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国企裁员现象频发:削减员工不是解决之道,管理者面临艰难抉择!

发布日期 : 2023-09-12 00:45:55

企业要求高效益,这一点毋庸置疑!可是,现实却让人有些愁眉苦脸。在老马所在的企业,工人越来越少,闲人却越来越多,这种情况愈加明显。

老马是这家企业的一名老工人,他经历过企业的起起落落。九十年代,企业亏损,被迫进行裁员,50岁以上的工人内退,许多领导也下岗了。当然,这是出于企业无奈之举!

或许当时的管理者还在摸索阶段吧!不久之后,许多老工人又被重新雇用,待遇比以前还要优厚,因为实践证明老工人的经验非常宝贵。

国企裁员现象频发:削减员工不是解决之道,管理者面临艰难抉择!

老马的师傅也是其中之一。因为老马离职后,铸造的零件经常出现裂纹,尽管设备速度和温度都符合工艺要求,包括老马自己干的活也出问题,公司请来的技术专家也束手无策。于是,只能硬着头皮请回老马的师傅。师傅的工资从以前的800元/月涨到了1500元/月。真令人神奇,师傅回来后摸索了一天,第二天一切就恢复正常了。

那时候,老马深深体会到,在工人这一行中,“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他向师傅学习如何操作设备、调整温度和速度的匹配,以及在熔炼锅中安全加入金属原料。然而,如何通过肉眼辨别流动性,如何调整流动性等等,这些都需要自己去摸索,别人很难解释清楚,自己也很难完全理解。

许多老师傅被重新雇用,使得老马意识到在企业中,工人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于是,老马探索精神十足,最终成为单位里的工人技师。

企业逐渐扭亏为盈,发展越来越好,然而也出现了一个让人不爽的现象:工人变成了“一个个萝卜一个个坑”,没有休息日,因为企业不养闲人。

老马感到非常不公平,为什么坐在办公室的人可以休周六日,而工人却没有一天休息。

一些有关系的工人通过后门,调到库房、保卫等部门,工作轻松,也能够休息。而那些有背景的人则成了办公室里的坐班人员,或者在基层当起新设的副工序长。

难怪企业无法持续发展,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老马所在的企业又陷入了亏损边缘,领导们决定减少员工来提高效益。

国企裁员现象频发:削减员工不是解决之道,管理者面临艰难抉择!

工人从一个萝卜一个坑,变成了“一人多岗”。原本由八个人组成的班组减少到了五个人,由六个人组成的班组减少到了四个人。

老马愤愤不平地提到,这次的裁员真让人生气。办公室的人员和小领导一个都没被裁减,似乎只有工人是闲人。经过裁员后,老马所在的工序只剩下十八个工人、一个工序长、两个副工序长、还有两个女统计员,其中一个负责统计工作量较少,另外两个则是为了保证每周能休息两天。看着这些人整天上班喝茶聊天,老马气得不打一处来。

就这样,企业的效益保持了两年。期间,老马所在的单位实行了末位淘汰制度,旨在激励大家积极进取。然而最后,没有哪位领导被淘汰。

老马感到心寒透了,虽然作为技师他没有被裁掉,但他要管理两台设备,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时间去研究“小改小革”。而且,挣钱越来越少,老马开始消极怠工。

国企裁员现象频发:削减员工不是解决之道,管理者面临艰难抉择!

为了改变企业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公司引进了一位新领导。这位新领导看出了问题的所在,精简了领导班子、职能人员,并且增加了工人队伍……

这些问题其实工人早就察觉到了,大家对这位新领导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然而,最终,这位新领导没有坚持下去,因为许多闲人难以精简,而补充的工人只是临时工。

老马和其他工人感到失望,他们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如果离开,将会舍不得失去五险一金的保障,但如果留下来,也挣不了多少钱,而且工作越来越辛苦!

这样的企业真是让人费解,到底是它们不愿意继续雇佣工人,还是不愿意让员工闲在岗位上呢?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