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老师的铁饭碗碎了!(深度好文)

发布日期 : 2024-01-08 02:36:06

老师的铁饭碗碎了

今年开始,老师们手里的铁饭碗开始变泥饭碗。

1.教师退出

先是上周日北京丰台开始探索教师退出机制,北京试点的意义不言而喻。

一旦成功,可以顺势复制到全国。

老师的铁饭碗碎了!(深度好文)

退出机制这个名头是好听,但其实也就是“大厂毕业”和变相裁员。

二是昨天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始在副教授这个层次当中开始实行“非升即走”。

老师的铁饭碗碎了!(深度好文)

哈工大给青椒示范到底啥叫非升即走,并且直接下沉到博士副教授这个群体。

然后再联想2023年开始各地实行的“伪编制”:

厦门,实行“参聘制”;

成都,实行“员额制”;

山东,实行“派遣制”。

以上所有的类型都照真正的编制差距巨大,目的都是为了减轻财政压力。

至于为啥拿教育行业开刀?

我们的专任教师从2018年的1672.85万增长到2022年的1880.36万。

老师的铁饭碗碎了!(深度好文)

教育行业是妥妥第一大行业,远超第二行业卫生人员1398.3万

再加上教育投入一直是公共财政第一大支出,其中63.4%的教育经费用来发放教师的工资福利。

人多、支出多、群体好拿捏,再没有比教育更适合开刀的行业了。

老师的铁饭碗碎了!(深度好文)
老师的铁饭碗碎了!(深度好文)

一句话,从小学老师到大学老师群体,未来日子不好过了,做好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的准备。

2.躺平无效

今天,有高校老师朋友跟夫子聊躺平这个话题。

局势已经无比明朗,你的躺平速度完全追不上形势和政策的变化。

少部分教师抱有“铁饭碗”这个观念其实完全保守了,有编制的教师接近一半都是持有这样的观念。

大家可以持续观察,刀口是不是真的向内,一旦刀子切到体制内老师,那就意味着轰轰烈烈的大变革真正开始。

教育行业的变革实属必然。

夫子在以前的文章里早跟大家分析过,高校毕业生增加和新出生人口减少是教育行业的晴雨表。

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和新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自2022年开始首次出现倒挂:

2022年,高校毕业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达到1076万。

2022年,新出生人口数首次跌破1000万大关,降到956万(近60年)。

2022年,死亡人口数量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达到1041万。

从高校反推高中、中专、中学、小学的各层次挑战和年份,一目了然。

3.何去何从

教育行业的焦虑压根儿不需要制造和传播。

从现在开始,你每天都会在网上或者身边碰到新的各种不同的焦虑。

第一层焦虑是入编。

入编门槛水涨船高,就像高校以前博士或者副高就能入编,现在在很多高校不灵了,就像退出机制和不断提升的聘任门槛都是新常态。

第二层焦虑是年龄。

先不说30岁入编和40岁、50入编的待遇不同,哪怕你是博士、副高,你也得面对35岁和40岁这个年龄槛。年华这东西,一旦错过就不在。

第二层焦虑是竞争。

从今年开始,源源不断在读和毕业的博士们开始供应各所学校:国内的、欧美的、日韩的、东南亚的。大多数都是比你年轻、比你有实力甚至比你能卷的小鲜肉们。

你躲无可躲,你也避无可避。

躺平,没有资本;转行,又没有能力。

越是紧张焦虑的时刻,越需要冷静和理性。

就像很多读者给夫子留言,作为一名普通老师,身处教育行业面对未来到底该怎么办。

不盲目迷信铁饭碗,尤其是现在大龄没编制的朋友。

这个群体要直面更低的退休金和更长的退休年限,这俩我们一个都逃不掉。

老师的铁饭碗碎了!(深度好文)

教育行业已经度过了狂飙猛进期,如果当初错过了轻松上车的机会,现在只能寻找区域化和结构化的机会。

相较于入编躺平保平安,如何构建编制外的第二合法、稳定、持续性收入才是跑赢长期和未来的关键。

另一个关键是不要犯错,这里指的是权财色。

如果是普通人,未来在教育行业触碰到了这仨禁区,轻则丢掉岗位,重则进去踩缝纫机。

老师的铁饭碗碎了!(深度好文)

从2022年开始,体制外的夫子已经做了在教育行业开始内卷且打持久战的准备。

也希望更多的教育行业小伙伴,在这里大家一起抱薪取暖、提升自我,熬过冬天。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