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居民医保涨至400元,怎么定出来的?为什么会年年涨呢?

发布日期 : 2024-09-18 00:44:15

从9月份起,各地将陆续进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集中征缴期。2025年,居民医保个人最低缴费标准升至400元,加上财政补助后,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为1070元。

随着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的逐年上涨,从最初的10元/人到如今的400元/人,不少居民对此感到困惑,每年的医保数额到底是怎么定出来的?为什么会逐渐上涨?我们一起来探讨下。
居民医保涨至400元,怎么定出来的?为什么会年年涨呢?
互帮互助的医保机制

医保的本质是一种社会互助体系。可以将其比作一个大池子,所有参保人共同向池中注水,当有人需要时,便从池中取水。这种机制要求池中的水不能干涸,以确保制度的持续运转。

数据显示,医保资金的结余率在近年有所波动,从2019年的4.7%降至2021年的4.4%,再到2022年的7.7%,尽管有所回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这就需要通过调整缴费标准,确保资金的充裕,以降低风险,维持医保制度的稳定。

医疗成本的上升

医疗成本的增加是导致医保缴费上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农村居民人均医疗支出从2013年的180元增长至2022年的1000多元。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住院费用也在逐年上升。这些成本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医保资金支出的增长,从而需要提高缴费标准以应对这一变化。
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居民医保基金当期收不抵支,在这种情况下,“少涨”或是“停涨”将进一步加剧基金的收支缺口。

报销范围的扩大

近年来我国居民医保基金呈现出一种“紧平衡”状态。2023年,居民医保基金收入10569.71亿元,支出10457.65亿元,当期结存112.06亿元,累计结存7663.7亿元。

居民医保“紧平衡”的状态最主要的原因是医疗费用上涨速度太快。近年来,我国医疗费用年均上涨保持在10%以上,远远超过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居民医保的5%~6%筹资增幅也跟不上医疗费用增加的速度。
医疗费用增长有合理的因素,如老龄化加剧,大量新药新技术的应用,人们健康需求的提升等;也有不合理的因素,如医疗机构过度诊疗等。
这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医保的待遇,但同时也增加了医保资金的支出。为了维持医保制度的可持续性,要通过提高缴费标准来平衡开支。
写在文末

医保缴费标准的上涨,给部分居民带来了经济压力,但从长远来看,是确保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我们需要认识到,医保不仅是个人的健康保障,也是社会互助和风险共担的体现。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保制度可能还将继续面临挑战。
也希望决策者能够考虑到老百姓的实际负担,通过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探索多元化的医保方式,来减轻老百姓的经济压力,实现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