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我下岗职工,买断10年工龄,现在退休金不到2000元,怎么办?

发布日期 : 2023-09-20 01:31:06

60和70年代的人都经历过国企改革带来的下岗潮,买断工龄就是在国企改革的时候出现的。

那时候下岗的失业职工,也属于企业的富余人员,企业为了安置这些富余的工作人员,往往都是通过买断工龄的方式,让这些人下岗之后再就业,解除之前的劳动合同。

这种买断工龄的处理方式实际上并不是政策支持的,属于企业内部行为,后来才统一为一次性经济补偿或者安置费。

我的叔叔今年56岁,就经历过买断工龄的事情,那个时候在一家县城的国企上班,算是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老家的人都叫作“铁饭碗”。

如果夫妻两人都在一家国企工作,这种双职工家庭,在那个年代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代表着稳定收入和较好的福利。

但由于国企经营不善,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国企改革,国企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国企也开始减员,很多人都下岗了,我叔叔也不是核心和稀缺的技术人员,只是普通岗位,最终也被下岗了。

我叔叔的职称并不高,只是普通工作岗位,工龄也不是很长,所以只拿到了几万元的补贴,也就是所谓的买断工龄,之后就处于失业状态。

买断工龄之后,该怎么办?

我下岗职工,买断10年工龄,现在退休金不到2000元,怎么办?

叔叔为了补贴家用,就跑到了北上广深的大城市找工作,成为了一个灵活就业人员,有一段时间完全就是打零工的状态,根本没有钱缴纳社保。

后来成为了个体户,在广州做点小生意,开始通过社区的社保代缴协会,买了份职工社保,但是要自己负担所有的保费,没有企业分摊,缴费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之前也考虑过买老家农村的居民社保,但考虑到以后的医保和养老待遇问题,还是选择继续在广州参保。

因为不管是在比较适合慢生活的广州退休养老,还是回老家,领着广州的养老金,开始退休生活,一线城市的社保养老金保障,以及医保保障总是好过老家的。

从医保缴费来看,城乡居民医保虽然有财政补贴,而且只需要每年缴费200多,成本很低,但却没有个人医保账户和终身免费医保。

而职工医保只要缴纳满年限,退休后就享受终身免费医保保障,还有个人账户可以在一二线城市药店使用,日常买药和小门诊等医疗费用都可以用医保个人账户支出,职工医保实际上更加实用。

异地灵活就业参保,是更好的选择吗?

随着社保异地参保的逐步放开,对于外省人员参与职工社保的限制少了,叔叔又把原本挂靠在个体户,即社区社保代缴协会的社保,改为个人的灵活就业社保。

放开个人灵活就业群体参与职工社保的限制,这其实也是大势所趋,目前灵活就业人群已经超过2亿规模。

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时代临近,年轻参保群体也会出现大量的灵活就业人员,我们也称之为新一代的数字游民,依靠互联网生活和工作,不拘泥于一个固定场所办公。

叔叔选择了相对方便的异地灵活就业职工社保,再缴费5年就可以实现退休领取养老金的目标,但这5年的社保缴费却是没有4050社保补贴的。

4050社保补贴是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实现灵活就业参保,给予的社保补贴,但参保人需要是本地户籍。

所以异地在一线城市参保,并不能获得社保补贴,相对于本地的灵活就业群体来说,缴费的成本会高一些,但享受相同的社保养老金待遇。

买断工龄的几万元,叔叔基本都补贴家用了,所以国企上班那部分与工龄相关的养老金积累,几乎等于零了。

退休后的社保养老金也主要来自个体户社区代缴协会缴纳的职工社保,以及灵活就业参保的养老金积累。

叔叔缴费了15年,刚好在最低年限的门槛,实现了退休领取养老金的目标,估算过后,每月可以领取的养老金在2000左右。

如果根据一线城市3000到4000的平均养老金标准,那么叔叔领取的养老金属于“高不成低不就”,保障基础物质生活没有问题。

但要享受多样的退休养老生活,这点养老金,还是不够用,如果回到农村或者小县城,这笔养老金还相对宽裕些。


目前职工群体的平均养老金水平是3000元左右,其中大多数非一二线的参保人员,养老金也都在2000左右,在大城市这点钱不够用,在农村和小地方县城就还行。

如果后续还要提升自己的养老金生活水平,那也只能靠个人的养老储蓄了,用自己在银行的储蓄存款,加上社保养老金,提升自己的养老金水平。

今年个人养老金制度也落地了,个体户和灵活就业群体,如果在退休前有自己的养老金目标,那么也可以规划一笔个人养老金,根据自身可支配收入和预算,在银行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作为社保养老金的后续补充。

你觉得老龄化社会趋势下,除了社保养老金之外,还需要规划其他养老金储蓄吗?分享你的观点,一起交流。

相关文章

最惹眼球