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国企也开始降薪

发布日期 : 2023-09-18 00:20:12
当国企也开始降薪

我们经常告诉身边的人,职业选择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有数百名校硕博毕业生应聘中石油行政岗的现象。

然而,当国企开始降薪时,这种稳定性就像纸糊的灯笼一样脆弱。

国企曾经给人们一种实力雄厚和前景稳定的感觉。

然而,最近听说国企开始降薪,其中许多企业曾经是垄断企业,在职业市场中备受瞩目。

当国企也开始降薪

尽管有些企业没有明确表示降薪,但它们已经开始缩减业务、精简人员...

有些开始采用顶线绩效评估,设定几乎无法完成的目标任务...

有些开始优化薪酬结构,每月只发放基本工资,绩效奖励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发放了...

所有这些都指向了降薪。

其实,降薪的根本原因是宏观经济压力传递给企业的结果。从疫情开始不久,民营企业就相继进行了裁员和降薪,现在国企也无可奈何地陷入了降薪的轨道。

市场需求的萎缩导致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所以有限的工资只能对应更多的劳动力。就好比你去招人,原来2000块只有10个人报名,现在有100个人报名,而且质量还优于过去。

人力资源的需求始终是从业务中衍生出来的,因此人才的标准是由市场决定的。

现在降薪了,是因为市场逻辑发生了变化,现有标准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求,曾经的人才也不再是人才了。

在一次实地调研中,有企业主向我反映,今年的困难远比过去两年要大,尤其是今年前两个季度,订单几乎没有了,员工被无限期放假,零星的几个人也只能发放基本工资,他说完后一脸无奈。

因为他们的主要客户如家乐福、沃尔玛在中国大幅收缩业务,关闭门店。作为曾经的包装企业,即使你做到世界第一,在大趋势中也无能为力。

因为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我们有些人还没有意识到,甚至还在等待风起,回到过去的繁荣。但风一直没有来。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许多地方公务员也开始降薪了,目标考核奖励长期未发放,实际发放也没有确定的时间。

最近大家关注的临聘人员清理,实际上也是公务员降薪的暗示,毕竟,干活的人少了,也就间接降低了报酬。同样的薪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这也不难理解,在降薪裁员的背景下,许多房贷出现断供,很多中小企业关停。正如网友所言:“老百姓活着是为了一口饭,而不是为了征信”。

工资持续下降可能会加速人力资本投资的衰退。在当前的职业环境下,即使降低了继续教育的成本,人们参与的动力也会减弱。职业培训无法在提升就业方面起到预期作用,资格考试也不能成为求职的敲门砖...

因为整个市场需求正在消失,标准正在重新构建。

我的一些在垄断国企工作的朋友正在经历裁员降薪的考验,他们说单位已经通知,要优化三分之一的员工,要么内退,要么调岗,要么直接离职。至于工资,大部分奖金两年多没有发放了。

一直以来,都说国企需要市场化改革,尤其是薪酬方面。这一下子波及了大部分人的降薪潮,让大部分人都来不及反应,更没有人想过会以这样的方式和力度来进行薪酬调整,但这就是市场规律。

在市场规律面前,国企只是推迟了寒流的到来,反倒是曾经的保护导致了今天的惊慌。

实际上,市场早就传递了警告,只是大部分人并没有认真对待,或者说温水里的青蛙永远不会相信灾难的降临。

既然降薪不可避免,那么如何降、降谁的、降多少呢?

我们不应浪费任何一次危机,应该让这次降薪成为国企改革的一个机会。

优胜劣汰可以让国企实现人员精简、业务重组,迫使企业在市场中找到出路。国企不能成为预算执行单位,而是要通过解决市场问题来获取业务。

如果国企存在的价值,那一定是比其他主体更有效、更公平地解决了现存问题,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基础研究投入、环境保护等。

一些垄断型国企员工拿着远高于市场水平的工资,自然会让人觉得不公平,因为市场的业绩不对等。

更关键的是,久而久之,这些员工认为自己的收入理所当然,形成了一种假象。平台因素被误认为是自己的能力,形成了盲目的优越感,并在网络上炫耀。

结果在市场规律面前,他们的反应更激烈。过去有多狂妄,现在就有多凄凉,因为这些人可能一直认为降薪不仅是忽视了自己的能力,甚至上升到某种人格侮辱的程度。

因此,那些受体制保护的人,一旦失去保护,反应会更加激烈,因为他们对保护产生了依赖。对那些没有保护的人来说,改变只是某种形式,他们更容易适应。

降薪最怕的是二次保护,比如一刀切的普遍降薪。这种打着公平旗号的做法实际上对某些群体是一种偏袒。

还有就是逆向淘汰,以降薪之名淘汰那些不会“表现”的人,因为业绩评价与表现挂钩,搞PPT的比真正干活的更有优势。表现成为硬通货。

降薪本应该成为组织反思的宝贵机会,但最后变成了形式主义,简单地分派任务,加剧内部竞争,并掩盖了组织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大多数组织仍然更喜欢裁员而不是降薪,尽管两者的效果几乎是一样的。

这是因为降薪难以有客观标准,同时也存在菜单成本,最终看起来似乎没有人应该降薪,而裁员相对简单,容易让留下的人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由于国企规模庞大,降低工资可能会进一步拉低市场工资水平,劳动力看起来更加廉价。

今年是疫情的第三年,很多未就业的人已经到了极限。在大范围的降薪浪潮中,上千万的毕业生无疑使社会焦虑更加突出。

在物价飞涨的同时,人力资本折旧正在加速,求职者虽然多次调低职业预期,但现实发展往往快于计划。甚至在今年六七月份,很多研究生仍未落实就业,更不用说广大本科生和职校生。

国企降薪拉低市场平均工资水平,可能会进一步削弱消费者的预期。对于求职者和在职者来说,没有稳定的收入预期,消费是难以刺激的。专家们预测的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从未出现。

而没有消费的拉动,再加上另外两驾马车的投资和出口,由于国际形势和经济的疲软,也难以支撑整体经济,无法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反而为进一步的降薪埋下了隐患,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

因此,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国企要起到稳定基本盘的作用,稳定就业和收入。这不仅有利于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更有利于维护工作的尊严,促进社会和谐。

如果考虑到未来失业补助和重新就业的成本,为什么不在现在进行稳就业干预,以实现经济的恢复。

现在是体现国企价值的时候了。

#降薪#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