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人到中年,戒掉购买欲,不活在别人的眼里

发布日期 : 2023-07-21 19:48:43

2003年,一名记者采访莫言时,谈到了农村题材的作品。

他说,尽管文坛向来不缺这类题材,但一直没有具有总结性、历史性的一部小说。

听了这话,莫言心中燃起了创作热情,他想到脑海中已经构思了43年的故事,耗费43天,将这些故事全都写了下来,并将其取名为《生死疲劳》。

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说:“生死疲劳本就指的是人生、死、疲、劳的四种人生现象,皆源于贪,终于苦。”

人到中年,戒掉购买欲,不活在别人的眼里

这部花43年构思,用43天一气呵成的佳作,余华看了也直呼嫉妒。

书中的主人公西门闹,一生乐善好施,勤劳肯干,生活富足,却在村民的冤枉下含恨而死。

他不甘心死于非命,在地府鸣冤叫屈,阎王无奈,就判他堕入六道轮回。

先后经历过驴、牛、猪、狗、猴生的他,看尽了人间的爱恨情仇,终于积怨化解,转世为人。

人到中年,戒掉购买欲,不活在别人的眼里

“去酒吧看看,金钱面前颜值算什么。去工地看看,生活面前尊严算什么。去医院看看,生命面前金钱算什么。去宾馆看看,贞操面前爱情算什么。去殡仪馆看看,生命面前人生算什么。人生百般滋味,百般无奈,在生活面前,除了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强大,并无其他更好的选择。”——莫言

老人言:“成年人的世界,稍不努力,连快乐都养不起!”

你有过,躺在床上,眼泪划过鼻梁,流进另一只眼睛,外流到枕头上,再染湿头发,鼻塞到窒息的那种经历吗?

痛而不言,笑而不语!人生谁不是遍体鳞伤?与其心情抑郁低落,萎靡不振的擦拭自己受伤的心,不如坦然一些,因为,只有经历了人生的洗礼,变的强大了,才能从容淡定的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

这个社会没有一份工作不委屈,也没一处人际关系不复杂,更没有不辛苦的人生。我们要想过的舒适,有面子,也有里子。就不要躲避困难,更不要摆烂人生!

人到中年,戒掉购买欲,不活在别人的眼里

俗语:“门前拴着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放着讨饭棍,亲朋好友不上门。”

这就是社会的真相,记住你无助的样子,然后拼命的努力。

人在低谷,不谈格局,生存才是王道,身处逆境,不谈情怀,务实才是根本。但人性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站在自己的风景里仰望别人,哀叹自己的命运,蹉跎自己的人生!

其实,你只看到别人吃肉香,没看见人家养猪难。别人表面的风光,都别人背后日日夜夜努力付出的结果!

书名《生死疲劳》,取自佛经里的一句话: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人的一生,谁不是在忍受生活的疲劳,为一件件琐事担忧。

人到中年,戒掉购买欲,不活在别人的眼里

人到中年,戒掉购买欲,不活在别人的眼里

01

有人说:“戒掉海里味、拒绝奶茶、只买打折品,生活就好多了。”

深以为然。

如果一个人控制花钱的欲望,什么都要“买买买”,看起来出手阔绰,其实是花光了自己的钱,肥了别人的腰包,让别人偷着乐。

而你呢?把买来的东西,炫耀一番,除了一阵“啧啧啧”之外,啥都没有。换一个角度说,就是——你花钱养了别人的眼睛,苦了自己的生活。

记住一句话,“聪明的人要的不是钞票,而是财富背后的机会和自由。”

所以,今天我要给中年人一点建议:戒掉购买欲,不要活在别人眼里。

人到中年,戒掉购买欲,不活在别人的眼里

02

消费降级,人生才会升级。

说起是大城市买房,很多中年人都会摇头:太难了。

也有很多中年人,不得不把目标锁定在“县城”,或者回老家建房子,用来养老。

社会却丢给我们几个很沉重的课题:如果老家在山旮旯里,连老人都不愿意住了,你还会去老家养老吗?如果儿女都在大城市打拼,你还能坐在小城里,颐养天年吗?

想要让一个家庭兴旺发达,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而中年的你,哪能坐视不理,把困难留给儿女呢?

因此,想尽办法让儿女在城里立足,或者在某个地方有自己的产业,才是正确的选择。也许,中年人,没得选。

人到中年,戒掉购买欲,不活在别人的眼里

有一段时间,杭州外卖员陈光进成为了热门人物。因为他花了六年时间,存款有了一百万。并且全款买房的梦,近在咫尺。

为了赚钱,他风里来,雨里去,常常是晚上十二点出门,到早晨八点才回家休息。把别人最不愿意接活的时间,放在了自己身上。

他收入最多的时候,月入三万。六年用坏了十辆电动车。

人到中年,戒掉购买欲,不活在别人的眼里

在赚钱的同时,他还使劲省钱。看看他的小屋,可以发现“没有多余的东西”。一张床,几件衣服,简易的柜子......

