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容易忽视的10个求职技巧,提高面试效率(中)

发布日期 : 2023-10-08 02:10:30

上期跟大家分享了博主十多年对于求职面试的一些心得体会,主要说了5个方面,分别是:

一、简历的哪一部分最重要?

二、简历是可以定制的

三、HR岗位和猎头岗位的区别

四、不要浪费每一次和猎头交流的机会

五、 职级和薪酬可能因你而改变

如果没有看到的可以点下方链接:

↓↓↓

容易忽视的10大求职技巧,提高面试效率(上)

这期我们继续这个话题,聊一聊后几个要点。

六、 面试前需要和HR沟通什么?

通常情况下,在你投递简历之后,会发生如下几种情况,

(1)公司HR或者猎头会主动联系你,可能是在招聘软件上给你打字,也可能是直接电话,问你一些基本情况,与公司要求匹配的话,会进入简历筛选或直接让你去面试;

(2)你投递之后在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下,直接告诉你让你下周一下午2点到公司面试,通常是电话通知,博主也见过发邮件或发短信的。

如果拿到面试机会,恭喜你,你离求职成功又近了一步。

这里博主给到各位小伙伴们的建议是,不管是在投递环节,还是公司通知你去面试时,一定记得提前和公司沟通一些要点,目的是尽可能为面试做好事前准备。以下是建议提前沟通的内容,大家根据和HR聊的情况,自行安排沟通顺序:

(1)岗位的预算

公司在发布岗位需求的时候,内部一定会对岗位有一个明确的预算区间,比如1万-2万,8000-12000,2万-2.5万等等,通常情况下HR也会根据你当前的薪酬判断公司预算能否达到你的预期,能的话才会跟你联系。但是博主早年间也遇到过人力跟你聊了半天,各方面聊得都非常开心,结果最后一对,发现公司只能给到候选人当前薪酬的一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只能感叹又浪费了老子20分钟,而且整个人都很有挫败感。所以提前问好对方预算,如果不匹配,就不要浪费后边的时间了。

容易忽视的10个求职技巧,提高面试效率(中)

(2)公司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这个词听起来挺宏观,其实确实是需要候选人提前了解,甚至可以说,在职场慢慢往上爬的过程中,组织架构、公司治理这些看似和自己本职工作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一定要有意识地去学习、去了解,从现在就得建立起这个意识。

根据投的级别不同,需要了解这家公司架构的内容也不一样。比如你投的是个普通岗位,也就是非领导岗位,那么至少需要问问,这个岗位所在的部门叫啥,部门里有几个同事,汇报对象是谁,甚至部门内不同岗位的职能有什么区别,和我做相同工作内容的同事有几个,这样你就能提前对未来的工作状态有一个预期,面试时在聊到相关话题时,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博主就遇到过两次,公司HR不专业,JD没有写清楚,导致拿JD和自己的从业经历一对比,发现每一条都符合,结果第一家公司去面了才知道,人家是财务部招人,第二家也是面了发现,这是个IT部的岗位,然而博主是金融机构搞运营的。

如果你投的是管理岗位,那么自然就要知道你未来要管哪个或哪几个部门,这几个部门分别有多少人,你往上的汇报对象又是谁,甚至对你所管理的几个部门是如何考核的等等。毕竟当领导,就要有当领导的大局观,试想一下,让你管几个部门,你事先啥都不知道也不问就去了,公司是不是也觉得你不靠谱呢?

容易忽视的10个求职技巧,提高面试效率(中)

(3)岗位的由来

所谓岗位的由来,说白了就是公司为什么开放这个岗位需求,博主总结下来就仨原因:

第一:这个岗位原来就有,原来那个人辞职或退休了,所以岗位空出来了;

第二:岗位原来就有,由于工作量太大了,现有的员工忙不过来,所以扩编;

第三:公司处于扩张期,新增了业务条线,所以相关岗位也是新设立的。

有小伙伴可能会觉得,管他岗位原来有还是没有,让去就去呗,额,这倒也没错,只不过当你了解岗位的来源后,会发现一些额外的隐含信息。

比如如果岗位原来就存在,员工辞职了,可能意味着这个岗位的活儿不好干,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这个岗位很重要,公司并没有因为人员离职而把职能分摊到其它员工身上,当然人家也可能不是因为公司原因离职的,我们通过这个信息只是进行合理的猜测。再比如岗位是因为工作量大而扩编的,恭喜你,大概率是因为公司业务还不错,原有的编制不足以支持当前业务体量,所以新增的编制,这是大家最希望看到的,毕竟只有公司赚钱了,员工才有稳定和奖金可言,当然这也意味着未来工作会比较繁忙。第三,如果这是个新业务条线,过去没有相同的岗位,那便意味着挑战和机遇并存,所谓机遇是指一旦这项新业务能落地为公司创收,你作为部门的创始成员,会在接下来的取得先发优势和资历,同样,如果业务线没发展起来,那未来完全存在整个条线被砍掉的风险。

总结一句,这个小小的问题背后有大玄机。不管是哪种情况,你都可以在面试时去问相关的问题,来证实你的猜测,并与面试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来帮助你决策是否要来这家公司。

