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考公热下一些人辞掉体制内工作”之话题并不值得宣扬

发布日期 : 2023-08-15 18:09:16

#考公热下一些人辞掉体制内工作#

这两天一则关于“考公热下一些人辞掉体制内工作反而实现了自己理想”的话题上了网络热搜榜,引来众多网友的纷纷议论。

“考公热下一些人辞掉体制内工作”之话题并不值得宣扬

事实上,考公热下一些人辞掉体制内工作而另谋出路,也只不过是一种正常的职场流动现象,这并不意味着体制内的平台就过于窄小,也不意味着体制外的空间就非常的宽广。

辞掉体制内工作转到体制外工作或者创业,能够真正实现个人理想的十不足三。从体制内辞职出来,若没有自身的资源或者优势,想在体制外混得风生水起也是非常的艰难。

通常情况下,少数体制内的人比普通人更容易成功、成才,有其自身的优势如下:

“考公热下一些人辞掉体制内工作”之话题并不值得宣扬


身份和地位的先决条件

每年的“考公”激情之所以居高不下,并不是因为体制内的薪资或者待遇非常的好,绝大部分人都是冲着体制内工作的这个身份和地位而去的。

现实中,正常的工作也只有体制外的有求于体制内的,便造就了体制内工作这种“先天优势”。有眼光的体制内人,都善于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所形成的特殊优势,在可能的前提下(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给予一些体制外的人一些工作便利作为前期的投入,反正这些投入不损害自己的利益。正是这种前期所提供的便利等所谓的“投入”,才会在其离开体制内后得到相应的回报。

若没有体制内的这种前期的投入,想在体制外得到其他人的帮衬是非常难。常言道“在体制内只会蒙头努力工作的,个人能力再好,也会门可罗雀”,这是一种社会现实,有其内在关联,也是一种人生哲理。

积累体制内一定的资源

在这快速发展的现实生活中,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支撑,正如玻璃大王曹德旺所说的:一个人的成才,离不开社会资源的集结和支持。

能进入体制内工作,绝大部分人都有着“三板斧”:不是学历非常高,就是个人的情商、智商非常高,不然就是拥有不俗的家庭关系或者社会关系。能够在体制内混得风生水起的,更是“精英中的精英”,这些人离开体制内后,就会拥有比普通人更多、更全面的各种资源,让其实现个人理想的概率就变得更大。

若是一个才在体制内工作几个月的新人,当其转到体制外工作,没有个人的所谓人脉等资源,只是依靠其自身的能力或者能量,看看会有多少人对其奉承讨好?

更透彻了解办事的规则

体制内工作程序和要求有其特殊性,甚至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体制外的普通人是很难了解透彻的,只有经历这些特殊工作的体制内的人才会明白如何更好地去面对和处理。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体制外的企业如何更好地应对来自体制内的工作监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诸如环保工作、消防工作、安全工作,等等;甚至涉及个人的政府职能部门的办事程序,等等;若是处理不好,会让企业的工作或者个人的生活变得非常的被动。

在这种背景下,体制内的人更理解和明白各种办事的程序和规则,自然使其在工作上或者生活中得到更多的青睐和欣喜,自然就可以避免更多麻烦琐事的缠身。

现实中,并非体制内的平台窄小,亦非体制外的平台宽广;体制内的人转到体制外之所以更容易实现个人的理想,更多的是其曾经的身份和地位,所带来的人脉给其提供了成功、成才的资源或者优势罢了;若体制内的人没有以上的资源或者优势,和体制外的人亦无甚差别。

混在体制内的人,没有自己的优势和资源,就不要羡慕那些离开体制内的人,体制外也不是没有天花板的平台;体制外的人,没有一定的条件,或者足够的自信,也别总想着挤进体制内,体制内的工作也并非高枕无忧。

不管是混体制内还是混体制外,只有自身的强大,才能无惧各种工作挑战,也才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与众不同。

感谢阅读,请点击关注,获取更多内容。欢迎共同探讨、分享各自的看法!

我是@职上往来,一个乐于分享和解惑的自由职业者。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