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是梦想却总是需要用金钱来撑起来的。否则,就是南柯一梦。

“非刚需不可购买;从海底捞变成街边的串串店”,如果你的生活,有了这样的自律,那么你每个月都可以有存款。

人生要升级,就要有一个拐点,而拐点到来之前,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量变到了极致,质变就来了。

一个人有了第一个十万,那么下一个十万就容易很多了。一方面是经验足了,干劲足了,一方面是有了钱生钱的可能性。

人到中年,需要拥有“赚钱、花钱、存钱”三种快乐。

存款多了,以后要安家立业,就容易多了。虽然存钱的速度不一定很快,但是一直在进行中,恰好见证了“宁静致远”的智慧。

人到中年,戒掉购买欲,不活在别人的眼里

03

低配的生活,也可以高贵地活。

一个中年人,没有什么购买欲,是不是生活就一塌糊涂呢?事实并非如此。

看过一个故事。

古时候,一个富豪家里,每天大鱼大肉。富豪的儿子喜欢吃饺子,但是讨厌饺子皮。

因此,饺子皮被随手丢到了家后的小溪里。

一位禅师看到之后,带着弟子,默默地把饺子皮收集起来,洗干净,晒干,用来救济周围的穷人。

富豪的儿子十六岁时,大火烧了家,父母过世。走投无路的他,去寺庙里借宿。

禅师拿出饺子皮给他吃,他觉得美味极了,说:“谢谢。”

禅师说:“不要谢,这本来是你家的东西。”

富豪的儿子面红耳赤......

当我们声讨富人的时候,还要看到高贵的禅师——生活极简,善待食物,广济他人。

想办法过节俭的日子,从来不会让生活卑微到尘埃里去,而是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

比方说,旧毛衣,可以拆解下来,重新织成毛衣。如果你的手很巧,织毛衣还能卖出去,赚钱。

一个塑料罐,修改一番,可以变成花盆。种下花花草草,可以点缀生活,也可以变成一单生意。

收废品的人,从来不会比白领更低级,只是很多人“故作清高”而已;贴瓷砖的工人,不会比办公室里的职工收入少,只是很多人“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说穿而已。

一个孩子,很讨厌自己的衬衣,因为尺码大了一些。孩子想买新衣服,母亲拒绝了,然后坐在缝纫机前,把衬衣修改了一番。

之后,孩子在作文里写道:“夜深了,母亲坐在电灯下,修改衣服......”

母亲的节俭,不仅让家里少花了一笔钱,还体现了浓浓的母爱,给孩子深刻的教育。

每个人都希望活得高贵,却常常因此透支自己的幸福。钱没有少花,但是生活却没有改善。奢侈的东西,就像胭脂粉一样,往脸上一抹,再洗个脸,就消失了。

如果把心放得很低,把钱财用在“刀刃上”,生活就真正变得精致了。

人到中年,戒掉购买欲,不活在别人的眼里

04

人的身体里,有购买欲、表现欲、分享欲。

买了好东西,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有钱了,炫耀一番;把最好的一面,分享给别人看。真的太不可思议了。

人生是自己的,生活也是自己的,为什么你却活给别人看?记住以下三点,思维就逆转了。

其一,做好家庭发展规划,让金钱进入“计划”。

每一分钱,都用得合理,都有价值,那么浪费就降低到了最小。除了必要的生活开销,总有一些钱省下来,并且一步一步变成资本、房子车子等。

其二,舍去攀比心,不和富豪比,只和昨天的自己比。

每天存款多一块钱,也是进步;每个月收入多一百元,也值得高兴。至于别人变成了什么,只能作为参考,而不是对比。

其三,传承好的家风,不让下一代出现败家的形象。

几代人一起努力,中年人率先垂范,家庭关系就理顺了。未来,儿女接过父母的担子,仍旧走得顺溜。

节俭的习惯,变成了“举手之劳”,那么购买欲自然就不见踪迹了。

作家梭罗说过:“多余的财富只能购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买的。”

大家都是中年人,就别再“傻白甜”了,应该当好家庭的顶梁柱,社会的中坚力量。

戒掉购买欲,不一定能让你变成富豪,但一定会让你的生活变得富足,灵魂变得安静,家庭更有盼头。

人到中年,戒掉购买欲,不活在别人的眼里

书名《生死疲劳》,取自佛经里的一句话: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人的一生,谁不是在忍受生活的疲劳,为一件件琐事担忧。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曾说:“诺奖的评委主要是因为读完了《生死疲劳》,才把这个奖项授给了我。

他还称:“假如我能有两本书得以流传,《生死疲劳》肯定是其中之一。”

足见《生死疲劳》功力之深厚。

人到中年,戒掉购买欲,不活在别人的眼里

就像书封说的:“在极度痛苦笑出声来,获得内心深处的解脱”,这个其实用得是很好。

莫言:大家都很辛苦都很疲劳,当然疲劳也不是说那种体力劳动的疲劳。也包括存在本身所包含的疲劳。

回到生活自身,回归我们生活的本来,很多所谓的痛苦和欢乐实际上都是不纯粹的。人世间很多痛苦的另一面是欢乐。我想一个人如果站得高一点,就会理解到这种绝对的欢乐和绝对的痛苦都不存在。

人到中年,戒掉购买欲,不活在别人的眼里

更广大的意义上来讲,人生就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地球也不过是宇宙当中的一粒微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你说我们这又是何等的幸运。

我们被这么偶然性地组合成了一个生命,以情感人,我觉得能写作,而且能够用语言交流,甚至最终可能会产生一种大爱,一种深切的对人的命运的关怀和一种真正的的终极的关怀。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我们活着的意义真是了不起,太伟大了。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商品链接即可购买↓↓↓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