日本劳动力人口结构越来越老龄化。其次按性别来看,65岁以上老龄人口中,男性占到了1573万人,占男性人口的25.7;女性为2044万人,占女性人口的31.6% 。

日本老人整体受教育水平较高,老年人高中及以下学历约占半数,50-59岁人群和60岁一69岁老年人中,短大.高专及大学.大学院学历者合计占40%左右,整体受教育水平较高。 高龄化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老年人就业率较高,以弥补社会中缺少的年轻劳动力。据总务省2020年数据显示,日本老年人就业率已连续上涨16年,65-69岁老年人就业率高达48.4%, 70岁以上老年人就业率为17.2%,其高龄劳动者就业率相较于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老龄化的国家相比,均处于较高的水准。

受教育水平对退休老年人再就业有什么影响?

日本的老年雇佣政策推动高龄劳动力市场发展。历史上日本退休年龄从55岁到目前退休年龄高达70岁,日本逐步提高的退休年龄一定程度上推动高龄老人持续就业。日本政府多种措施支持老年人再就业。

美国老龄化再就业现状

美国2020年美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8,虽然低于正常值2.1,相对生育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所以在人口出生率相对较高的条件下,美国还吸收了大量青壮年移民,使得美国的老龄化进程较慢[[1]。美国老年人呈现整体教育水平较高的特征,55-64岁的老人中,拥有学士学位及以上占比高达32.6%,拥有研究生学位占比11.9%。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自1996年以来,美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就业率已经逐步增加。

美国劳动力市场不排斥老年人,究其重要原因是老年教育的推进。因为美国早期并未实行真正的义务教育,导致目前美国老年人教育水平不高,年龄限制,故老年教育成功弥补了老年劳动力人力资本不足的劣势。

受教育水平对退休老年人再就业有什么影响?

德国老龄化再就业现状

德国截至2020年总人口有8320万,60岁以上人口占比27.35%;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至21.9%。达不到。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德国已成为欧洲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在德国,义务教育通常在9年左右完成,而职业教育通常是以双重学习(即学校和实习)的形式提供,以培养技术工人、专业人员和中间管理人员。关注职业教育是德国教育体系的一大特点,相反也表明成年人无大学入学资格的比例仍然较高,使得较多的老年人拥有高技能,但无高学历。

根据德国联邦劳动局的数据,2011年,德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中就业率仅为12.6%,截至2021年底,德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中有16.4%是就业人员,其中男性占比为21.7%,女性占比为11.1%,德国的老年人口就业率在逐渐提高,男性的就业率明显高于女性的就业率。社会各层面还在不断给老人返岗创造条件。

老龄化国家养老金制度

世界银行在1994年提出了著名的“三支柱”养老金分类模式,按照资金来源,设立目的等维度将养老金体系分为三类,是较为经典的分类模式。三支柱分别为“公共养老金计划”、“企业养老保险计划”和“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

受教育水平对退休老年人再就业有什么影响?

在中国,第一支柱的养老金被称为基本养老保险,包含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第二支柱的养老金为职业养老金,包含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两;第三支柱的包含个人养老金或个人税收递延商业养老保险。第一支柱占70%份额,第二支柱占30%份额,但随着民营企业的加入,第三支柱占据份额会越来越多。

相比而言,日本、美国、德国在这方面发展的较早,制度完善,体系成熟,因此,从这方面看,中国的养老金制度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生命周期的概念应用很广泛,在劳动经济学领域,常说的生命周期指与就业密切相关的人生各个阶段,称之为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人们的教育年限、结婚与生育年龄和平均寿命等都在发生变化,使得生命周期也在发生改变,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劳动者面临多次的劳动力供给决策:就业与就学的决策、结婚生育决策、就业与转换工作决策和退休决策。

受教育水平对退休老年人再就业有什么影响?

影响实际退休时间决策的因素主要会受到养老金制度、社会经济环境和个人健康程度的影响,最佳退休年龄具有异质性。受教育水平越高的老人其人力资本投入较高,相应的收入较高,使得老年人在晚年时选择闲暇的机会成本较高,更倾向于选择继续工作。

对于教育水平较高的个体,人力资本投入更多,高水平人力资本带来更高的工资收入,在老年人力资本积累达到峰值,再就业意愿相较于低学历老人更高。二是从劳动供给的生命周期理论来看,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有较大差异。在即将退休阶段,影响老年人是否继续提供劳动力主要有养老金、家庭照料和健康状况等,受教育水平越高,子女数量越少,参与家庭照料的需求减少,另一方面,教育水平也会通过影响工资率进而影响养老金,从而促使高学历老人倾向于退休后选择再就业。

受教育水平对退休老年人再就业有什么影响?

我国老年劳动力仍然是未来应对老龄化发展的重要资源。主要考虑受教育水平对退休老年人再就业决策的影响,养老金越高,教育水平驱动再就业的动力被减弱。除此之外,老年人再就业决策还受到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并且我国托育市场尚不完善,家庭照料对老年人再就业也产生巨大影响。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