(4)工作内容

这是一个必问问题,它关系到你去这个公司后每天到底都干点儿什么,虽然JD上对岗位的职责已经写的很清晰了,但依然可能会出现与实际工作内容差距较大的情况,或者JD写的相对宏观和概念化,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太虚了,看完全都懂,但落地时依然不知道领导让我具体都干点儿什么。之前就有同事在面试时聊得非常好,结果实际工作岗位和预期大相径庭,最后在郁闷中连试用期都没待够就换下家了,为了避免因此浪费大家的时间,还是尽可能提前问清楚再做决定,毕竟换个工作,头几个月试用期工资打八折还是比较心疼的。

顺便提一句,在首次沟通时,通常是HR或者猎头接电话,询问工作内容当然可以,但是大概率对方只能说个大概甚至完全不知道,必定人力不是具体干活的,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要在意,最终还是要在面试时,和未来的上级领导针对工作内容做具体的沟通和确认。

(5)奖金的发放方式

这是个喜闻乐见的话题,作为一个打工人,大家无时无刻都在期待年底发奖金的那一天。企业发奖金通常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看个人业绩或者团队业绩的,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业务条线或营销条线,多劳多得,业务做的出色,为公司创造了营收,自然能拿到丰厚的奖金,业绩不行,哪怕公司当年盈利丰厚,也和和人没啥关系,不要说奖金了,甚至可能被淘汰。而奖金的计提方式通常是拿自己的业绩乘以提成系数,公司也都会有《基本法》之类的制度详细约定业务人员的佣金和奖金规则。

另一种是中后台,也就被管理学称作的成本中心,部门的存在的意义是职场业务条线,自身并不会直接为公司创造利润,这种部门的奖金通常会根据公司整体年度的经营情况和盈利情况,再结合各部门、各员工的年度考核,算出一个系数来核算年终奖,通常是在年末多发几个月的工资这种形式。

大家根据自己投递的岗位性质,在事前就能知道自己对应以上哪种模式。

如果是业务岗位,HR一定会主动和你聊公司的分成比例。

如果是中后台,或者前台部门中的中后台岗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相对固定的,比如每年年末多发2-4个月工资作为奖金,当然具体几个月会和员工的考核挂钩,比如631模式,也就是中间60%员工发3个月,30%考核靠后的发2个月,10%优秀员工发4个月,这种通常是针对业务非常稳定的公司,每年旱涝保收,公司也不指望这些岗位能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另一种模式和公司整体盈利情况强相关,如果公司完成了股东制定的全年目标,那么奖金比如就能发到6个月,完成80%,发3个月,完成50%,毛线都没有。有朋友说了,发多少也和老板扣不扣有关,确实,这也是关系到年终奖多少的重要原因,美其名曰“公司文化”。有些老板着实很大方,我见过夸张的,在公司盈利好的情况下,年终奖发24个月,也就是一次性发了两年的工资,对于抠的老板,也出现过每年只象征着性发本个月、1个月的情况。

不管哪种模式,在沟通过程中,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问HR,如果HR说不确定的,那就问他去年、前年、大前年相同部门或相同岗位发了发了多少,大部分还是会说的。如果依然不愿意说,要么这是家新公司,没历史数据可供参考,要么过往年终奖就是0,那么自己也要提前多个心眼,别掉坑里了。

(6)办公地点

这个要点对于小城市的小伙伴们也许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城市面积在这摆着,远也不会远到哪里去,但是对于大城市的打工人,可能是要命的。就拿帝都来说,住通州,在中关村上班,或者住石景山,公司的望京,这都是让人崩溃的组合,每天花在通勤上要3个小时起,所以博主本人甚至会把这个问题放在第一位,租房子可能还好,对于已经有房子的朋友,如果公司离得过于遥远,哪怕工作再好,可能也要掂量掂量每天那几个小时地铁遭不遭得住。

当然有个例外,如果这份公司对于你的职业生涯有质变的意义,比如title从普通员工升为领导,或者收入有大幅提升,再比如这个岗位能满足你迫切转行的目的,那么完全可以在新公司周围租房子,因为此时,距离已不是主要矛盾。说到这里多说一句,其实在大城市,如果通勤时间单程不足1个小时,那么你已经属于公司离家比较近的那群人了,应该自己给自己注入满满的幸福感,1个半小时以内属于正常,一个半小时以上,也不要太过悲伤,因为还有大批住河北、住天津,每天赶长途汽车甚至赶高铁来北京上下班的年轻人,大家都是在为了生活、为了实现心中对未来的希望,而承受着各种远比通勤更大的压力,在这里,博主和大家一起共勉!

容易忽视的10个求职技巧,提高面试效率(中)

这期本来想把后5条一次性说完的,结果啰啰嗦嗦只把第6条写完就4000字了,那么剩下4条,我们再开一篇,彻底结束掉这个话题,我们下期见。

下期提要:

七、面试时,简历是你的作弊工具

八、如果有时间,请做一份PPT

九、离职原因如何说?

十、放平心态,尽情地海投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